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還較為緩慢,但是也不乏有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已經領先一步發展,其經濟社會結構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背景和局面下,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問題就成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的重要議題。一些近代工業中心的人們,已逐漸意識到了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然而在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工業建筑;保護;再利用
0.引言
近年來,我國對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問題的研究已不斷加深,同時,此類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近代工業建筑繁多且具有自己的特性,要對其保護和再利用就必須做出一番努力,實現其不同的價值。因此,本文參考了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的相關概念,結合了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問題,進而探討了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方法,旨在更好地對其進行保護和再利用。
1.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的相關概念
1.1近代工業遺產的相關概念
2003年的《下塔吉爾憲章》對工業遺產的解釋就是指一些遺留下來的代表工業文化且具有多種價值或意義的東西。它的涉獵范圍極為廣闊,典型的有建筑物、機械和交通基礎設施等和一些與工業生產有密切聯系的場所。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工業遺產做出了界定,工業遺產的范圍可以使磨坊和工廠,也可以是與其相關的成就。工業遺產是一個十分寬泛的領域,它既包含了工業化進程中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涵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總而言之,工業文化遺產是工業化進程中的主要表現。
最近幾年來,工業遺產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變化,工業遺產的范圍不斷擴大,在所有的工業遺產中,“工業景觀”頗受人們的重視,在理解工業遺產的概念時通常會以整體景觀的概念為重要依據。自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一直延續到至今,都是我國工業遺產受到重視的歷史時期。我國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影響,也開始進行工業化,以洋務運動為開端,逐漸進入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這整個歷史時期都遺留了大量的有特性的工業遺產 ,這些遺產在中國工業遺產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2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的相關概念
毀壞、保護還是再利用是所有建筑面臨的艱難選擇。目前,社會已經嚴令禁止人為的毀壞和破壞建筑遺產,建筑保護和再利用的觀念呼之欲出。所謂建筑保護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再利用,再利用就是有效的保護。根據辯證唯物思想的觀點來看,不管是從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來講,一切文化遺產保護都是為了更好地再利用,實現其最大的效益來服務于社會。而從社會角度來講,文化遺產的再利用能夠有助于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建立和諧的關系。從文化角度來講,工業建筑的保護與再利用可以傳承文化,體現歷史文化的價值,發揮其價值作用。從經濟角度來看,工業建筑的再利用能夠優化能源的配置,也能實現一定的能源效益。
2.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并采取了實際行動對其加以保護和再利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尤其是在當今時代的背景下,此類問題已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影響著整個社會,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如下:
2.1缺乏整體性
近代工業建筑保護與再利用沒有從城市的整體角度來進行,對近代工業建筑的作用認識不到位,無法從保護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在工業建筑的改造過程中,重點進行單點改造,使近代工業建筑無法發揮城市特色的有效作用,對其所在區域的良好影響不明顯。
2.2缺乏人文關懷
在進行保護和再利用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如何改善工業建筑地段的人們生活,忽視了環境質量在所在地段的重要性,改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僅停留在具體設計方法上,毫不關心工業建筑所在地段的居民禮儀,也忽略了社會生活形態的演變情況。
2.3缺乏宏觀眼光
在進行保護和再利用的過程中,沒有從宏觀層面看待這一問題,存在著盲目性。對于近代工業建筑保護的目標極不明確,立場不堅定。以往對此類問題的研究深度不夠,不能與其本身價值體系發揮巨大的作用。社會上人們的意識很難達成一致,就算達成一致意識也無法堅定,所以在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的實踐問題上,缺乏先進的指導理論。
2.4缺乏整體性的綜合研究
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且與各方面的聯系極為密切[2]。如果要通過極少數學科所研究出來的物質手段是無法進行的,它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建立起先進的、全面性的研究框架。這個框架的建立需要各領域的專業化人才共同努力,除此之外,工業活動的聯系較為密切,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這也就要求能夠實現不同領域的資源共享,進行有效的協調和合作,從而對工業遺產進行綜合研究。
2.5建筑學上的歷史信息不足
從古至今年,建筑學上主要記載的是建筑本身的情況,重點介紹建筑風格,很少深層次地挖掘工業建筑所賦予的歷史信息,至于相關技術層面的介紹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對工業發展史的研究又主要停留在宏觀經濟層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對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3. 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方法
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必定會對建筑進行一些改造。在進行改造的同時,要綜合建筑的整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解決方法都要以維護工業建筑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為前提,主要的方法如下:
第一,整體空間的改造方法。歷史上所有的工業建筑遺產都是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遺留下來的,具有不同的特性。這些特性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是,根據如今的工業建筑遺產改造情況來看,其主要改變的是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沒有用整體的眼光來看待建筑與環境的關系,直接導致了改造后的工業建筑在功能和形象方面無法與新的環境相適應。因此,在進行工業建筑的改造過程中,要考慮到其是否與城市更新的背景相符,用先進的設計理念作指導,采用先進的設計方法,正確處理單體改造和城市設計的關系,結合更新的環境進行局部改造,從而實現工業建筑遺產的效益最大化目標。因此,工業建筑遺產的整體空間改造,必須以工業建筑所在區域的個性特征為基礎,并將其個性特征融入到具體的改造過程中。
第二,工業景觀的營造方法[3]。不同的工業建筑在不同的景觀環境中形成,它有建筑本身的特點,可以傳承建筑的歷史信息,對其改造是對工業建筑遺產保護再利用的重要內容。在營造工業景觀的過程中,要綜合其歷史因素和城市背景進行考慮,通過工業景觀來傳承文化信息,賦予建筑新的功能,體現工業建筑獨有的特色,采取可行的方法營造新的工業景觀。例如,蘇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工業園是蘇州市的其中一個城區,它具有和古城區不同的景觀風貌, 在設計過程中充分結合了城區的位置和文化需求,這是工業景觀營造的典型案例。
4.結語
綜上所述,在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過程中,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如整體空間的改造方法和工業景觀的營造方法等,為解決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問題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在此基礎上,近代工業建筑才能發揮其重要的作用,體現其重大的價值,實現其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黃琪.上海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和再利用[J].同濟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47(10):187-188.
[2] 楊一帆.中國近代的建筑保護與再利用[J].建筑科學,2013,27(09):201-202.
[3] 周儉.在歷史中再創造——當代法國歷史建筑再利用的趨向[J].時代建筑,2011,37(1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