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電力是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電力價格是調節市場需求的有效手段。高效科學的電價管理是促進電力營銷工作合理開展,建立和諧用電關系,倡導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前提。文章結合個人實際工作經驗對基層供電公司的電價管理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電價管理;電價結構;措施
一、電價管理的現狀
電力的價格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杠桿,隨著企業的改革,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而且,由于國家實行自主還款的政策,而地方政府又對企業電價形成干擾,這使得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還有就是稅賦的改革使得電力企業的發展更是陷入了僵局。
電力企業的體制改革直接關系到電價的改革,這兩者關系密切,而且電價的改革也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電力工業能夠健康發展的前提。因此,應該結合市場發展要求,加強電價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電價結構
電價水平、電價結構和電價監管是構成電價的三大內容。電價結構一般是指銷售電價結構, 即按客戶負荷特征, 地理位置, 用電時間, 供電方式等因素, 以及對電力生產經營成本造成的影響, 將電價進行分類:按分時電價、分類電價、分電壓等級電價、兩部制電價、單一制電價等類型。按照生產和流通環節電價也可劃分為—電網電價、互供電價、銷售電價; 按照用電時間可分為峰谷電價、豐枯電價、時段電價; 按照用電類別可分為照明電價、農閑電價、商用電價、非工業和普通工業電價等;電力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 存在著批發、零售、代銷與特殊管理等經營方式, 按照銷售方式電價又可分為直售、直供、轉供、開發區供電電價。按照使用條件,電價的分類方法是綜合行業、電壓等級、設備容量、負荷率分類、電能用途等幾個方面進行的, 具體內容如下:①居民照明用電電價;②非居民照明用電電價; ③ 普通工業、大工業生產照明電價;④普通工業用電電價;⑤大工業電價;⑥農業生產用電電價;⑦更售用電電價;⑧商業用電電價。
三、當前電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當前電價不能及時反映電力市場的供求情況
當前由于我國的上網電價由政府制定,所以其電價不能反映出電力市場的供求狀況。由于不能體現市場的供求關系,因此,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價格的杠桿作用也難以得到發揮,從而造成了電力資源的扭曲配置。
2、當前電價不能體現用戶公平分擔原則
我國當前的電價是依據用電性質而確定的,性質不同,電價也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是工業電價格高于居民用電,其實根據電力的實際成本測算,工業用戶的成本要小于居民用戶,所以工業用電的價格應該低于居民用電,但我國現行的電價是居民用電價格長期低于工業用電價格,形成了工業用戶補貼居民用戶的狀況,沒能體現公平分擔原則。
3、當前電價制度不能有效激勵電力企業
電價的核定由物價管理部門來掌控,物價部門的定價是以電力企業上報的成本為主要依據的。因此電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會虛報成本,因此電力企業對于降低成本不會有太多的動力,即使與電力成本相關的經營效率等因素也沒有在電價上得到反映。所以電力企業在上報的成本資料中會有不實成份,而作為審核管理的物價部門也無法對真實成本進行核實,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電力企業上報的成本經常是虛高的。
4、農村電價偏高,組織上松散,管理上薄弱
由于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除居民生活用電外,農村地區的用電價格均高于城市地區,長期以來農村電價一直在高位上運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農村電價較高,管理較亂的原因有以下因素。
(1)在組織管理上,在村一級沒有建立管電組織。農村的電管員大多由村委會指定,這些電管員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綜合素質不高這也是農村電價管理紊亂的主要原因。
(2)線路老化、設備落后、缺乏規劃,布局上亦不合理,用電設備陳舊老化,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供電上存在著小馬拉大車的不配套狀況,從而出現亂拉亂接的現象。
(3)制度不完善,無章可循,農村電價管理無政策法規可依。在電價管理方面只規定銷售電價制度,但在農村電價的管理上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可以遵循。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失去了監督管理,也使得品行不端的個人或承包商或弄虛作假,或謀取私利,造成了農村電力價格的不統一。
四、加強電價管理的措施
1、發揮政府的監督調控作用
政府應該加強監督及其宏觀調控,面對我國當前電力供不應求的現狀,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進行宏觀調控,讓用戶有選擇供電服務方及電價的權利。
2、電價市場化,優化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有助于資源優化配置,這提高電力企業的投資和運行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企業的一些政策優惠就沒這么明顯。為了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政府也應將居民用電的暗補改為明補,把被扭曲的市場價格走上“合法之路”,即可對貧困居民的暗補措施改為提高他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明補形式。
3、制定科學合理的電價
電價改革并不是漲價或降價,而是要遵循市場價值規律。電力市場的核心問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電價。在一些發達國家,定價方法已公式化。科學合理的電價要考慮統一折舊年限成本,統一資本報酬率等因素,嚴格規定上限制調價方式標準,可以引入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通貨膨脹率――效率增長率的上限制方法,以此實現價格管制的激勵作用。
4、加強農村用電管理
應因地制宜健全農村基層電管組織,完善供電管理體系;其次要加快對農村電網改造的步伐,以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最后,要盡快制定農村電價管理政策法規,完善價格管理制度。對農電管理實現了電量、電價、電費三公開,銷售、抄表、收費、服務四到戶,統一電價、統一發票、統一抄表、統一核算、統一考五統一的管理原則,加強農村電價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學勝.“三化”提升電價管理水平[J].農村電工,2014,22(8)::1
[2]何敏.電力營銷計量改造下的電價管理模式探討[J].廣東科技,2014,(6)38-39
[3]薛華.關于提升我國電價管理水平的思考薛華[J]中國電力教育,2012,244(7):11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