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城市居民居住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其關系著生命安全和財產保證。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建筑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需要對工程質量管理加以研究,正視其危害性,積極有效的采取相關措施,從根本上消除工程質量隱患。本文通過分析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闡述了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途徑
一、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施工隊伍素質問題
我國建筑行業內部普遍存在許多基本素質較低的施工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職責和任務認識不足,導致施工操作時不能按工程規劃進行,從而使建筑工程的質量存在很大的隱患。近年來,許多未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建筑行業,導致建筑工程隊伍的整體素質普遍偏低,建筑質量也迅速下滑。
(二)缺乏技術支持問題
各行業的發展與進步都需要采用科學的技術手段來實施。建筑工程技術旨在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實際操作和技術處理的研究與開發,但有些施工隊伍對技術支持還不甚了解,只是單純的看重設計方案的完整性,而不是以具體操作的可靠性為主體,導致技術面的匱乏,影響工程質量。
二、解決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途徑
(一)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管理制度。目前,國內建筑工程的管理普遍缺乏先進的理論和管理經驗,難以形成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制定要充分結合國內外的行業管理經驗,并積極汲取世界上的工程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加以綜合和整理,以制定出符合中國建筑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的制定要注重科學、合理、客觀的原則,并要真正落到實處,否則再具體的管理體系,也是徒勞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有以質量管理體系為保障,加強工程的質量管控,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保質、保量完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建筑施工許可制度,使建筑施工許可證制度落到實處。實行嚴格的建筑工程招投標制,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平競爭的原則,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參與公平競爭和推動技術進步提供動力。
(二)加強和完善質量保證機制
1.建立明確的質量管理責任制
企業的各級行政“一把手”是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是技術責任人,其他成員各司其職。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能實施。同時必須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的檢查,對質量問題必須做到三個“不放過”,即出現質量問題未查明原因不放過,未追究當事人和領導的責任不放過,未制定出整改措施不放過。
2.堅持推行質量方針目標管理
將國家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確定為創優目標,通過將創優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到人,建立質量獎懲制度,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制的手段,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3.強化對內對外質量保證
建筑企業必須無條件地自覺接受政府主管部門與質量監督機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新聞媒介及社會輿論的監督,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將外部監督的壓力轉化為強化內部質量保證的動力,積極引導職工增強抓好質量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水平。
(三)加強政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職能
建筑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工程質量的管理并不能單存依靠施工方、投資方、設計方的作用,這樣難以真正起到質量管理的目的。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必須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對于工程質量的管理與監督,通過有效地監督手段,推動施工單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另外,僅依靠施工單位開展農民工的技術培訓是不現實的,只有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專門的機構對農民工進行專業的培訓,對其素質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也是政府相關部門管理職能的體現。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督職能,加大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力度。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主體是各級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政府的作用是進一步健全立法,嚴格公平執法,建立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高效的、能夠互相監督的市場環境,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提供外部動力。
(四)有效實施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是對施工過程中質量活動的行為約束,即質量產生過程中各項技術作業活動操作者在相關制度的約束管理下,去完成預定的質量目標。它是對質量活動過程和結果、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檢查檢驗、企業外部的工程監理以及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等監控。質量控制雖然包括自控和監控兩個環節,但關鍵還是企業增強質量意識,建立和實施質量體系,充分發揮操作者自我約束、自我控制,把堅持質量標準作為根本,從而達到有效的質量管理。質量控制包括:1.工序的質量控制。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作業過程所構成,質量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2.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質量管理人員主要采用的檢查方法有目測法、儀測法、實驗檢驗法等。3.問題的處理。如發現施中出現問題應立刻解決,以保證質量與工期的要求,解決完問題后經質量管理人員認可后方可復工。
(五)規范建筑工程驗收的程序和行為
為了防止竣工驗收走過場,規范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驗的程序和行為,保證主體結構工程驗收結論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工程主體驗收和竣工驗收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測單位、質監站、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必須到齊后才能進行驗收程序。工程驗收各方主體都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設計規范、質量驗收規范等規章制度進行檢驗。驗收完成后,各方主體都必須在驗收結果上簽字,并對此負終身法律責任。
(六)提高建筑工程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施工企業人員有決策層、管理層和作業層三個層面。人員的素質涵蓋參與施工活動人群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經營能力、控制能力、作業能力及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人員素質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目標的成敗,是工程質量高低、優劣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質量首先要從提高人員素質抓起。無論是決策、管理者,還是技術操作者,都應該是專業性人才。同時,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必須加強施工單位的培訓和考核,尤其要加強施工單位作風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著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質、高技術水平的建設隊伍。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質量管理工作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建筑行業的管理者需要充分的認識到高質量的工程項目才是建筑事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鄔微楷,賴建建.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成效的途徑與措施分析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5).
[2]陳淦琳,許洋.關于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途徑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0).
[3]石蘭生.加強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與途徑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0).
[4]尚小棟.提高建筑工程現場管理成效的途徑與措施分析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