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正確認識經濟法的地位,不僅有利于劃清經濟法與其他法律的界限,而且還能更好的從理論上論證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本文簡單介紹了經濟法的本職,分析了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探討了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經濟法發展。
【關鍵詞】經濟法;現場市場經濟;發展
引言
目前,隨著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也表現的越來越明顯。為了能夠將經濟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本文從經濟法的本質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兩個方面對經濟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地位進行分析,以期更好的為今后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經濟法的本質
(一)經濟法本質的學術流派
就我國目前經濟法本質所涉及的學術流派來看,主要包括2個方面,即否定說和肯定說。否定說中主要包括學科經濟法說、綜合法律部門說和經濟行政學,這三種學說的主要內容都是對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獨立地位進行否定,主張經濟法是行政法業務部門的觀點。肯定說中主要包括企業法學說和宏觀調控說,這兩種學說的主要內容都是對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獨立地位予以肯定,雖然不能夠說明經濟法的本質,但是卻充分證明了經濟法并不僅僅包含了企業管理和宏觀調控兩個方面。
(二)經濟法是平衡、協調法
相關人員如果想要從根本上研究經濟法的本質,那么首先就必須對經濟法的產生和人類的歷史進程進行全面考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經濟法主要指的是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為解決政府干預失靈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的法律部門。經濟法并不是與政府干預同時出現的,而是在政府干預失靈的前提下應運而生的。20世紀3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普遍實行國家干預,為發展現代市場經濟而制定了大量的經濟政策。但是,由于這些經濟政策本身就不具備現代經濟法的規范政府干預的職能,從而導致政府干預的濫用,最終影響了現代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連接內外,促進合作
我國始終堅持自主、自立的經濟發展路子,同時,國家也充分接受外來先進發展經驗,在上世紀70年代就定下了對外開放的基調。目前,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生產和經營日益實現了專業化以及協同合作的趨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每一個國家都不能脫離于全球經濟合作,無論是政體不同還是其它因素,都必須置身于全球經濟的影響之下。適用于我國的經濟法,能夠合理地體現出改革開放政策中涉及到經濟方面的制度,能夠適當調整國內外的經濟關系,促進雙邊經濟合作關系的開展。
(二)改善國內企業經營,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發展的基礎,而企業發展則是微觀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目前國內國民經濟管理的重要方面。當前條件下,我國經濟法規定了經濟核算制是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經濟制度,法律條文明確的規定了企業在人力資源、物資、資金等方面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成本,在合理的范圍內獲取經濟效益。與此同時,經濟法還要求相關經營部門和企業應該對其經營和發展有深入透徹的了解,在掌握先進生產經營技術的前提下,不斷的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對于那些高消耗、高污染、投入多、產出少,對宏觀經濟發展無法做出貢獻的問題企業,相關法律將對其依法進行制裁。因此,我國的經濟法律要求企業重視經營效益,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經營規律,使得企業能夠在高層次上提高生產和經營效率。
三、市場經濟發展中經濟法存在的問題
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已經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大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經濟法還不健全,很多法律的責任界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經濟領域中的權力濫用行為依然屢禁不止,并且在一些領域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其中選擇性執法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體現。經濟法在確立之初,本身目的是為了履行調控經濟的作用,而目前經濟法的發展現狀造成了執法機關的執法隨意性,使得權力向商品化方向發展,同時造成了法律的不公,市場預期的不可預見性增強,經濟違法犯罪行為受到的懲罰成本過低,使得法律無法進一步實施。經濟法律的權威得不到人民群眾的認可。
四、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經濟法發展探討
(一)進一步加強行政立法的完善
要建立良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就必須加強經濟法的確立和完善,這樣才能進一步規范政府對經濟行為的引導和監督,進而確保相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保障市場經濟秩序。近年來,我國已經公布了為數眾多的涉及經濟領域的立法,并且在實際的經濟管理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這類經濟立法在確立之時大多由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缺乏對專業領域的掌握,導致了很多法律的質量不高;更有甚者,一些行政部門為了將執法權歸于本部門管轄,導致了多部門重疊管理的情況出現,而在出現違法犯罪行為時,各涉事部門卻存在著推諉扯皮的情況,造成了職責不明,責任不清。還有一些法律在制定過程中過度追求理論依據,實際執行能力不足,而執法部門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存在隨意解釋法律的行為,執法尺度不一,導致一些監管過程中的沖突現象。同時,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原有的一些經濟法規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經濟形勢,急需進行修改完善。
(二)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相關法律的制定
市場經濟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帶有自發性和盲目性,需要政府通過行政立法來對經濟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目前,我國正在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經濟處于轉型時期,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亟待完善,舊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還未完全消除。這種情況決定了宏觀調控必須堅決的執行下去,實現產業結構的再度優化升級,推動符合國家經濟層面的貨幣和基金政策,不斷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這些宏觀經濟行為都需要通過法律的制定來推動和執行。
結束語
經濟法對于實現經濟體制調整,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發展社會主義上層建筑,對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斷對經濟法進行完善,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榮.論科學發展觀與經濟法的完善[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8).
[2]陶廣峰.從中國經濟法的發展歷程看經濟法的國家觀[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01).
[3]錢玉文.論轉型時期中國經濟法的演進與發展趨勢[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