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恒宇
1.文化與企業文化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作為各個層面共同體的共同規范,具有強大精神感召力,這種精神和靈魂是作為一個民族或國家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支柱,在每個民族或國家的全部生活和歷史過程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文化作用于企業中,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使企業通過長期的經營與實踐,形成一種能將一個組織的眾多成員聚集在一起,圍繞一項共同的事業協同工作的力量。這一力量滲透于企業的所有部門,影響并支配著企業各種業務活動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企業的靈魂。這就是企業文化。
筆者認為,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普遍認同和共享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優秀的企業常常會創造一種能夠使企業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使命感,一個能夠促進員工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它得到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與維護,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企業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并以其強大的文化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2.企業文化的重要功能
企業文化的威力來自它所具有的精神魅力,一種理想追求、信仰所具有的約束力、感召力和激發力內鑄為企業的靈魂力。
2.1 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像一根紐帶,把企業和員工的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使每個員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引導并發揮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和自覺性,共同為企業創造價值。
惠普的企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體現得極有特色。惠普沒有時刻表,不進行員工考勤,員工可以從早上6點、7點或8點開始上班,只要工作8小時,這是為了讓員工能按個人生活的需要來調整工作,表現了惠普在尊重員工同時,也高度的信任員工的自覺能力。
2.2 塑造形象的功能
提升整體企業的精神面貌和企業形象。企業展示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例如在海爾的工業園區里,員工們胸牌上寫意的畫著一張笑臉:我是海爾,我微笑!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而員工臉上的笑容更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這與“海爾真誠到永遠”的宗旨共同樹立了海爾親和,真誠的企業形象,使海爾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工廠,成長為產品行銷五洲,員工來自世界各地、享有世界聲譽的企業集團。可見,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2.3 推動企業經營業績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員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鮮明的個性特征,同時使企業戰略目標和戰略方案得到全體員工的正確認識、支持,激發員工的熱情,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奮斗。正是由于企業文化的力量,使松下公司能從僅有三個人生產燈泡插座和插頭起家,發展到今天擁有幾十萬員工,年銷售額幾百億美元,產品行銷全球的跨國集團,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3.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的文化,對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行業內不少企業的發展實踐證明,誰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行業各工商企業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努力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邁出扎扎實實的步伐。
4.構建企業文化的主要途徑
企業文化建設途徑主要有內部途徑和外部途徑
4.1 內部途徑
創立企業文化的主要工作要由企業自身來做,企業自我是發展企業文化的動力之源。因此,企業需要進行的內部工作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其中主要包括設立組織機構、改善企業人際關系、培育團體意識等。
4.1.1設立組織機構
設立企業文化組織機構時,除了重視企業新建機構的職能作用外,還要重視對企業原有文化組織機構的改造,盡快地將這類組織對企業原有文化的傳播轉變為對新文化的宣傳教育;重視非正式小群體中的文化組織的存在,對它們進行引導、轉化,為創立企業文化服務。
4.1.2改善企業人際關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交往的內容也更加廣泛。與此同時,人際關系比以前也更加豐富、復雜,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企業需要從兩方面改善人際關系:
(1)根據人際關系中利益性增強的特點,注意從利益上調節好人際關系。首先要關心每一個人的物質利益,盡量滿足對物質利益的合理需要。其次,要注意用合理的政策調整人們物質利益關系,糾正一些分配不公的現象。
(2)根據人們競爭意識逐步增強的特點,注意引導員工用社會主義競爭觀對待競爭問題。使員工認識到,有競爭才有擇優汰劣,有競爭才有發展。使廣大員工樹立競爭意識,正確地看待競爭結果。勝不驕,敗不餒。
4.1.3培育團體意識
企業要形成強烈的團體意識,必須抓好以下幾點:
(1)要基于基本的價值追求,確定企業目標。團體意識的基本形態和主體內涵表現為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這種凝聚力或向心力的聚光點是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2)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逐步把企業建設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通過建設利益共同體培育團體意識。(3)要真正實行企業民主,使每個企業成員意識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使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企業事務。
4.2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民族文化環境、政治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對于這些環境中的各種因素企業要進行分析,以便利用有利的因素,摒棄或改造不利因素,為企業文化的創立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4.2.1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就是公眾和員工對企業的整體評價和印象,它建立在企業對社會和公眾所做的貢獻并為社會所認同的基礎上,建立在員工是否與企業榮辱與共,關心企業經營和效益,珍視企業信譽的基礎上。
5.結論
企業文化是經濟的產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增強活力,促進發展的重要作用正在被人們所認識,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企業所處的時代特征、所在國的文化傳統、企業的社會功能和領導者的經營理念等。因此,要對這些方面深入進行研究,以確定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點。
總之,要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勵企業全體員工同心協力,共赴目的,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推動企業走向成功。必須依賴于其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動力和精神支柱——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