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承

黔西南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今年1月正式啟動以來,歷經半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取得階段性成效,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融洽,經濟社會發展穩步推進。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黔西南州委始終堅持推進“312”路徑,即樹立三個意識(結合意識、機遇意識、改變意識),貫穿一條主線(“向惰政宣戰、向惰政問責”主題實踐活動),解決兩個問題(干部缺“鈣”問題、群眾得實惠問題),立足實際邊查邊改,抓住問題、突出重點深入整改,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刻分析存在惰政的深刻原因,扎實開展“向惰政宣戰、向惰政問責”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勤政為民。
抓好學習教育
解決干部“缺鈣”問題
州委常委班子帶頭反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開展“三學三比”(學改革開放、比跨越發展,學革命傳統、比作風過硬,學“貴州精神”、比信心堅定)、“四講四促”(講改革開放、促同步小康,講作風建設、促作風轉變,講項目建設、促經濟發展,講環境建設、促效能提升)等活動,深刻地認識到“四風”問題危害的嚴重性、作風建設任務的艱巨性,切實在思想上補好精神之“鈣”,對縣級干部、中青年干部、婦女干部和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開展培訓。
成立州農村產業能人培訓學院,分期分批對全州鄉村能人進行輪訓,自覺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五個統一”(站點標牌統一,講臺、主持臺“道德講堂”標識統一,主背景平面圖統一,活動流程統一和檔案資料統一),推進州、縣、鄉、村四級道德講堂建設。
在全州深入開展“干部夜校·每周一講”活動,讓各級各單位班子成員輪流上臺講課,共開展活動2770余場次,3330多名各級領導干部走上講臺輪流講課,受到教育的黨員干部超過15萬余人(次),倒逼干部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州委活動辦9名年輕人率先成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原著行動小組”,在青年黨員干部中開展“學‘習與行動”活動,在他們的影響下,全州近5000名青年加入到學習小組中。
抓好惰政治理
解決“為官不為”問題
州委圍繞著力解決“發展慢的問題”、“干部惰政突出”的問題,扎實開展“向惰政宣戰、向惰政問責”主題實踐活動。
曬比述評,以學促勤。“曬”就是把領導干部做的工作拿到會議上曬,把工作日志記錄的工作開展情況拿到媒體上曬,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比”就是分類召開現場觀摩會、促進會,把開展的工作拿出來比,比出成績,找出差距,推動工作;“述”就是對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述職,接受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評”就是對年度目標進行績效管理,加強日常調度和督查考核,并嚴格兌現獎懲。截至目前,全州已有680余個單位建立了曬比述評機制,開展了曬比述評工作。
嚴格問責,以治促勤。出臺惰政問責實施意見,對發現和查實的惰政問題,嚴肅追究責任。針對“為官不為”、工作作風不實、辦事效率低下等情況,實行不勝任現職干部召回制,采取轉崗、免職降職、降級待崗、辭退、解聘等方式進行組織處理。通過查處和通報一批惰政典型,教育了一批有惰政現象的單位和個人,推動全州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好轉。截至目前,州、縣(市、區)兩級共開展暗訪120余次,查處違反紀律規定的各類“惰政”行為323件360人,黨政紀處分39件39人,問責284件321人。其中,問責縣處級干部18人、鄉科級干部65人。
樹立先進,以優促勤。在州內主流媒體上開設“勤政先鋒榜、惰政曝光臺”,深入挖掘、大力宣揚一批“勤學習、勤干事、勤修身、勤為民”的勤政先鋒,強化輿論監督,營造先進引領、以優促勤的良好輿論氛圍。對存在惰政行為的單位及個人在媒體曝光30余次,通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全州各級黨員干部進一步轉變作風。
群眾參與,以督促勤。州紀委、州委組織部、州委督查室分別開通“惰政”監督、舉報、督查專用電話,全面受理對“惰政”問題的舉報、投訴和反映事項的處理。
抓好專題民主生活會
解決“班子凝聚力”問題
全州各級黨委(黨組)認真貫徹“整風精神”,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不折不扣抓好學習教育、征求意見、查擺問題、談心交心、對照檢查材料撰寫等專題民主生活會各項會前準備工作,為高質量、高水平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奠定基礎。
廣納意見,深入查擺問題。堅持開門搞活動,做到真求、真聽、真找,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州委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走進田間地頭,與黨員干部一對一交流,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
坦誠相見,開展談心交心。堅持“四必談”,不分場所、不限時間、不趕進度,既說自己、又談對方,既講成績、又點問題,開展同志式的批評和提醒,在會前就把思想談通談透。
聚焦“四風”,深入對照檢查。對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嚴格按照“六個查一查”、“八個照一照”、“四個剖一剖”要求,對照“六風一卡”,逐一對照檢查,深刻查擺、深挖根源,嚴肅認真撰寫好對照檢查材料。州委活動辦成立了6個材料審核小組,對全州105家參加活動單位的材料進行全面審核。
有了會前準備的基礎,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大家“望聞問切找問題,刮骨療傷治病根”。廣大黨員干部深刻感受到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又回來了,思想上受到深刻洗禮,有力促進了各級班子的團結,增強了各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抓好邊查邊改
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州委下大力氣開展專項整治,著力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通過整治促進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帶動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得到群眾好評。
成立州民意調查中心,解決“民意不暢”問題。組建州民意調查員隊伍,廣泛受理群眾訴求、集中化解民怨民憤,深化和拓展安商工作;完善“書記、州長(縣長)——群眾直通交流平臺”,開通“12345”民意直通交流熱線,把“民意直通車”開到群眾家門口,推進州、縣兩級黨政主要領導與群眾直接面對面交流長效化;督促指導各縣(市)、義龍新區建立群眾工作中心,在鄉(鎮、街道)和村(居、社區)建立群眾工作站、室,大力推進群眾工作網絡建設。
完善各級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制度機制,化解群眾信訪積案。針對群眾反映的審批難問題,州級共取消、下放、合并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71項,精簡率39.6%,審批時限平均壓縮了50%。針對客商反映辦事不方便的問題,成立州招商中心,按照“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配套服務”的要求,搭建好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網絡平臺、開展好項目評審服務、項目跟蹤服務、客商對接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州招商引資中心作用,建立完善招商引資工作運行機制,用好用活招商引資平臺,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為客商提供一條龍服務。
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中心,及時有效化解醫患矛盾。建立州、縣兩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和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建立為民法律維權工作中心,充分化解社會矛盾。引入社會中介機構參與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處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法律維權的幫助和支持,推進社會法制化進程。同時,深入推進“平安黔西南”建設,為人民群眾創建安定和諧的環境;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全面推廣“民意調查工作法”、“五事工作法”、“流動警務室”等好經驗、好做法,努力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同時,各縣(市)、義龍新區也強化整治力度,動真格抓整改。興義市將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31個“四風”突出問題在媒體上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殯葬改革執行不好、“兩違”建筑多等問題,強力開展整治。目前共強制處理違反殯葬改革行為10個,拆除“兩違”建筑113處。義龍新區采取明察暗訪、接受舉報等措施,著力整治機關單位、鄉鎮和村級組織辦事慢、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促進黨員干部作風大轉變,群眾反響良好。(作者單位:黔西南州委活動辦 ?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