先永波默不作聲,輕輕脫掉上衣,幾塊傷疤像光榮榜一樣醒目,瞬間就刺痛了母親柔軟的心:都說兒是母親的心頭肉,你吃這么多苦,我還蒙在鼓里!
先永波一放下電話,抓起迷彩帽,就往營部趕。電話是宣傳干事殷勇打來的,是個喜訊:你被表彰為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還登上了6月7日《解放軍報》的“光榮榜”!
光榮榜?小時候,常聽父親念叨,誰家孩子又榜上有名了,你看多光榮!
先永波三步并成兩步,到了營部一打聽,報紙次日才到。已然等了這么多年,也不差這一天半天!
自從當了偵察兵,先永波從來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就連站在“勵刃-2013”全軍特種兵大比武的戰場上,他依然鎮定自若。即使,一個小插曲不期而遇。
那天,先永波所在團隊參加城市反恐作戰,行至中途,一名隊友的手槍突然“失聲”,一個做夢都害怕的小概率事情發生了——啞彈。
失手的戰友急了,汗水直冒,其他隊員也隱約波動。作為全隊最老的同志,先永波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軍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硬著頭皮往前沖,我們別無選擇!”先永波一聲怒吼,猶如一記戰鼓,瞬間激發了團隊重振旗鼓的勇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信心一點一滴積累,最終將突入營救第三名收入囊中。
走下賽場,先永波想到了他的父親。
“快回來吧!”臨近比武還有半個月,一個電話打斷了先永波的思緒。電話是姐姐打來的,是個壞消息:父親因操作機械不當導致手指骨裂,如今正躺在醫院里。
聞訊,先永波心急如焚,但他沒有立即撥打父親的電話。
“父親需要我,但團隊更需要我。”身后有那么多雙眼睛在望著自己,期待能夠早日載譽歸來。為了這份期待,整整一年了,先永波沒有探親,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訓練場。
一次,父母來隊看他,總共呆了5天,可相處的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臨行之際,母親有些不悅,吐了真話:都是班長了,怎么還這么拼命?
母親的話雖輕描淡寫,但先永波能夠聽出其中的弦外之音。他知道,母親對過去的事情一直沒有釋懷。
2011年,先永波中士滿服役期。母親勸其退伍,說是已經托人在派出所找了一份工作。沒想到,到了12月,人是回來了,但不是退伍,是探親。母親惱了,哭著問,這是多好的差事,怎么就比不上這身軍裝?
先永波默不作聲,輕輕脫掉上衣,幾塊傷疤像光榮榜一樣醒目,瞬間就刺痛了母親柔軟的心:都說兒是母親的心頭肉,你吃這么多苦,我還蒙在鼓里!
“不苦,一點兒都不苦!”先永波像個沒事人似的,一邊替母親拭淚,一邊指著身上的傷疤,安慰道,都過去了,趕明兒我給你換一個真的光榮榜!母親撲哧一樂。
同樣的話,先永波說了不止一次。當兵第5年,一紙偵察兵選拔通知下發連隊,正在曬衣服的先永波扔下手中的活,直奔連部而去。
盼星星盼月亮,5年后,先永波順利從步兵連調入警偵連。那一夜,先永波輾轉難眠。
再次失眠,是在一年后。軍區組織“獵人集訓”,他排在第13名。雖然最后獲得了“優秀獵人”的稱號,但先永波并不知足。“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來自巴蜀之地的先永波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就怕有差距、拖后腿。他把訓練場上的每分每秒都視為黃金般珍貴,每個周末只給自己放半天假,更別說休假。每次一想到別人的父母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而自己的父母卻要飽受思念之苦,先永波心里難免酸楚。
夜深人靜,先永波終究還是忍不住內心的煎熬,撥通了父親的電話。意外的是,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居然十分健談,洋洋灑灑十分鐘,沒有任何卡殼,尤其一句“開弓沒有回頭箭”更是讓他心頭一熱。
放下電話,先永波百思不得其解,決定詢問姐姐,這才得知真相:父親知道你會打電話回來,所以特意讓我去書店買了兩本書,把他想說的話統統抄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