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長春

法治是繁榮穩定的基石,法治是執政興國的支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依法治省作出了新的部署。
當前,黔南正處于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關鍵時期,要實施好開放型后發趕超、創新型驅動、“一圈兩翼”區域發展“三大戰略”,推動黔南后發趕超、同步小康,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風,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重要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州,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法治保障。
在牢牢把握正確方向上下功夫。依法治州朝著什么方向推進,是根本原則問題。如果方向錯了,就會誤入歧途。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不為噪音雜音所擾,不為錯誤思潮所惑,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牢牢把握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切實做到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在著力完善法制建設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民族自治州的立法作用,突出黔南實際,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程序,創新立法方法,修改完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加強重點領域地方立法,制訂修改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保障人民生活、推進文化繁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等領域的法規規章,杜絕部門利益法制化。
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上下功夫。各級政府是行政執法主體。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為著力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行行政執法權力清單制度,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推進依法決策,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進政務公開,推進城市管理、食品衛生等領域綜合執法,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在維護社會公正上下功夫。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加快司法體制改革,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逐步建立一套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轉的司法體制。支持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牢固樹立司法權威,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筑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高度重視涉及教育、醫療、就業、社保、住房等民生領域的執法和案件審理,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在營造開放法治環境上下功夫。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核心,圍繞市場主體的培育、引進和保護,進一步完善法治體系,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優化市場環境;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規范權力運行,強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優化政務環境;深入實施“5531”工程,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優化社會環境。
在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上下功夫。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堅強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自覺維護。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條件,堅決懲治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等腐敗現象,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之風,堅定法治信仰。建立健全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糾正信訪不信法、“無限申訴”等現象,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和各級干部牢固樹立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進誠信黔南建設,改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社會氛圍。(作者系黔南州委書記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