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建筑業也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伴隨著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不容忽視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時,一些施工管理中的問題依然存在。本論文從建筑施工管理的常見問題出發,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為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施工管理,問題,對策
一、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行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首先,企業的聲譽,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工程管理的影響,同時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管理水平也制約著工程施工的水平。其次,建筑施工是個特殊的行業,由于建筑類型繁多,規模不同要求也不同,施工作業還經常受到天氣的影響,因此只有加強管理,才能保證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高效的完成任務。最后,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出現,也使得建筑施工更加復雜化,促使了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技術越先進,對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施工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通常情況下,一個完整的建筑工程體系應由一下幾部分組成,本論文也將就這幾方面人員的職責進行討論。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見問題
2.1安全問題
第一,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失去了控制和自主權,依附于項目承包者,只負責收取項目管理費,只能被迫聽從承包人,而作為承包人又把工程項目外包給其他施工團隊,導致了建筑施工現場不能很好的貫徹落實安全規定。
第二,施工單位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沒有將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關系重大。同時,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安全生產文件不能及時的傳遞到施工現場,安全監管環節薄弱,處罰更是不夠,部分建筑行業的領導人員忙于日常事務,對安全生產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真正去落實,這也造成了施工管理中安全問題的出現。
第三,安全經費不足,導致了各種保障安全的設施設備配備不到位。安全經費是保證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的前提,由于資金不充足,不正當競爭和違規外包,使得部分施工現場缺少腳手架和安全網等安全設備,安全隱患嚴重。
2.2質量問題
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質量的優劣,我國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普遍偏低,質量問題不容忽視。從大的方面來說,既有市場原因,也有政策原因,但是導致這種問題的根源還有以下幾個細節方面的問題。
首先,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問題。管理責任沒有明確落實,資源配置不合理是導致大部分質量管理不合格和實物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對承包團隊的檢查僅僅限于其是否持有證件,并沒有真正考查施工團隊是否有保證工程質量的能力,預防質量問題的各種措施只是擺設,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其次,政府部門監管不夠,工程驗收不嚴格。相當一部分工程不按法律程序走,盲目開工建設;工程在外包給其他施工團隊時,資質審查不到位;一部分工程在施工前施工圖紙沒有設計完善,在施工的同時設計圖紙,這給工程質量埋下了嚴重的隱患。驗收是質量環節的最后一道關口,本應由政府部門把關,但是隨著竣工驗收備案制的實行,工程質量變成由業主監管,開發商在驗收中其主要作用,竣工驗收對質量的把關沒有發揮真正應該有的效果,即使之間部門進行了質量驗收,也只是一些程序性的檢查。
最后,施工材料的質量也對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近些年,建材價格不斷上漲,考慮到工程成本和預算,施工單位便采取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產品來削減開支,建材一旦出現問題,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2.3成本控制問題
首先,投標環節中,隨著建筑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投標報價的風險加劇,競標單位為了提高中標幾率,便在報價時惡意競爭,壓低報價,導致其造價根本滿足不了預算的成本,從而嚴重影響了項目效益。另外建筑市場管理存在漏洞,拉關系,走后門現象嚴重,導致投標費用難控制,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企業管理費,并且在逐漸上升。其次,項目評估環節中,評估依據不統一,評估方法和思路不科學,故意降低應該上交的各項費用,這就造成了無法正確評估出工程施工應該有的成本預算,損害了國家和員工的利益。最后,在施工環節中,項目成本核算薄弱,更有一些企業沒有這種核算制度,導致實際成本不對應預算成本。對成本的管理也只是一種形式,不按照設計方案施工,隨意更改設計要求,成本分析不是分階段進行,不能做到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
三、加強建筑施工管理的對策
3.1重視安全生產
監管人員要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相關制度和保障體系,對體制不全面,責任不明確的單位,限期進行整改。有關部門應建立施工安全,施工不良行為公布制度和檔案,對違規單位予以記錄,并在資質審查和其他相關審查方面,嚴格依法進行,落到實處,確保建筑施工行業的良好發展。建立對施工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安全監管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的能力考查機制,并確保施工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3.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在這個環節中,必須重視政府的管理職能,一方面要加大對設計,監察單位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工程質量的監管力度。作為施工方,要改變其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制,重視重組內部秩序,一方面要從企業管理制度出發,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逐級落實責任;另一方面考核獎懲制度出發,根據各崗位標準,對職工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提升職位和加薪的依據。
3.3加強對成本的控制。
對于市場上紛繁的投標信息要予以分析,分辨審批證件的真假,建立工程信息的篩選和跟蹤機制;對投標報價中的壓價行為予以分辨,以本企業的歷年數據和報價中標資料為依據,結合項目的投資主體,地域差異等因素,制定造價最大可能的降低幅度。對投標的經費與項目總價關聯,對投標人員的獎勵和懲罰要與投標結果和項目水平關聯。項目評估工作必須科學有依據,施工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國家預算規定為依據編制科學的施工成本定額,以其為指導,進行項目評估。
四、結束語
本論文就建筑施工中常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方案。施工人員只有充分了解作業中有哪些常見問題,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施工,并盡量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優質的建筑施工。
參考文獻:
[1]魏久明,孫彩鳳.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淺析[J].價值工程,2010(03).
[2]王春雷,張克令.有關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問題的分析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2,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