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個中小企業眾多的國家,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但是當前,眾多中小企業由于內因和外因的影響,發展緩慢,舉步維艱。本文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展開分析,試圖探尋今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現狀;發展
引言
近些年看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逐漸顯露出來。根據國家工信部出臺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虧損面達15.8%,同期增長0.3%,虧損額度增長率高達22.3%。而規模以下的小企業,虧損情況可能更加嚴重,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第二輪危機,正在逐漸向中小企業靠近。主要表現的方面有:人工漲、匯率漲、原材料價漲;用工荒、用電荒、資金短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認真對待。因此,我們必須對中小企業目前的存在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
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在我國,按照1999年國家出臺的工業企業劃分標準,年銷售額和資產總額均在5億元以上者為大型企業:年銷售額和資產總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者為中型企業;年銷售額和資產總額均在5000萬元以下者為小型企業。所謂中小企業,通常是指后兩者的統稱。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在風起云涌的市場經濟大潮中,不斷發展充實:雖經歷了驚濤駭浪仍煥發著蓬勃的生機。可見,中小企業作為商品經濟的產物,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的不斷變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逐步的成長,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越來越凸現出來。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小企業的發展使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但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資金是很關鍵的因素,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問題成為中小型企業成功的關鍵。然而采取融資的方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融資也是有困難的,那么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因素有:
1、抵御經營風險和融資能力差
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不像大企業可以有很多的資金支持。那么對中小型企業來說融資特別困難,尤其是非國有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尤為突出。資金不足、 生產能力不能有效地發揮,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存在這種問題,有外部環境因素和企業內部因素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就外部環境而言,我國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提供融資的對象主要是面向國有大企業和企業集團,受國家政策銀行的管理和控制,現在我國很多大中型城市已經成立了城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幾乎很難得到這些金融機構資金的支持,根據不完全的統計,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率達 56%;目前我國雖然成立了一些風險投資基金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基金,而且中小企業也可上市融資,但是這些基金和能上市的企業數量占很少的一部分,范圍也很小,基本上是面對經營時間在十年以上,有一定規模,技術發展比較嫻熟的中小企業;我國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的對外開放,中小企業很難融到外資,我國的中小企業很難像發達國家一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得到發展資金。其次,中小企業自身也存在著各種各樣問題。一是不懂融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多數企業只有在用錢時才會想到融資,沒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在融資項目資料和籌備相關數據的準備方面表現的不重視,到關鍵的時候錯失融資良機,最后導致失敗。現存中小企業大多數都沒有可供擔保的資產,沒有財產擔保融資很難獲得成功。國家統計局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整體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其中不到三成的中小企業具有一定的成長潛力,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成長能力有限。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估計,有近 24%的中小企業在創業兩年內倒閉,有近53% 的中小企業在四年內退出市場 ,由于風險高,使進入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和風險很高。因此,融資困難,依舊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2、產業結構趨同, 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中小企業總體規模比較小,缺乏創新,品牌意識薄弱,粗加工產品很多、 深加工產品很少,缺乏很好的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是企業的靈魂,這對一個企業的興衰至關重要。從中小企業的發展軌跡來看,大部分是開始于家庭工業,脫胎于個體私營經濟,再加上所在區域范圍小、文化和技術不足,致使工作規模小、企業組織離散度大、產品技術含量低、 企業技術進步遲緩等。生產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產品合格率低等資源的匱乏致使中國中小企業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沒有創新能力一些企業甚至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破產企業數量逐漸增加。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行業結構雷同、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等現象,在主要從事一些勞動密集型、傳統的資源粗加工型等行業上,經常會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進入高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相當少。
3、人才流失嚴重、企業無能為力
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和壯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戰略。受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原因的限制,中小企業在人才方面表現出來諸多困難問題,而這些困難大多是由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例如,規模小、行業分布廣、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等。中小企業的人才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才流失,尤其是民營企業的人才流失問題比較嚴重,這是讓管理者最頭疼的問題。所以,企業要在如何留住優秀員工上多下功夫。二是員工的積極性不高,影響生產效率。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緊缺已成為中小企業的普通存在的問題,這也是企業管理落后的一個方面。還有,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中小企業的人員素質在短時間內很難提高,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也跟不上企業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所有的這些都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背道而馳。在我國目前民企引進人才主要是高薪聘請的方式,雖然這在短的時間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但今天所表現出現實的問題是,僅僅依賴高薪已經很難吸引住真正的人才,在這個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分獲企業利潤上老板與人才缺乏合理的比例關系,人才智力的付出與獲得的回報已經不成正比。人才與民企老板缺少相對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人才永遠是高級打工者,企業的興衰對于人才來說無關緊要。當人才們認為像他們這樣打工者在社會上應得的報酬遠低于老板所給的報酬時,人才們很容易產生“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理,按照原來的分配機制不變的原理這時候人才很難留住。現代企業應當認識到他們所要面對的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寶貴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上升到了人力資本的高度,也就是說企業家的資本所有者地位等同于的智力資本所有者,這樣企業與人才之間不在是簡單的雇傭、使用的關系,更多的是資本所有者之間平等的合作關系—那就是資金與智力的合作。雖然說“重視人才,以人為本”的觀念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但從接受觀念到將觀念轉化為有效的實際行動還需要一定的實踐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比較困難的。在實施這個過程當中,有效的策略是根據內外環境的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的制定相應的人才使用策略,并在實際中不斷改進、完善、發展,真正做到讓人才發揮巨大的作用,并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利潤,這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金優,淺談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經濟論叢,(200)
[2]張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2011-10-21
[3]王燁,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