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接8歲的晴晴放學時,我看見小朋友正在一個小男孩的指揮下排隊。小男孩用作業本卷成指揮棒,神氣活現地從排頭到隊尾,由頭到腳地檢視每一個人。最后,那孩子來到晴晴面前,輕輕敲著他的腦門說:認真點看隊列,挨到線上站好!
晴晴滿臉不悅,出來后撅著小嘴跟我說:肖錚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個體育委員嗎?媽媽,我也想當班干部,你說我能行嗎?
呵呵,這孩子也犯“官癮”了。我心里暗笑起來。可為了不打擊晴晴的積極性,我便說:好啊,要求進步是好事,媽媽當然會支持你!
可是媽媽,我有點頑皮,不知道老師會不會給我機會呢!晴晴很不自信地說。
我知道孩子說的是實話,小學階段的男孩大多有點淘,所以大部分班級班委會成員都是女生為主。我想,孩子當上班干部后就得以身作則,興許自控力還真就增強了呢!
這么一想,我便立即打電話跟孩子的班主任溝通起來。班主任聽了我的話,猶豫了片刻,回答我說:孩子有服務同學的想法很好。不過最近很多家長都打電話來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樣吧,我會多設一些職務,盡量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為公平起見,我們班下周搞一個競選活動,您讓孩子先準備一下吧!
“熱門”職務
第二天一到學校,老師便告知大家,這次競選共需班干20多個,其中包括班主任助理、普通話推廣委員、體育委員、飲水機管理員、多媒體管理員、圖書管理員、盆花管理員等職位。
我問晴晴打算報哪個職位。他說:那還用說,要報就報班主任助理唄!
然而,下午放學回來后,晴晴卻滿臉沮喪地告訴我說:媽媽,那么多的人報名競選班主任助理,我看我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那咱就改別的報嘛!同樣是為集體服務,干什么不是干呢?我開導他說。
晴晴嘟著小嘴說:熱門職位除了班主任助理,就只有體育委員和紀律委員了,可我估計自己一樣沒戲!
真新鮮,你們小屁孩當個班干部竟然還有“熱門”職務?我忍俊不禁。
晴晴解釋說:媽,您是不知道,這些熱門職務可牛啦!班主任助理的權利最大,可以批評所有不聽話的同學;體育委員每天組織同學們排隊,誰沒站好都可以罰;紀律委員可以命令大家別講話,還可以登記違紀同學的名字……
原來如此!看來我之前真的沒猜錯,孩子們熱衷于當“官”的動機都是因虛榮和對別人的管制欲!于是我勸晴晴說:寶貝,這些不是官位,是崗位。都是為同學們服務的,干哪個不都一樣嗎?
晴晴顯然聽不進去,嘟囔著說:就是不一樣!也不知道這三個職位老師會給誰,要是能信任我就好了!
為了正確引導孩子,我將此情況反應給老師。老師說:其實您說的情況我也意識到了,正準備淡化孩子們的“官僚意識”,在班干部中試行輪崗制呢!
每個崗位都很重要
通過競選,晴晴成功地進入了班干隊伍。他最先被派任的是普通話推廣委員,負責課前提醒同學們準備上課和掌管班里的鑰匙。
發號施令是每個孩子都樂意的事情,晴晴課前喊“一二三,快坐好”時倒是很來勁,可每天提前10分鐘到校開教室門,這對一貫賴床的他來說可是個大考驗。果然,沒過兩天他就跟我說:媽,這個官當得太沒意思了,我想辭職!
辭職?這個崗位多重要啊!你想想,如果沒有它,同學們就不能按時進教室;如果沒有它,上課鈴響了教室還吵吵嚷嚷的,老師們怎么上課?
我給他打完氣又用激將法,說:也是,這么重要的一崗位,一定得派一個非常有責任感的同學才行。估計你是做不到的,我這就跟老師說去!
別,媽,我能干好的!孩子畢竟單純,被我這么一激,立即改變了主意。
此后,晴晴慢慢養成了好習慣:每天早上鬧鐘一響就起床,去學校再也不用我催促了。老師還告訴我,這孩子自擔任普通話推廣委員后,再也沒有之前拖沓的毛病,上課鈴還沒響,早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一個月后,晴晴被換做當飲水機管理員了。這個崗位跟管人就更沾不上邊,晴晴為此很是失落,我便跟他說:這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你的信任呢!你想啊,班上大多數同學的個子和力氣都沒有你大,這活兒他們想做也做不了呢!
聽我這么一說,晴晴頓時覺得自豪起來。此后每天早上一到校,他顧不上卸下書包就沖向飲水機,彎腰擰開排水管,把陳水接到一只水桶里,然而便拎起這只大號粉色水桶,搖搖晃晃地穿過擁擠的樓道,將水倒進了盥洗室的水槽,整件事情做得認真極了。
后來,晴晴又任職了環保小衛士。這回不用我說,他自己就能明白這個崗位的重要性了。“小衛士”每天課間在教室里里外外到處巡視,一點小紙屑便撿起來。最讓我高興的是,他開始把這種愛衛生的好習慣帶回了家里。不僅一改過去亂丟亂扔的毛病,還充當了環保宣傳大使,不時給他爸警鐘常敲,讓孩子他爸的衛生習慣也變得越來越好了。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