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劉蕓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財富的積累不斷的增加,貧富差距問題逐漸顯現在每一個公民的面前,貧富差距的拉大是一個綜合復雜的問題。本文將從我國存在的兩極分化的群體入手,從分配制度、經濟發展、人力資本、政府宏觀政策方面分析我國收入兩極化的原因。
關鍵詞:收入距;兩極化;原因
收入分配的矛盾可以說幾乎是一切社會矛盾的基礎,經濟學界有關收入分配問題的探討一直沒有間斷過,從古典學派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再到現代經濟理論,收入分配問題一直受到經濟家的關注,并且取得了非常豐富的成果。但是對于我國現有的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依然在不斷的更新,試圖找出收入差距產生的關鍵原因。
一、相關概念
(一)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我國目前倡導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從理論上看,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收入分配制度。但是在實踐中,出現了收入差距快速擴大并超過合理收入差距的現象。是什么原因引起中國的收入差距快速擴大,這值得我們理論與實踐工作者認真思索與研究。這也是本文章寫作的一個目的。
(二)基尼系數
尼系數(Gini Coeffine)t法是目前國際上一種比較通行的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統計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茲曲線而提出來的飛它的基本含義是指社會成員的總收入分配狀況與絕對平均分配狀況的相對差距,也就是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具體來說基尼系數在小于0.2時,收入的平均度較高;在0.2到0.3之間則表示相對的平均;在0.3到0.4之間為比較合理;0.4到0.5之間是收入差距較大;如果達到了0.6則表明收入差距懸殊。通常世界范圍內的做法是以0.4為標準紅線。而相關調查顯示我國2013年的基尼系數達到了0.473,已經明顯的超過了國際規定的0.4紅線。
二、我國居民收入兩極化的表現
我國居民收入的差距因為我國特殊的社會結構使得其有很多種表現方式,這里我們將介紹幾種主要情形。
(一)總體收入差距不斷的拉大
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斷拉大,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拉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狀況的基尼系數急劇增長。中世紀70年代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基尼系數一直在0.3以內,但是到2000年基尼系數就開始超過0.4。
(二)高低收入群體之間差距擴大
除了基尼系數的不斷增大,我國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的拉大。按照經濟學的定義,我國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型的社會財富分布。除了財富分布的不平均,更讓我們擔心的是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低收入階層,這也就意味著高收入者收入越來越高,低收入者則完全相反。
(三)存在群體性
這里的群體性指的是社會結構所決定的社會群體之間的差距,我國的社會結構已經逐漸形成了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前者占有了豐富的財富和知識以及社會人脈資源,而后者則什么也沒有。
三、收入差距兩極化的原因
(一)收入分配改革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實行的是按勞分配,這是由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的。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分配制度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首先是農村地區實行了家庭年產承包責任制,從而在農村消除了平均主義,農民的收入也不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取決于生產的付出。與此同時,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國企改制等改革行為也使得城市的收入分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競爭的機制被引入到了收入分配中來,自然就形成了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收入的差距也就出現了。
(二)經濟發展因素
現階段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的狀況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經濟發展因素決定的。首先就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逐漸結束了公有制一統天下的局面,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由于發展速度、經營機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收入水平明顯高于公有制經濟,致使二者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其次,我國地域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也引起了區域間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這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時的原因,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由東向西的推進,我國地域間經濟發展的狀況更加不平衡。再次,我國壟斷性行業的高額壟斷利潤及其內部的工資管理體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狀況也導致了行業間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拉大。最后,由于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它一方面使農村的勞動生產率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又通過城鄉分離的戶籍制度把農村勞動力長期禁錮于農村和農業,這就在客觀上嚴重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從而也必然導致我國居民之間,特別是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
(三)人力資本差異
我國市場化的不斷推進使得我國的市場對于人力資本的要求逐漸的提高,對于人力資源的素質要求不斷的提升,不同的人力資本所獲得的社會回報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地方文化差異等問題使得我國的人力資本非常的不均衡,這就間接的增大了收入的差距。而人力資本的積累過程中教育是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是為什么西部地區人力資本不及東部地區的主要原因。
(四)宏觀調控政策
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與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密不可分。首先,我國個人稅收的公平分配功能弱化,它不但沒有縮小居民間的貧富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擴大效應.其次,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我國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各方面都不完善,導致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滋生,這不僅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再次,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也是導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實施造成了我國城鄉、地區、行業、企業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
參考文獻:
[1]王亞芬,肖曉飛,高鐵梅. 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實證研究[J]. 財經問題研究,2007,06:65-71.
[2]王亞芬,肖曉飛,高鐵梅. 我國收入分配差距及個人所得稅調節作用的實證分析[J]. 財貿經濟,2007,04:18-23+126+128.
[3]祝洪嬌. 中國現階段收入分配差距與兩極分化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
作者簡介:張弛(1985.07.22—),男,漢族,四川南充人,南洋商業銀行成都分行,研究方向:經濟類;劉蕓華,男,漢族,四川雅安人,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研究方向:國際貿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