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建設工程委托中介機構審計的必要性,對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的研究現狀進行介紹,分類總結了信用機制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系統動力學模型,運用模型探究社會中介機構信用的運行機制。
【關鍵詞】委托審計;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系統動力學
1 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大,各個高校的建設工程項目日益增加。對比而言,高校建設工程內部審計力量愈加不能滿足建設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工程項目審計,漸漸發展成為各個高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社會中介機構作為高校內部審計力量的重要補充,在節約高校建設資金,維護高校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主要從業務能力和企業信用兩方面對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考量。業務能力往往有一些定量的指標作為參考,而企業信用卻很難定量考核。因此,研究社會中介機構的信用機制,成為高校內審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
2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對企業信用問題和國家的信用制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目前國內的專家學者對社會中介機構信用問題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對企業信用的涵義進行剖析;二、通過探析影響企業信用的因素,結合目前眾多企業信用現狀,對各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核心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對策;三、以博弈論或委托代理理論為基礎,建立模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探究企業失信行為的治理對策。
戴新民認為企業信用表現了一個企業的信譽、實力、形象等經濟文化特質,并將企業信用的主要影響因素歸納為企業家品格、企業財務狀況以及政府行為。吳惠將企業是新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企業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失信成本過低的現狀,并提出以產品質量促企業信用[1]。
康莉瑩等對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法律在規范企業信用、重塑信用制度模式上的重要作用[2]。仲偉周等通過對信用隱蔽性的解讀,分析出企業失信的信用機理,提出了將信用的隱蔽性顯化的建議[3]。任亮探析了審計失信的原因,并運用博弈論模型,通過審計機構與監督機構、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審計機構之間的博弈分析,提出抑制獨立審計失信行為的建設性意見和對策[4]。
3社會中介機構信用影響因素分析
高校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工程審計,必須嚴格控制中介機構審計質量,防范中介機構在執業過程中的失信行為,已達到節約建設資金,維護學校利益的目的。分析社會中介機構信用影響因素,主要分外在因和內在因兩個方面。
3.1 外在因素
(1)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信用的影響。中介機構在執業過程中,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行政監督。監管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等,監督和約束中介機構的執業行為,促使其依法依規實施審計,減少失信行為的發生。同時,應提高中介機構的失信成本[5],政府監督部門在發現有失信行為時,可采取通報批評、罰款、限制執業、降低企業資質等處罰措施。
(2)高校工程審計部門對中介機構信用的影響。高校工程審計部門與中介機構之間是典型的委托代理關系,兩者在工程項目審計過程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中介機構作為代理方占有信息優勢。為防止代理方利用信息優勢而做出損害委托方利益的行為,審計部門應加強審計過程監督、設計合理的獎懲付費機制、增強合同管理。
(3)被審計單位對中介機構信用的影響。被審計單位作為理性經濟人,必然會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選擇其行為。例如被審計單位可能會向審計中介機構提供一定的“利益”,誘使中介機構做出失信行為。
(4)各中介機構之間的相互影響。當前市場形勢下,工程項目委托審計是委托方市場,各中介機構之間競爭激烈。為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良好的行業美譽度,中介機構需要提高企業信用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3.2 內在因素
(1)中介機構的盈利能力對信用的影響。盈利能力主要從資金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來體現,而利潤的高低直接影響中介機構守信意愿的高低。充足的企業利潤,會促使中介機構保持較高的守信意愿;反之,利潤的缺乏會導致中介機構從其他非正當途徑牟取“收益”。
(2)員工的信用對中介機構信用的影響。中介機構的信用由管理層信用及員工信用兩部分構成。工程審計行業以技術為主導,具體審計人員及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的審計質量起決定性作用,因而員工的信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介機構的信用。
(3)中介機構的管理能力對信用的影響。根據工程審計咨詢行業重技術輕管理的特點,中介機構應設計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提高管理層的管理意識和水平。
(4)中介機構的技術水平對信用的影響。中介機構的技術水平高低取決于員工水平的高低,量化標準如注冊造價工程師、造價員的數量。技術水平的高低還影響中介機構的盈利能力。
4社會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的系統動力學模型
從以上的影響因素分析,可得出以下反饋環:
管理能力提高→技術水平增強→利潤增大→守信意愿增強→管理能力提高
本文運用系統動力學軟件建立的社會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系統模型由四個子系統構成,如下圖1所示,分別為管理能力子系統、技術水平子系統、利潤子系統和守信意愿子系統。系統中所含變量及其含義見表1.
圖1 社會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的系統動力學模
子系統名稱含義
管理能力子系統Management ability管理能力
M A Improving管理能力提高
M A Decreasing管理能力降低
MAIR管理能力增強率
MADR管理能力降低率
技術水平子系統Skill Level技術水平
S L Improving技術水平提高
S L Decreasing技術水平降低
SLIR技術水平增強率
SLDR技術水平降低率
changing員工技術水平變化
positive influence員工水平變化正影響
negative influence員工水平變化負影響
利潤子系統Profit利潤
profit changing利潤變化
PCR利潤變化率
influence利潤變化的影響
守信意愿子系統willingness守信意愿
fluctuating守信意愿的變化
ECC員工信用變化
ASC行政監督力度的變化
PMSC委托方約束方法及力度的變化
OI其他方的影響
表1 系統動力學模型變量描述
(1)管理能力子系統
管理能力子系統以中介機構的“管理能力”為存量,管理能力在研究中很難量化,可選取一系列評價指標,如標準能力、差距能力、糾偏能力、壓力承受能力、激勵能力、決斷能力、領導風格等,并賦予分值。本系統中選取兩個流量,分別為“管理能力提高”和“管理能力降低”,中介機構的主觀守信意愿會引起管理能力的變動。
(2)技術水平子系統
技術水平是工程審計中介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本子系統中以“技術水平”為存量,在量化時可選取注冊造價師數量、年均培訓次數、綜合審減率、委托方的技術評價、報告錯誤率等作為評價指標。員工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中介機構的整體技術水平,是本系統中重要的變量,其正向和負向變化將決定中介機構技術水平的提高與降低。
(3)利潤子系統
盈利是中介機構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持續而穩定的盈利能力也是中介機構保持良好信用的重要前提。企業的盈利能力受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共同影響,本文選取“利潤”為存量,利潤的波動決定信用意愿的波動方向。
(4)守信意愿子系統
守信意愿描述的是中介機構在履行合同過程中誠實守信的主觀意愿,本子系統以中介機構的“守信意愿”為存量,在整個系統中,提高中介機構的守信意愿是研究的核心與關鍵。守信意愿的變化受到外生變量如員工信用、行政監督力度、委托方的約束方法及力度以及其他中介機構的影響。
(5)系統分析
整個信用機制模型由管理能力子系統、技術水平子系統、利潤子系統、守信意愿子系統構成,各子系統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6]。中介機構的管理能力會影響企業的技術水平,而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也直接覺得企業的利潤變化方向,利潤的增加會激勵中介機構產生較強的守信意愿,而來自外部,如委托方即高校審計部門或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等,也會增強中介機構的守信意愿。
5結論與展望
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審計中介機構信用這一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并對社會中介機構信用影響因素進行了分類與總結,通過分析理清了各因素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的內部機理和因果關系。文章創新運用系統動力學為工具,分別構建了四個影響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的子系統,根據各子系統變量之間的關系組建完整的系統動力學模型。文章引入了一系列系統外生變量,保證了信用機制運行的完整性。通過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構建,完整展示了整個受托中介機構信用運行機制。從模型可以得出,中介機構應重視自身管理能力及技術能力的提升,以獲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升盈利能力,最終轉化為較強的守信能力和守信意愿;從外部監督來看,高校審計部門作為委托方,應加強監管,提高約束力,行政主管部門應提高中介機構失信成本,加強懲戒,促使中介機構保持誠實守信。
因本系統中多數變量不能直接通過數量統計而獲得,在后續研究中,可采取對高校合作的中介機構發放調查問卷,或者請工程審計行業專家打分的方法,獲取模型中變量間的量化關系。通過量化分析,模擬分析信用機制運行的敏感因素,有針對性的予以控制。
參考文獻:
[1] 吳惠.對企業信用建設的思考 [J] .經濟與管理.2002, (9):42-43.
[2] 康莉瑩,熊衛國.國內外信用制度理論研究及其完善[J].企業經濟.2008,(6):170-172.
[3] 仲偉周,淦未宇等.企業失信的信用隱蔽性誘因及其管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4):23-26.
[4] 任亮.獨立審計舞弊的博弈分析與對策研究:[M].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8.
[5] 林燕.我國上市公司信用影響因素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6.
[6] 李紅兵,韓昕林.住宅產業化發展的系統動力學分析 [J] .決策參考.2012, (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