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消費者/客戶為中心”不只流于傳播信息面,而能在企業及營銷中發揮戰略性的作用?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Paul Hagen統計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首席消費者官(Chief Customer Officer)”或“首席客戶官(Chief Client Officer)”的職位,這是一個明顯的指向——將組織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
最近幾年,“從產品導向轉變為消費者/客戶導向”,在企業決策層引發熱烈的討論,也有包括Allstate、美國快餐連鎖品牌Dunkin’Brands、甲骨文等企業朝這個方向前行。對消費者/客戶的重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技術的驅動。現如今的用戶可以輕易地獲取并分享有關產品的信息、有關他們遇到的糟糕的品牌體驗,其傳播速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這讓企業產生了更多的動力,想辦法讓他們的客戶在購買前后都有愉悅的體驗。
“客戶”驅動業務
變成以消費者/客戶為導向,意味著企業要擁有由外至內、而非從內向外的視角,換言之,從用戶、而非生產者的角度來思考。要做的,就是理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落到營銷層面,如何讓“消費者/客戶為中心”不只流于傳播信息層面,而能在企業及營銷發揮戰略性的作用?
山特維克材料科技就是這樣做的。山特維克材料科技屬于山特維克集團旗下,該集團成立于1862年,主要業務涵蓋礦山設備、機械加工、材料科技、工程機械、創投五個領域。2013年,山特維克集團年銷售額達900億元左右,其中,山特維克材料科技銷售額約150億元,占集團總銷售額的16%,營業利潤率近10%。
2014年3月,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研發中心在鎮江成立,不僅提供經營業務支持,還將為銷售團隊及客戶提供技術培訓課程,并根據當地客戶的需求進行研發。
研發中心的成立,改變了公司對客戶意見的反饋流程。據山特維克大中華區總裁張志強介紹,過去在中國市場,當銷售獲得客戶信息后,一級級反饋至總部,再由總部告知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在中國這種環境下,反應速度非常非常重要,而且中國的客戶需求往往是比較獨特的,”張志強說道。現在,有關客戶需求的信息,縱向與橫向的交流同步進行——縱向從本地市場到總部,尋找類似的案例;同時,橫向打通本地市場的研發中心、銷售和生產部門,針對中國客戶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研發中心的大部分項目開始于客戶的具體需求,從需求出發,找到解決之道。從這個角度來看,研發中心本身就是客戶導向型的,”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總裁Petra Einarsson在接受《成功營銷》專訪時說道。Petra Einarsson自1989年畢業后就加入山特維克,已為公司服務25年,于2013年榮獲瑞典“最具影響力商業女性獎”。正是她將“客戶導向”的精神深耕于每一個部門。
在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的銷售、營銷部門建立了“關鍵客戶系統”。前25位大客戶對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的貢獻占整體銷售額的35%。負責這些重點客戶的銷售人員每個季度直接向最高管理層匯報工作。“與客戶保持密切的關系。24小時保持直接溝通,客戶時刻存在于我們的公司運作中,‘客戶為導向’是我們的驅動與基礎,”Petra Einarsson總結說。
營銷具備三年視角
然而,從認識轉變到采取實際行動,并不容易。這也顯示了“以客戶為中心”戰略的最后一步、也是關鍵部分——執行。
往往出現的情況是,當員工理解了客戶的需求,由于不同的業務部門與職責權限產生了“隱形”的區隔,他們被自己企業結構而“困住”。對山特維克材料科技來說,為客戶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必然的答案,但這需要不同部門共同協作。
如何將“客戶為導向”落實到跨部門合作?再進一步看,如何讓營銷人員對客戶的了解能夠順暢地延伸至企業的各個角落?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給出的答案很直接——讓營銷人員的話語在企業戰略制定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山特維克材料科技內,營銷人是品牌經理與技術人員的結合,他們負責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的長期規劃。舉例來看,在規劃管材這一產品組合時,他們需要看到未來三年內將會有哪些技術?客戶有哪些需求?針對此開發哪些產品?研發中心建立項目的線索是來自營銷部門,“雖然實際的研發工作由研發中心來進行,但營銷人員是我們的天線,了解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需要我們做什么。而銷售部門是要了解客戶在當時、當地需要什么,然后將這樣的需求轉給公司內部的相關部門。”Petra認為,銷售部門提供的是一年的角度,營銷人提供的是未來三年的視角,兩者之間因為路線的匹配,所以不存在“營銷無法轉換為銷售”的矛盾。
在制定企業戰略時,營銷和銷售人員擁有共同的分量。“當我們在春季制定當年的戰略計劃時,營銷人會告訴我們他們需要什么、我們需要做什么、參加什么展會、推出什么營銷活動,而研發人員也參與討論并同意,”Petra補充說道。
這樣的工作性質對營銷人才的專業要求也有所不同,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的營銷部門主要由工程師以及產品、技術型的營銷人員組成。
溝通社交轉向
2008年,加拿大歌手Dave Carroll(戴夫·卡羅爾)在自己價值1800英鎊的泰勒牌吉他被美聯航的行李運輸工摔壞后,歷經九個月索賠未果,于是制作了一首名為《美聯航摔壞吉他》的音樂視頻上傳到著名視頻網站YouTube上,短短10天內該視頻就獲得了近400萬人次的點擊率,迅速成為互聯網上最紅的視頻之一。美聯航在此后一周的時間里股價跌幅達10%,市值縮水1.8億美元。
這個“天價吉他”讓Petra Einarsson印象非常深刻,也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對客戶的意見快速反饋、及時行動”。
“客戶并不需要你是完美的、永不犯錯的,他們所期待的,是你能夠尊重他們。當(投訴之類的)事情發生時,有可能成為客戶給你的禮物,因為如果你處理得當,確保他們滿意,你就有機會去了解他們、產生信任、加強關系,”Petra說道。在利用包括社交媒體在內的數字平臺營銷上,大部分B2C企業比B2B企業走得更早,兩種類型的營銷活動也有不同,但這種不同只是技術層面的,其戰略本質一致——社交媒體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溝通平臺。目前,山特維克已經開始關注社交媒體領域,從集團層面投入力量,先從每個人做起,所有的經理都擁有博客、社交賬號,用于內部溝通與團隊建設。在社交媒體上針對客戶的溝通,將是下一步必落之棋。
當員工理解了客戶的需求,由于不同的業務部門與職責權限產生了“隱形”的區隔,他們被自己企業結構而“困住”。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給出的答案很直接——讓營銷人員的話語在企業戰略制定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