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山
摘 要: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線。我們要堅守黨章規定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要求,模范地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
關鍵詞:群眾路線;國有企業;服務
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牢記黨的宗旨,弄清干國企“為了誰”,把“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企業宗旨堅持好、落實好。
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在推進發展的進程中,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滿腔熱忱地服務職工、改善民生。多年來,淮南礦業集團通過落實“兩個一切”企業宗旨,把黨的宗旨在企業具體化、制度化,使職工利益得到有力保障和維護。
唯有推進發展不停步,才能切實保障職工利益。集團堅持把推進科學發展作為實現好職工利益的根本途徑,自覺轉方式、調結構、重效益、促和諧、重生態,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形成了煤炭、電力、房地產、金融、技術服務等多產業并舉的發展格局。2013年以來,在煤炭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下,集團公司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確保企業發展健康可持續,確保職工利益穩定可持續。
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不斷強化群眾觀念,弄清干國企“依靠誰”,把職工群眾推進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保護好、發揮好。
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既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需要,也是國有企業保持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多年來,淮南礦業集團能夠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注重運用黨的群眾工作優勢,緊緊依靠職工,充分相信職工,發揮職工群眾的主力軍作用。
尊重職工首創,弘揚創新精神。集團積極搭建“五小”創新和合理化建議平臺,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僅近10年來,職工“五小”創新成果達9071項,提出合理化建議16000余條,創造經濟價值近20億元。2013年以來,集團干部職工圍繞落實“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要求,提出100多條合理化建議,為企業應對經濟下行困難,積極建言獻策,助推轉型發展。
集中職工智慧,促進科學決策。集團公司把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落實礦(區、隊)務公開,職工董事、監事等民主管理制度,作為吸納群眾建議的基本途徑。制定措施、出臺制度,評先評優、考核表彰,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增加職工群眾的話語權、評判權,充分體現職工群眾的意愿。
加強職業培訓,提升員工素質。集團公司建立了現代化的職工培訓基地,有計劃地組織職工在職深造、開展崗位培訓,打造“專家型”技術人員隊伍和“技能型”職工隊伍。同時,通過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競賽、師徒結對子、推廣先進操作法等途徑,搭建職工業務提高的平臺,拓寬職工崗位成才的渠道。
三、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弄清“我是誰”,進一步提升服務職工的能力和水平。
明確“為了誰”,搞清“依靠誰”,根本上要解決好“我是誰”的問題。多年來,集團公司黨委始終把群眾觀念、宗旨意識作為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促進各級干部增強責任意識、自律意識,不斷提升履職盡責、服務職工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德的建設,提升思想境界。集團公司黨委堅持從“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兩方面推進干部德的建設,促進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宗旨,堅守黨性原則和職業操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要求,大力倡導真抓實干、求真務實、雷厲風行之風,把嚴細實作風融入企業管理工作全過程。
嚴格教育管理,維護職工利益。集團公司黨委把“嚴管干部、善待職工、轉變作風”作為對各級管理人員的政治要求常抓不懈,注意清理糾正管理中的簡單粗暴行為,嚴肅查處克扣截留、分配不公等侵犯職工利益的行為。
定期開展評議,促進廉潔自律。集團公司黨委嚴格執行企業“嚴管干部十條紅線”等各項規定,促進各級黨員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持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民主評議,對存在問題的及時敲打提醒,問題突出的,及時予以處理。
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注重機制建設,努力實現服務職工、改進作風常態化長效化。
把黨的群眾路線走得實、走得好、走得久,關鍵要靠健全的制度作保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集團公司黨委強化問題導向,從解決“四風”問題切入,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建設的根本性、長期性功能,努力實現改進作風、服務職工常態化長效化。
構建保障發展機制。圍繞深化企業“健康、前瞻、集成、精細”的管理理念,有序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科學民主決策和工作落實機制,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和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公務接待、領導人員職務消費管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制定嚴格新項目建設、地面工程審批及“四項”費用預算管理制度等,為改進作風、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構建服務群眾機制。圍繞落實企業“視職工群眾如親人,真心實意幫弱者,不遺余力解難題”群眾工作理念,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工作制度,領導接待日、困難職工幫扶等項制度,促進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完善信訪穩定工作制度,落實訴訪分離、信訪終結制度。對標先進企業,完善企業薪酬分配等管理辦法,使企業發展成果更加公平地為職工群眾共享。
構建監督制約機制。集團公司黨委按照上級要求,結合企業實際,先后建立了以議德察德、議廉察廉為重點的干部作風監督管理制度,領導人員職務消費檢查審計等制度;推行領導人員、權力部門、要害崗位權力清單公示制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健全社情民意及網絡輿情處理反饋機制,推進各級管理人員切實轉變作風,促進機關部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效益意識,提升工作效能。
參考文獻:
[1] 劉順,胡涵錦.十六大以來黨的群眾路線研究綜述[J].觀察與思考.2014(03)
[2] 俞國娟.架起理論與群眾的橋梁——紹興市理論武裝工作貫徹落實群眾路線的思考與探索[J].觀察與思考.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