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愛好,逛超市逛出靈感
王猛是1982年生人,他在湖北省公安縣的一個小村長大。大學畢業以后,王猛留在武漢工作,工作之余,內向的性格讓他的生活顯得比較單調,唯一的愛好就是下班之后,自己逛超市,做些好吃的犒勞辛苦一天的自己。
2011年8月,在工作五六年之后,老板終于對王猛委于重任,外派至重慶擔任一個部門的主管。升職加薪并沒有給王猛的生活帶來太大的改變,他依然喜歡下班之后逛超市,回家做飯。
來到重慶之后沒幾天,工作還沒有完全展開,他卻發現了一個令他驚奇的事情——他逛的幾家重慶超市內的手推車都是光禿禿的!為什么手推車光禿禿的他卻能感到驚奇呢?原來,武漢市區的超市手推車原本也是光禿禿的,可是后來在正面、側面都被掛上了各式各樣的廣告。這樣手推車的樣子五顏六色,而廣告的內容基本都是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不但不會使人反感,還能給生活帶來便利。
聯想到這些,王猛的眼睛一亮,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當即,王猛開始著手調查市場,每天下班之后,他就一頭扎進重慶市內的超市,20多天下來,王猛幾乎走遍了重慶主城區各大超市。一家沒有,兩家沒有,三家也沒有,所有的超市都沒有。
激動過后,王猛又冷靜了下來,雖然發現了巨大的市場空白,可是自己卻沒有任何的實際操作經驗,如何把武漢的那一套搬過來又成了一個新的難題。最后他決然的辭去現有的工作,回到武漢,專程學習。
打探商機容易,創業起步維艱
王猛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武漢的市場已經成熟了,那么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到廣告公司把他們的辦法現學現賣的搬到重慶去。回到武漢之后,經過一番打探,慢慢的弄懂了其中的道理。其實,整個操作過程并不復雜,單個的手推車不是媒體,而幾百幾千部手推車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網絡,就是媒體了。一個超市就是一類商品的市場,產品陳列,本身就是一個傳播商品信息的渠道。而超市內的消費群體多具有一定的購買力,以20~35歲的年輕人居多,還有部分是有一定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這一群體與品牌客戶目標消費人群相匹配,把廣告框加在大型超市的手推車上,就是做一個流動廣告。
超市人流量大,手推車作為超市購物的輔助工具,每天都會反復與大量消費者“親密接觸”,不管是誰,都可以輕易看到上面的廣告,與車載廣告、電視廣告等相比,手推車廣告的訴求目標更為直接,“命中率”更高。有一份來自廣告市場的調查顯示,40%的受調查者表示關注過手推車上面的廣告,這說明這種方式做廣告并不讓人反感。
2012年年初,王猛回到重慶,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又東挪西湊了一些錢,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公司的業務主要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開拓渠道,也就是物色手推車廣告位,另一部分是投放內容,就是往廣告位上填充客戶的廣告內容。
他選擇的第一家超市是一家由國有控股的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在重慶擁有100多家連鎖店,分布在重慶10多個轄區。王猛在門口徘徊了幾步,終于鼓起勇氣找到超市負責人,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方案。誰知道超市負責人聽了之后毫無興趣,很隨意的擺擺手就把王猛打發走了。
他連續又跑了四五家大型超市,依舊是一無所獲,到了這時候,他已經明白,問題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重慶市!想到了這里,他暫時停止了開展業務,把身心融入進重慶市。他開始像往常一樣逛超市,感悟生活,沒事了也會和逛超市的人聊聊天,打探一下民風。終于,在他的堅持不懈之下,他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原來,四川重慶這一代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對于外來的新興事物有著莫名其妙的排斥感,其次,王猛開始找的超市都是大型連鎖超市,他們對于這樣廣告帶來的些許收入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查到了病根,王猛自然要對癥下藥,2012年8月,他來到重慶一家中型超市,找到其負責人,耐心仔細的為其介紹手推車廣告的好處,并拿出武漢、上海等地的相關數據,最后他說:“廣告位如果帶來收入,頭一個月我可以分文不取。”在王猛大力優惠和用心講解之下,該超市負責人被他的誠心打動:“你擁有這樣的創業精神實屬難能可貴,我同意你施行手推車廣告,但是分文不取顯然不合理,這樣好了,如果帶來收入,我們五五分成。”王猛大喜,不但邁開了手推車廣告的第一步,更是有望增加收入。這一次的成功,實實在在地給王猛心中打了一劑強心劑!
回去之后,王猛馬上尋找廣告客戶,經過幾番奔波,幾家咖啡館、食品廠、和飲料廠一次性投放了140個廣告位。這一單下來,雖然僅有幾千元,卻是實現了零的突破,給王猛帶來了很大的信心。
年賺500萬,300多家超市成廣告載體
王猛的第一場翻身仗打的異常響亮,一時間廣告客戶和聞訊而來的超市讓王猛應接不暇。最開始,王猛選定的廣告客戶多數以進駐超市的產品為主,例如統一、康師傅等。后來,他做了一筆有趣的業務,開拓了他的視野。
2013年3月,一條條征友廣告出現在重慶超市內的手推車上面,用藍色的字體寫著“非誠勿擾”,基本資料上除了姓名、年齡、職業外,還有電話、QQ等聯系方式,4張生活照旁邊標注著“可登陸優酷、百度視頻等搜索了解詳情”,征友廣告上來附上了令人心動的愛情宣言。
本來王猛覺得手推車上面做征友廣告有點驢唇不對馬嘴的嫌疑,不是特別想上。后來卻是被這個特別客戶的廣告詞所折服了。“你我的手,都曾經撫摸過這部手推車,我們在相同的地方卻在不同的時間因為它而相遇,希望有一天可以和你雙手一起推車購物,共建生活。”王猛一看就樂了,便同意了手推車上面投放征婚廣告。
從那之后,一些家裝、家居、衛浴、電器類品牌,開始出現在王猛的廣告里,僅僅8個月的時間,公司的營收入火箭般猛竄至340萬元。而超市方面,多個大型超市相繼跟王猛簽訂了協議,漸漸地,和王猛簽訂協議的超市達到了180多家。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商家感受到了手推車廣告的魅力,王猛的客戶里出現了像RUTSPE珠寶、SKII化妝品、聯想電腦等世界級品牌,甚至連某歌星要來重慶開演唱會的廣告,都會出現在超市的手推車上!
2013年王猛全年凈收入超過500萬元,平均每個月的營收入能達到60萬左右,并且市場還在不斷的擴大當中。公司業務能夠持續高增長,是因為公司的業務能給人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能夠改變生活,才是如今創業的主旨,王猛的做法也讓很多同行認可了這種“非主流”運營模式。
2014年7月,王猛的公司已經和重慶300多家大型超市簽訂協議,他計劃2014年盈利的目標是1000萬元。今后他還想將觸覺伸向其他省份,尋找那些沒有開發的手推車廣告市場,把這種模式復制下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于懵懂的人類來說,模仿是最有效的起步方式。但模仿也要講究方法,并不是單純地模仿商業模式,而是要深入地了解成就這種成功模式的精髓,再結合當地自身市場的特點來開發,就不會出現東施效顰的窘態。王猛正是發現了商機,并深入了解當地特點,又加以自己的改良,從而獲得巨額的財富。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