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婆婆去世早,老公在婚前就跟我談好要與他父親同住。
公公是退休的國企工程師,退休工資算不錯,我們同住的房子也是他與婆婆一起買的。結婚后,我才知道老人家是個“投資迷”。
按理說,工薪階層的他沒什么能力去投資,但是公公堅定地認為“每分錢都可以理財,每個資都值得一投”!公公省吃儉用,退休工資全部用于投資。我老公給他買的高檔衣服、好煙好酒立刻折現,用于投資。無論我們給他多少菜金,他老人家依舊買超市的打折菜,撿那些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吃。公公和老公都身體強壯,什么都能消化,我卻因細菌感染而屢鬧肚子。幾番折騰之后,我奪回了“買菜權”。每周雙休日抽空買夠一冰箱的蔬菜,并且將“菜金”減半。公公對我們這樣的做法非常生氣,他總覺得年輕人會亂花錢,只有他能幫我們“攢得住”錢。
如果公公只是用自己的錢投資,我還不會這么反感。公公常常游說我老公跟他一起投資:股票、彩票、基金、商鋪……公公總是跟老公保證說投資穩賺不賠,他以自己早些年的“豐功偉績”為證。10年前,股票牛市的時候,公公賺了一筆錢。
股市疲軟之后,公公又唆使老公投資開店:早餐店、美發店、奶茶店……這些投資總是竹籃打水,老公與公公的幾個同事投資開奶茶店虧了好幾萬,最終分來一堆做奶茶的工具。為這件事,我差點跟老公鬧離婚。老公經過血的教訓,終于意識到盲目投資的危害。
我和他一起跟公公談了好幾次,讓他享享清福,別那么勞心。公公一聽就火起來:“清福?我又沒生個比爾.蓋茨。我這么勞心還不是為了你們以后過得好一點。要是你媽還在,她一定支持我……想當年,她把首飾賣了支持我‘抄底’,才為你們賺得了現在的房子……”
一提到房子,我們就沒話可說了。市中心150平方的大房子,何等“鐵證”如山啊。
2
有一天,我洗衣服時無意發現一張銀行轉賬的憑據。老公竟然偷偷背著我,給公公轉了5萬!
我壓住火氣冷眼旁觀。公公那群熱衷投資的股友們,最近老來我家做客。這些人每天去證券公司“上班”,個個覺得自己是巴菲特,他們聚在一起聊投資,一激動就嗓門老高。每次他們聊天,我總會戴著耳機看電視。這次,我故意調低了電視音量,悄悄觀察公公的舉止。
我聽到他們正商量投資澳大利亞某酒莊的事情。天啊!我的公公一句外語都不懂,國門都沒邁出過,還打算投資到澳洲去……我當夜就質問老公這件“不靠譜”的事情!老公說他給公公的5萬塊是用來“買墓地”的。
“老爸說看中一塊墓地,將來和老媽合葬在那里。你說我能不出錢嗎?剛好單位發了獎金,我還沒來得及跟你商量……老婆,都是我不好,饒了我吧?”
對老公一番“修理”之后,我篤定地對他說:“你爸絕對不會用這筆錢買墓地,他老人家已經在考慮投資澳洲的酒莊了!”
老公不信,一追問公公,才發現他已經把錢投進去了。看著手續不全的“入股合同”,我和老公都非常窩火!那天晚上,我們商量了一宿,琢磨出幫助公公“戒投資癮”的具體辦法。一方面,我們從公公最在乎的“傳宗接代”這一軟肋來“限制”他的投資行為;另一方面,我們為他選擇一些健康保本的投資渠道,幫助他結交更好的投資伙伴。
3
第二天,我們召開了家庭會議。公公原以為我和老公會將他狠批一頓,沒想到我還烹飪了一桌美食。趁著酒興,老公說起來計劃懷孕的事情。公公高興極了,他做夢都盼著做爺爺。
我找個借口出去,老公繼續跟公公講:“小梅家那邊有個風俗,公公婆婆要給媳婦一筆錢作為‘生育獎勵’。女人家生個孩子不容易,給點錢也是應該的吧?”
公公點點頭,他試探性地問了一下數字。老公說:“10萬!”
公公嘴上沒說什么,心里肯定被震撼住了。他老人家所有的錢都套牢在投資中,手里最多也就幾千塊錢。但是,為了能做爺爺,他也不好意思說不給這筆生育獎勵。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看到公公一直在打電話,問自己過去的投資是否可以撤出一部分。
我和老公偷笑不已,看來這招很管用。接下來,我們都盡量節儉,我和老公用實際行動跟他暗示:生孩子是要花很多錢的,我們要早早開始儲備!老公也不再炫耀自己的收入了,他故意低調,常常講自己在職場上收入的減少。公公沒辦法再打他的主意。為了讓我預備好體質,公公買菜大方多了,新鮮的魚肉我們終于可以吃到。
那群股友再上門聊天時,公公沉默了很多。當他們慫恿他繼續投資時,他終于放下昔日“天生巴菲特”的自負,誠實地說:“我兒媳婦打算生孩子了,我這做爺爺的,總要存點錢不?”
幾次之后,股友們也就不再上門了!看來,“生兒育女”真是不二法寶。老人家一想到傳宗接代,什么癮頭都能戒掉。
4
我們也嘗試著從正面來引導公公。比如,陪他看財經頻道,讓他了解更多理性投資的知識。我還給公公一直關注的老年雜志寫了信,讓專家來回答這方面的問題。
一段時間的“洗腦”之后,公公漸漸意識到像自己這樣的散戶和投資小戶,在資本市場里都是犧牲品的角色。我也跟公公舉例子:像我這樣保守理財的人,通常選擇那些保本的理財產品,也能穩定增值。我引導公公調換自己的心態:“不要羨慕30%以上的收益,只要比銀行利息高,我就覺得是賺了。您看,您保守理財,心臟壓力不大了,血壓不高了……省了醫藥費,省了兒女陪您到處看病的時間,還賺了長壽和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公公心里雖然認同我的理論,嘴上卻逞強說:“當初股市里,我一夜就轉回一年的工資。銀行利息的幾十倍啊……”
我告訴他那是過去的事情了,隨著資本市場的健全,一夜暴富會越來越少,理性投資才是長久之計。
偶爾,我還發嗲一下:“爸,您看我的父母在老家照顧年幼的侄子,我在這里舉目無親,您將來不幫我帶孩子,誰幫我呢?您既能包攬家務,又能燒得一手好菜,這么優質的老頭,活個100歲才劃算呢!”
在我的鼓勵下,公公更加關注健身和養生。晚上他也不再守著電視的股票頻道熬夜了,白天他也不再坐在電腦前盯盤了,他甚至瞅準時機將一些投資撤出,將錢都轉存到銀行。
公公的那群“股友”和“彩票友”們依舊在各種投資中沖鋒陷陣。我常常聽到他們的家人吐槽說:今天拿家里的火腿去換10張彩票、明天拿女兒的嫁妝去股市抄底……說實話,我特能理解這些家庭的痛苦。這些退休的老人們,為了尋找自己的價值觀和存在感,仍然用當初拼搏事業的勁頭,廝殺在這個他們已經越來越趕不上趟的時代中。我們做兒女的,如果能對他們有更多的體諒和理解,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辦法來幫助他們!
點評:老人家亂投資,是許多城市家庭遇到的問題。老人們用閑錢投資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他們盲目跟風、渴望暴富、以投資為主業的行為,會給自身健康帶來損害,也會給家庭經濟帶來損失。面對這種情況,兒女要因勢利導,為他們創造理性投資的機會,普及科學投資的觀念。同時,兒女們更要看到老人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與贊美。這樣,才能締造溫暖的家庭氛圍,抵御拜金和發財的誘惑。(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