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的目的以及技術進行簡要介紹,闡述了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比較多的基坑降水方法,并對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技術的工程應用過程進行分析,強調了應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 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技術;應用
一、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與建筑行業的發展,各類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基坑開挖是不可避免的一道工序,然而施工中出現的地表松動、流砂、管涌、坍塌等現象,會危險的基坑的安全,為工程的繼續進行與施工人員的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基坑降水技術可以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坑工程的事故頻率,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的安全性與高效性。因此,在建筑的施工中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很有必要。
二、基坑降水的目的與特點
1、基坑降水的目的
降水是處理建筑施工地下水的一種有效方法。建筑基坑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空間,是為了進行建筑地面以下部分的施工而挖的臨時坑井。為滿足基坑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需要采取相應方法進行基坑內地下水的清理。常用方式有降水法、堵水法和排水法等。實踐證明,還是降水法的效果最好,建筑施工中用的最為廣泛。降水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坑開挖范圍內土層的含水量,防止流砂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滿足基坑干開挖施工的要求。
2、基坑降水的特點
在建筑施工中,通常都會受到地下水水位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開展相應的基坑降水施工。井點基坑降水技術具有施工簡單、便捷、易于控制的特點,并且其適用的范圍比較廣,在不規則基坑施工中也可以得到相應的運用。通過井點基坑降水施工之后,可以保證土壤的干燥,方便進一步開展基坑施工,并且通過降水技術的運用,可以和下層土層進行良好的固結,有效增強土層的強度,保證基坑邊坡的穩固性。除此之外,在井點基坑降水施工中,主要就是利用過濾水管將地下積水抽走,防止了基坑的破壞。
三、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方法
1、截水法
在建筑密集的地段進行基坑開挖時,考慮到當降水引起土體固結沉降時,會危及周邊建筑的安全以及地下管道的使用狀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截水法進行地下水的控制比較合適。國內外進行地下水堵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稀漿槽、夾心墻、地下連續墻、防滲帷幕等。
2、降水法
降水法通常指的是利用各種井點來實現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目的,在建筑工程的基坑附近周邊埋設井點管,并配備相應的抽水設備,在對土的結構不產生干擾的情況下,抽走地下水。為了使基坑的地下水位能降低到所需深度以下,還需要保證基坑的開挖的環境干燥,井點降水可以再幾何形狀不同的基坑中使用,其有著穩定邊坡的作用。群井降水則是采用開挖臨時性基坑的方法進行降水,簡便易操作,適用范圍比較廣泛。但在工程實踐中,基坑降水的井群布設以及單井的結構設計都存在許多的誤區,經常出現井越多、越深,出水量越大的情況,而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程度越大,降水效果就越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在實際工程的建設施工中,我們經常只考慮到工程條件,而忽視地質、水文條件以及含水層水文地質的結構特點,似的降水效果達不到預期的工程需求。
3、帷幕——排水法
帷幕——排水這種降水方案存在許多的優越性,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中被廣泛使用。我國的三峽大壩壩基就是采用上下游兩排帷幕的方法的,許多的水電工程地下廠房也是設計成帷幕——排水這種形式的。在建筑物密集、地基土滲透性強的地區,建筑物的基坑開挖一般情況下采用帷幕一一排水方式較多。基坑的帷幕有著兩方面功能,第一是防止基坑周邊地下水的滲入,第二是起到支護作用。對于建筑工程的基坑,帷幕——排水這種降水方案不但可以防止基坑周邊的地下水出現滲入,還可以減少基坑內的排水量,同時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周邊建筑物、管網等的區域發生沉降,減少基坑施工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危害,使基坑施工順利進行。但是,如果沒有規范的指導,違背地下水的流動規律,對帷幕——排水方式進行隨意的設計與組合,會造成降水功效不明顯,延誤工程的工期,如果比較嚴重還會造成工程安全事故,對基坑的開挖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四、基坑降水技術的工程應用分析
1、確定降水方案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工程的基坑形式、施工流程、開挖深度以及地下水位來確定采用何種的降水方案。然后根據相關的方案選擇相關的組制設備,利用測量儀器,對深井開挖地點進行位置測量,根據施工設計圖確定開采井位。需要注意的是,在開采過程中需要保持平衡的狀態,根據相應的技術參數,選用自然造漿或者人工造漿的方式進行泥漿護壁,工作誤差盡量要小于1%,井孔打完后,需要進行清孔,并將吊桶反復清洗。
2、降水的準備工作
在下管過程中需要做好井管過濾和含水層的有效協調,在填礫過程中確保填礫高度符合規范的要求,尤其要在填礫過程中做好管外返水快投法的應用。盡量保證施工的安全與穩定。再洗井工作開展之前,應該按照規定清洗過濾井。需要注意的是在填礫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進行洗井,盡量不要拖延,時間越長,洗井就會越困難。
3、降水的過程控制
在降水過程開展之后,就會造成地面沉降。為了降低地面沉降對土層造成的影響,我們就需要在開采過程中避免真空抽水造成的影響。在抽取過程中需要有效的控制抽水的時間,保證井內水體抽干。在進行變形監測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大范圍的抽取,并做好相關的抽水記錄。再抽水井初步建成之后,就要每日對觀察井進行水位調查,可以采用測繩測量,并做好書面記錄。
4、施工管理優化
通過施工規范的應用,保證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規范作業,防止冒進、違規或者疲勞工作狀況的出現,從而保證工程的合理有效進行,避免或者減少施工事故的發生。
五、基坑降水技術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降水試應用。往往在我們開始降水之前,準確的測量各個井口和地面的標準高度,然后來測定靜止的水位,再安排好抽水的設備,電纜以及排水管道作試運行,用以保證抽水系統的完好和恰當。而抽出來的水我們應該排入場內臨時的集水系統,然后再用提升水泵通過場邊排水溝加過濾排入場外市政道路中,以免抽出的水就地滲回,而做了無用功,從而影響了降水的效果。坑內的降雨積水也應該立即排除坑外,盡量減少大氣中的大氣降水和坑內的積水的滲入。
2、正式運行。基坑開挖的安排應該是決定降水運行的先后順序和井位的順序,用來確保基坑局部開挖前的問題,在做這些的同時,也要密切的注意監測單位提供的開挖面附近的水位觀測資料,確信該水位已經達到了所預定的標準,若是開挖的工期比較緊促,或者出現了一些緊急情況,在必要的時候要必要對待,可以采用增大泵量和多開井的方法,從而將水位降低,也不能忽視對泵的整修情況,更要做好水位和水量的記錄,畢竟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六、結束語
總之,在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十分重要。在建筑工程的基坑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基坑施工技術應用的分析與研究,確保基坑施工能夠順利的進行,消除工程隱患,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志華,楊強,丁偉翠.某基坑降水的設計與施工[J].山西建筑,2011(7).
[2]岳秀菊,岳智勇.建筑工程中深基坑降水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0).
[3]龔曉南.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4]陳在華.深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分析[J].安徽建筑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