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為啥看重辯論
在美國,辯論幾乎是一項全民運動,上至美國總統候選人之間的辯論,下至小學生參與的少兒辯論賽,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辯論俱樂部。各種辯論賽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組織方也大大小小數量繁多。
如今,美國一些最具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們,高中時都有豐富的辯論經歷。中國大眾對辯論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口才、反應速度、辯駁技巧、表演能力等層面上,而美國則把辯論看作一種教育的機會和手段——用于培養批判性思維。美式辯論的意義不在于完全駁倒對方,因為一個開放性的辯題往往具有多面的價值,重要的是論據、論點和推導結論的邏輯鏈條,這需要辯手掌握大量的數據和資料,考驗學生的資料檢索與分析能力、廣泛閱讀和信息提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公開演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心理抗壓能力等等,而這些正是美國各大高校的招生官們在其未來學生身上尋求的技能。“辯論教會我如何組織信息、如何將零散的觀點系統化、如何尋找論據、如何找出他人立場的薄弱之處、如何有效地說服別人。
上述技能,無論在何種行業,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哈佛辯論委員會聯合總監Stefa n Bauschard先生對《留學》雜志說,“不僅如此,辯論還可讓人們在陳述、與他人交鋒自己觀點的時候變得更加自信,并且可以鍛煉人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接受其他觀點的包容性。因為在比賽之前,正反兩方立場的資料均需準備。”這位從事辯論工作超過24年的美國人,曾在大學時期的辯論賽上與斯諾登事件的報道記者格林沃爾德有過交鋒。辯論并非優等生才能入門的項目,在美國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而且深度參與很容易讓學生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全美辯論與演講聯盟中國區市場總監Jord a n,正是因為在初中時接觸了辯論,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研究課題,在競爭中學習。原本成績平平的他,最后拿到了西北大學的獎學金。難怪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 neDuncan)評價說,辯論是學生獲得平等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留美難產生新商機
隨著留學美國的持續升溫,中國近五年內有百萬學生涌向美國,申請美國大學的競爭愈發激烈。申請請美國名校也變得更難了。美國名校排名TOP 50的本科新生錄取率,在今年創下了歷史最低紀錄:斯坦福、耶魯、普林斯等著名學府的整體錄取率都不到9%,哈佛的整體錄取率甚至還不到6%。與此同時,中國學生申請名校的標準化考試分數仍在整體上升。
對美國大學來說,想靠標準化考試成績選優,變得難上加難。他們也發現,對于學生成功的潛能,標準化成績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才能招到真正優秀的學生”這個問題迫使美國優質大學更加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情況。美國大學錄取的微小變化,都牽動著大洋彼岸中國家長的神經。中國學霸們非常清楚:要想申請到優質大學,不僅標準化考試分數要高,還要有具有充分說服力的課外活動履歷。美國大學通用申請平臺中,需要填寫10項社會實踐活動并提供申請文書,只有提早進行活動規劃才能為此積累素材。
鄭云山正在為高一的女兒規劃美國留學,他很清楚,相對于文書的修辭、句法,更重要的是內容——學生真正參加過的活動、經歷和收獲。“我現在找留學中介主要是想讓他們幫我女兒進行活動規劃,這將成為將來申請文書中的‘食材’,有了這些‘食材’才能做出一桌好菜。”
有需求就有市場,很多留學咨詢機構除了在產業鏈上向前端——語言培訓、國際學校,后端——職業規劃、海歸就業等方向延伸以外,在留學服務的核心業務上也推陳出新,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幾乎所有的留學顧問都在強調其活動規劃、社會活動資源方面的優勢。哪些活動是美國大學所看重的?哪些活動更能在文書中吸引招生官的眼光?“目前很多中國學生和家長對美國大學的審核標準和重點理解不清,以為參加了各種社團、義工活動或各種學術、科技競賽,就叫作‘社會實踐活動’。其實美國大學更看重申請者‘社會實踐活動’中申請者學到什么、有什么收獲、對學生的成長有怎樣的幫助、能否在活動中體現領導力、社會責任心等,并且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背后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或邏輯性,參加這項活動的原因或動機是什么。”學美留學首席顧問張恒瑞表示。
出于對美國大學招生原則的把握和學生課外活動本質的認識,留學服務行業嗅到了美式辯論里的商機。
美式辯論成了一門生意
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中國辦公室成立于2 0 1 2 年初,經N F L 官方授權,負責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運營。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中國(N F LC h i n a)與哈佛辯論委員會(Ha r va rdD e b a t e C o u n c i l)、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S o c i e t y f o r C u l t i v a t i n gI n n o v a t o r s)、創新方法研究會(Innovation Method Society)以及狄邦教育管理集團合作,引進了“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項目”。“從我們多年積累的經驗看,中國學生在學術上不缺什么,但學術的批判性思維較弱;學生在課外活動上仍舊非常缺,并且對于課外活動的認識還非常的表面化。于是,我們從前年開始試著引進國外的課外活動,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對中國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好課外活動。”N F L中國辦公室負責人羅溪,向《留學》雜志解釋為什么引入這個項目。
據羅溪介紹,這個項目一共分為四個部分:聯賽、課程、哈佛辯論海外課堂和培訓。聯賽由國內和國外兩個部分組成。國內賽事即,全國中學生英語學術辯論聯賽和多校俱樂部聯賽;國外賽事包括NFL 美國總決賽、NFL 韓國總決賽和全美名校邀請賽。全國中學生英語學術辯論聯賽,以美國公共論壇式辯論(Public ForumDebate)為比賽辯種,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創新方法研究會主辦,哈佛大學辯論委員會、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狄邦教育管理集團協辦。項目課程包括學術辯論課程與教材的引進與實施。截止目前,全國有74家一流公立學校的國際部開設了此課程。此外,狄邦教育集團旗下的培訓機構提供辯論的培訓和指導。哈佛辯論海外課堂是由哈佛辯論委
員會舉辦的暑期辯論訓練營,每年都會在哈佛大學校園內舉行,為期2-3 周不等,屬于目前廣泛流行的游學范疇。
培訓包括俱樂部支持、辯論課程培訓和教師培訓。其中俱樂部支持是指,N F L 中國將在各地區委派有辯論經歷的美國名校畢業生和中國大學生志愿者,協助各校有興趣發展辯論、演講課外活動的師生們在該校建立并管理辯論俱樂部、開展辯論活動以及組織校內、校際比賽。
參加美式辯論賽有助名校申請
N F L為會員學校和學生提供N F L積分與排名服務。通過其獨有的積分和排名系統,NFL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一個客觀的學術評價體系。參加辯論的學校和學生可以相互比較辯論水平,激勵競爭意識,而該系統作為學生的學術成就指標之一,在美國各大學的招生過程中被廣泛使用。據《留學》了解,要想對辯題展開有把握的辯論并不容易。
2014年2月剛剛出爐的全美名校邀請賽,辯題是關于美國高等法院、美國司法機構的。這樣的辯題需要辯手在掌握美國歷史、司法體系等方面大量資料的情況下,進行批判性地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用英語有邏輯地表達。“同學拿到辯題的時候可能會傻眼,但N FL有專業的教練為學生準備相關的材料,指導學生學習、搜集、閱讀相關的材料。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學生從高一起就開始了解美國的社會、歷史、政治,這樣學習兩三年之后,對美國的了解會非常深。并且,有了大賽經驗和與美國優秀高中生更多的交流,今后去美國生活和學習都不會成問題。”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教育學專業的羅溪從過來人的角度分析道,“參加辯論對于進入美國大學的幫助非常明顯,一個辯手進入美國名校的幾率比其他同學要高很多;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更好地適應美國大學的學習、生活、文化。”
參加聯賽不僅能使學生在能力上得到提升,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能夠獲得NFL積分。NFL現已向中國學生開放注冊會員,會員可享有聯賽積分、學術資源下載權限,以及參加每年春天舉辦的全美演講與辯論總決賽的機會。N F L積分在美國學術評價體系中享有非常高的認可度,擁有N F L 積分的學生申請包括哈佛、耶魯、斯坦福在內的美國名校,成功概率大大高于普通學生。據悉,一個參加2013年全國中學生英語學術辯論聯賽的高三學生,已經獲得芝加哥大學的提前錄取。
去美國參賽,贏獎金、見名人
除了為申請大學加分,參加NFL辯論賽還有些額外的紅包,比如獎金。根據比賽規則,參加總決賽的學生必須在10 9場區域聯賽中獲得名次,獲得參賽資格的學生將可以爭奪超過2 0萬美金的高校獎學金。參賽學生還可能見到一些名人、要人,社交苗子趁此機會或許能進入高端的人脈圈。
NFL美國總決賽每年都在不同的城市舉辦,決賽裁判包括企業CEO、前內閣成員、知名學者、電影電視明星、贊助商等。畢竟是美國的比賽,在賽事尚未普及之前,由N F L總部授權的中國辦公室,每年只能組織一定比例的中國學生參加NFL美國總決賽。在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聯賽英文組的區域聯賽及全國總決賽中出類拔萃的選手,將直接晉級全美中學生辯論與演講總決賽,在N FL中國的帶領下赴美參加這場高手云集的頂尖賽事。
2013年6月,20名打著中國標志的中學生帶著國內優勝者的光環奔赴美國阿拉巴州伯明翰市,參加N F L總決賽。盡管在全美乃至全球最盛大的NFL總決賽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但比賽成績一般。不過,每個同學的比賽體驗都非常好。“去那邊接觸到的都是美國非常優秀的高中生,有的同學甚至已經被哈佛大學錄取了,還來參加比賽。”看來,這趟頂級全美辯論之旅給劉同學帶來不小的成就感。帶隊老師也毫無遺憾。“ 首先,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第二這場比賽也是美國的全國總決賽,每個州才派出兩個隊,即冠亞軍,可謂高手如云。去的時候也沒有抱著拿成績的心態,預選賽是循環進行,一共6輪,我們派出的每個隊都至少贏了一兩輪比賽,還是打敗了美國的一些州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