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根據合同內容,工程結算的注意事項,圖紙做法不一時采取的做法,對不同工程量計算的審查方法,造價審定
【關鍵詞】合同、工程量計算、審查方法、造價
一、熟悉合同。作為項目部經營部領導,首先組織本經營部及項目部全體人員認真學習合同條款,深刻領會合同中有關工程價款結算方面的所有條款、詞句分析,對于一語雙關的詞句要向詞義延伸方面思維、爭取有利因素、增加結算價款。
二、熟悉圖紙。首先安排預算人員從宏觀上看圖紙,熟悉整套圖紙的設計與表達思路,以便在以后能快速、便捷的進行查閱;其次了解圖紙中選用的圖集做法。我公司施工某小區(qū)項目施工面積1123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車庫部分:地下一層面積11500平方米;樓座地下部分均為二層;地上部分:12#樓為18層、13#、14#、15#樓為23層、16#、17#、18#、19#樓為11層、3#、4#、5#商業(yè)樓均為3層,總面積100800平方米。由于面積較大要求經營部和技術部人員仔細查閱圖紙,對于某些節(jié)點做法(或特殊做法)和圖集認真核對、并及時做好筆錄。對于圖紙描述不詳部位和設計及時溝通,找業(yè)主辦理洽商變更或會議紀要,以便結算時不發(fā)生爭議和誤解。
三、工程量計算。按照合同中約定的清單項目劃分、工程量計算原則、定額以及其他有關規(guī)定等,依據施工圖紙、所參圖集等進行一一對應項子目計算工程量。例如混凝土工程的墻模板,按定額子目電梯井壁、直形墻、弧形墻等分別計算的同時,還要區(qū)分大鋼模板、普通模板、定型鋼模板、木模板等子目。再如樓梯欄桿、陽臺欄桿、空調板欄桿等分別 “單體重量”“面積”、“油漆”、“非油漆”“鍍鋅”“不銹鋼”等綜合一一對應項下子目工程量計算。如果圖紙中節(jié)點做法有表達不一致或表達不明確時,對問題進行記錄或咨詢,并暫按認為較“正確”的做法進行工程量計算,也可作為遺留問題,和設計、業(yè)主溝通,得到正確做法后再計算。
由于該項目中間停工一年,補充協(xié)議要求復工前和復工后工程量單獨核算。本項目復工前后經營部預算人員調整,我便組織新預算人員對圖紙重新運用廣聯達圖形算量和鋼筋翻樣軟件進行計算。認真復核所畫圖形避免誤差,對使用圖集和規(guī)范理解不透的地方,請教有經驗的師傅講解;圖紙顯示部分和圖集引用部分盡量做到零誤差,并對每棟樓指標(含量)分析,計算量和現場施工項目的主要材料實際用量進行對比,做到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對現場材料節(jié)約與浪費進行了統(tǒng)計,給成本核算做好了準備工作。
四、造價計算。依據合同約定的定額計算原則,根據已計算完的工程量套項組價,以便初步確定造價總額。我部預算人員根據雙方約定的定額計算方法、計算的工程量和甲方指定的咨詢公司造價人員計算的工程量逐一核算,每個套項子母一并核對,達到每項無爭議再進行套項組價。
五、造價調整。結合工程量計算過程未確定的分項子目,我部組織甲方和甲方指定的咨詢公司造價人員及時深入現場,或依據施工過程中的變更、洽商、會議紀要等文件,準確對這類問題進行處理;同時深入現場及時掌握分包人在施工過程中自行變更的工作內容,并進行記載或補充資料,及時進行調整。該項目在停工期間發(fā)生的管理費、周轉材料和機械租賃費、看護費、材料損失費及二次復工時進場費、鋼筋除銹、模板除銹、現場整理恢復、造成二次返工等費用增加并一追加。
六、結算審查與確定。為實現工程結算的快速審查,就要按照由粗到細、對比分析、查找誤差、簡化審查的原則,對編制的預結算采用對比,逐項篩選和利用統(tǒng)籌法原理迅速概算等技巧、方法,使審查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實效。下面介紹一下常用的審查方法:
1、分組計算審查法。分組計算審查法是把預結算中的項目劃分為若干組,并把相連且有一定內在聯系的項目編為一組,審查或計算同一組中某個分項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間具有相同或相似計算基礎的關系,判斷同組中其他幾個分項工程量計算的準確程度的方法。
2、對比審查法。本方法是用于已建成工程的結算或雖未建成但已審查修正的工程結算對比審查擬建的類似工程預算的一種方法,對比審查法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應根據工程的不同條件區(qū)別對待。
(1)兩個工程采用同一施工圖,但基礎部分和現場條件不同,其新建工程基礎以上部分可采用對比審查法;不同部分可分別采用相應的審查方法進行審查。例如:該項目16#、17#樓地上部分就是運用這種對比審查法。
(2)兩個工程設計相同,但建筑面積不同。根據兩個工程建筑面積之比與兩個工程分項工程量之比例基本一致的特點,可審查新建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或者用兩個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造價以及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預結算是正確的,反之,說明新建工程預結算有問題,找出差錯原因,加以更正。例如:該項目13#、14#、15#樓地上部分就是運用這種對比審查法。
(3)兩個工程面積相同,但設計圖紙不完全相同時,可把相同的部分,如墻體、樓板、柱、屋面等,進行工程量的對比審查,不能對比的分部分項工程按圖紙計算。例如:該項目3#、4#、5#樓商業(yè)地上部分就是運用這種對比審查法。
3、分解對比審查法。是把一個單位工程,按直接費與間接費進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費按工種和分部工程進行分解,分別與審定的標準預結算進行對比分析的方法。對比分析審查法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全面審核某種建筑的定型標準施工圖或復用施工圖的工程結算,經審定后作為審核其他類似工程結算的對比基礎。而且將審定結算按直接費與應取費用分解成兩部分,再把直接費分解為各分項工程和分部工程結算,分別計算出他們的每平方米結算價格。
第二步,把擬審的工程結算與同類型結算單方造價進行對比,若出入在1%—3%以內,根據本地區(qū)要求,再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分解,邊分解邊對比,對出入較大者,就進一步審核。
第三步,對比審核。其方法是:
(1)經分析對比,如發(fā)現應取費用相差較大,應考慮建設項目的投資來源和工程類別及其取費項目和取費標準是否符合現行規(guī)定;材料調價相差較大,則應進一步審查材料調價統(tǒng)計表,將各種調價材料的用量、單位價差及其調增數量等進行對比。
(2)經過分解對比,如發(fā)現土建工程結算價格出入較大時,再進一步對比各分項工程或工程子目。在對比時,先檢查所列工程子目是否正確,結算價格是否一致。發(fā)現相差較大者,再進一步審查所套結算單價,最后審核該項工程子目的工程量。
4、其他審查方法:全面審查法、重點抽查法、利用手冊審查法、篩選審查法等,根據工程特點選用不同的審查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體會。經過多年來的結算實踐,工程結算是一項并不復雜的工作,其實就是依據合同中約定的條款,依據定額、圖紙、規(guī)范圖集等,運用廣聯達將圖紙轉換為圖形工程量、轉換為造價的過程。它的難度就在于如何進行轉換,轉化是否合理、準確、迅速,做到不丟項、不重項等。作為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作出一份公正的造價成果、將對方上報的造價審定在我方的造價控制范圍。
開始從事造價管理工作時,在結算審查中主要采用全面審查法,可以說事倍功半,原因是對方上報的結算沒有任何約束、有虛報現象。但在近幾年的工程結算中,隨著廣聯達圖形算量的普及應用,主要采用了對比法,那就是首先讓對方上報圖形與結算,經對比分析后,將本人的圖形工程量與結算交給對方,相互審核,這樣,可以達到幾個專業(yè)或項目同時開展,運用廣聯達審核軟件將結算效率提高幾倍以上,采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自己的圖形工程量計算與結算一定要相當準確。因此需要我們今后工作時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和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