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富
摘 ? ?要: 學生的心理活動是體育教學在學生主觀上的客觀反映,將影響教學活動,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影響教學質量。體育教學還受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何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控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 體育教學 ? ?積極性 ? ?影響因素
學生學習動機的發生、發展一般要經歷“學習需要—學習愿望—直接學習動機—間接學習動機”這樣一個過程。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自覺地進行身體練習以達到一定的目的是受多種動機驅使的。以體育活動為目的的動機稱為內發性動機,另一種以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體育鍛煉動機稱為外發性動機。
一、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內部因素
1.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動力,是一種內在的學習動機,是一個人對客體的選擇性態度。這種興趣能讓他們對活動及活動內容積極而持久地進行。強烈的運動刺激人體的各個器官,也許是短暫的疲憊,但是超量恢復后的輕松無須言表,興趣油然而生。教師對學生的興趣及時給予肯定,在教學上以恰當的方式對待,那么這種興趣就能長期持久地保持。
2.性格
性格內向懶惰的學生大有人在,也許是身體素質偏低,運動技能沒有掌握,自卑的陰影籠罩他們,對運動學練的意義或重要性認識不清。因此要及時給予開導,轉變學生消極和錯誤的認識,強調學生在體育課中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性格外向調皮好動的學生,往往被認為是“危險分子”,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危險分子”對體育活動有特別的興趣,他們會帶動大批學生一起走進體育的世界,精力的消耗也省去不必要的麻煩。
二、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外部因素
1.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重視。
受傳統社會偏見和盲目追求成績的影響,部分學校缺乏正確的體育學習態度,錯誤地認為只要把理論課上好,體育成績無所謂,從而造成對體育的冷漠。調查發現: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市90%的學校不開設音美,超過一半的學校七八年級只上一節體育,課表形同虛設。
2.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既包括物質層面的又包括心理層次的。操場環境如:塑膠代替煤渣跑道、沙坑翻松、界限鮮艷、器械和場地的相關色彩對比和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都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課堂效率。我校的塑膠跑道自投入使用后,不僅自覺跑步的學生增多,連校外一些群眾也進校鍛煉。心理環境包括師生合作和學生相互合作的凝聚力,愉悅歡快的情緒,頑強拼搏競爭取勝的氛圍等。在日常參加的教研活動可以看出:教師精神煥發,情緒飽滿,風趣幽默、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的確讓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效果很好。
3.教材內容組織設置。
喜新厭舊是人不可規避的傾向,涉獵范圍過廣而難以深入,學生未必能體驗到運動的魅力,也難以產生興趣。所以,內容的選擇應該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體育課可根據學生的運動技能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項提高組、專項基礎組、素質提高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強化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特性,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挖掘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4.教師的教學藝術。
我不贊成職稱代表一切,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確實有差別,教師從關注自身到關注教學內容到關注學生的動作,就是提高的過程。欣賞名師的課時我們都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遺憾,那并不是對名師的否定,而是更希望精益求精。
5.家庭和社會環境。
就學生而言,他們的生命歷程從一開始就受到現實的家庭、社會、自然、文化環境的影響。在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他們的體育行為存在多種可能性,每種可能性依據客觀條件的變化而消長。“孟母三遷”先不論,八十年代的排球風、巴西的足球情都有力地證明了社會是個大課堂。
三、調動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1.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國內外一些成功人士與體育的關系,體育鍛煉對個體機能的影響,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在體育教學時可以通過體育游戲、組織觀看精美的賽事、舉辦體育知識講座等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通過對體育的健身、塑形介紹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其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2.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在發展中是不成熟的,很多時候不能判斷事物的真偽。在他們的眼中,教師是神圣的,教師所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總是以老師為中心選擇學習內容。因此,學校在優化場地的同時要真正開足開全課程,切實組織每天的課外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運動,以使體育活動常態化。
3.科學地考核與評價。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塊石頭”,人亦然。體育課有別于競技體育的選拔性,它更多地在于身心發展。體育考核的統一項目、統一標準,體現不出考核的激勵機制。要把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及互評結合起來,考慮學生努力的程度,讓學生體驗到自身的進步,貴在激趣。
4.不斷完善和提高教師的水平。
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優化教學環境刻不容緩。但場地的布置、保護與幫助、練習的安全性、教學的氣氛、練習的形式都彰顯著教師的個人水平。教師不僅要完成大綱要求,還要善于開發校本教材。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每個教育者、體育工作者都要了解和掌握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采取一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正確運用各種手段,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增強學生的體質。
參考文獻:
[1]周謙主編.學習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2]張子沙.體育教育心理學[M].北京:警官出版社,1998.
[3]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