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民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作為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對于工程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施工中需要采取適合的澆筑方法,同時做好各項質量控制措施,以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文章從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入手,分析了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并進一步對后澆帶設置及泵送混凝土的澆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
1 混凝土施工過程的幾點注意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對其質量進行控制需要貫穿于施工的整個過程,即包括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及后期的養護,同時在冬天和夏季進行混凝土施工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注意,從而使其質量有所保證。
1.1 澆筑前的質量控制要點
1.1.1 對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審批:混凝土在澆筑前需要對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提前準備,從而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澆筑的連續性,做好相關的應急措施,并對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具體的研究,從而將其得以逐一落實,使施工的質量得以保證。
1.1.2 審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拆除時間及拆除順序,模板和鋼筋應做好預檢和隱檢,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再次檢查,確保模板位置、標高、截面尺寸與設計相符,且支撐牢固,拼縫嚴密,模板內雜物己清除干凈。
1.1.3 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各受力鋼筋之間綁扎接頭位置應互相錯開,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1.1.4 檢查機具準備情況。混凝土施工中所需要的機具較多,所以在施工前需要對機具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各施工機械都到位,提前做好預防機具故障的控制措施,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故障不能及時進行應對,同時各機具還要通過試運行后才能正確進入施工現場進行運行。
1.1.5 水、電、照明等現場條件己做好,且應有保證。
1.2 冬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點
1.2.1 冬季施工需要有具體的施工計劃,同時還要保證其具有可行性,冬季施工溫度較低,所以需要對于施工環境、測溫、澆筑及折模等方面制訂科學的措施,從而保證施工的進行。
1.2.2 冬季施工時需要具有較好的保溫措施,所以在施工前經過熱工計算后對施工中所需要的保溫材料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確定,從而保證進場的材料能夠滿足施工的需求。
1.2.3 需要根據冬季施工的特點來進行混凝配合比及外加劑的摻量,所以需要提前進行試驗,從而為施工中提供科學可靠的試驗報告做為混凝土施工的依據。
1.2.4 控制好冬施關鍵點,做好以下的檢查和抽測工作:冬季施工時對于溫度的控制是重點,所以需要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內外溫度及溫差進行抽檢,對抽檢結案進行監測和分析,從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采取具體的應對措施,從而防止混凝土出現受凍和裂縫的情況發生。做好保溫工作,對于蓄熱、覆蓋等措施要進行檢查,從而保證各項措施得以具體的落實。控制拆模的時間,做好拆模后的保養工作。
1.3 夏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夏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由于其所處的施工環境溫度較高,所以需要提前對高溫施工的影響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制訂科學的控制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具體的落實,從而保證在高溫條件下進行混凝土時的質量有所保證。
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
2.1 配合比控制的原則
2.1.1 在混凝土配合比當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的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及和易性,但水泥用量的增加也會導致工程造從的升高,所以需要對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進行有效的控制,將水泥的用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
2.1.2 用水量的多少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有較大的關系,用水量越小,混凝土的強度則會越高,而水泥用量的多少也與混凝土體積變化率成正比的關系,但在實際施工中,并不是用水量及水泥用量越少越好,因為在施工中經常會遇到攪拌不均及振搗不實的情況發生,所以需要保證混凝土要具備最大的水灰比、最小的水泥用量和適宜的塌落度。
2.1.3 要選用使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級配合適,使混凝土密度最大,與混凝土水灰比和石子最大粒徑相適應的砂率。
2.2 配合比控制
2.2.1 結構用混凝土在施工前應有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施工中原材料有變化時,應重新申請試配。配合比通知單應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劑及配合比試塊強度試驗單。
2.2.2 混凝土的塌落度嚴格按試驗報告中的塌落度標準控制,嚴禁隨意增加用水量。
2.2.3 原材料計量應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2.3 施工縫的澆筑與處理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對其施工縫進行留置,但應根據施工的設計及施工方案確定其具體的留置位置,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施工的便利。
2.3.1 在施工縫處澆筑混凝土時,已澆筑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一定要達到1.2MPa以上,還要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通常應大于24h,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積水要及時清除,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漿。
2.3.2 在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使鋼筋周圍的混凝土不受松動和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浮銹等雜物必須清除。
2.3.3 澆筑前水平施工縫應鋪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漿,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應相同。
2.3.4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時,要防止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前,要向施工縫處推進,在距800-1000mm處停止振搗,要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
3 后澆帶的設置
在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時,需要對其容易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位置設置臨時施工縫,即后澆帶,這個施工縫不能在施工后馬上進行澆筑,對于設計時有相關要求的則需要按照相關的要求時間來進行澆筑,對于沒有要求的則也要在保留28天后以上才可進行澆筑,對于高層建筑和裙房間的沉降后澆帶則需要在高層建筑封頂后再進行澆筑。對于預留的施工縫寬度以7-10cm為宜,同時需要對其內部的鋼筋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對于后澆帶在澆筑混凝土前,則需要對其表面進行有效的處理,同時其澆筑的混凝土需要高于兩側混凝土的強度,以補償收縮混凝土為宜,澆筑完成后需要不少于14天的養護時間。
4 泵送混凝土澆筑
4.1 泵送混凝土的澆筑順序
在采用混凝土輸送管輸送混凝土時,要由遠而近澆筑;同一區域內的混凝土,可按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的順序,分層連續澆筑;在不得留施工縫時,區域間、上下層間的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不可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層混凝土時,要按留施工縫的規定處理。
4.2 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布料設備的出口離模板內側面應大于50mm,不可向模板內側直沖布料,也不可直沖鋼筋骨架。
5 結束語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會導致整個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所以需要對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充分的考慮,使其達到相關的質量控制標準,從而保證混凝土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閆小軍.淺談混凝土的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10(11):46.
[2]黃勝.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1(3):93.
[3]韋莉.淺談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方法[J].科技信息,201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