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波+馬乾+徐健+張利宏+姚榮中+郭繼和
摘 要:解剖學實踐考核是人體解剖學教學實施中的重要環節,不僅能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還能夠促進實驗室設施、設備的進一步完善從而提高人體解剖學教學質量,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專業課學習,資格考試及臨床工作打下基礎[1]。我院從1989年至今始終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采取PBL教學法實施教學。并且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及考核方法。現就PBL教學法實踐技能考核的實施方法加以探討。
關鍵詞:PBL教學法 ?解剖學實踐考核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b)-0250-01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其任務是揭示人體各系統和器官的形態和結構特征,各器官、結構間的毗鄰和聯屬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后續的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奠定基礎[2]。我院人體解剖學教學堅持PBL教學法已有25年。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教學及考核中,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基礎與臨床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在社區基層醫療單位從事臨床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1指導思想及考核方案
1.1 指導思想
通過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實用型專業技術人員。在實踐操作考核過程中重點考核學生對人體基本組成、結構的掌握程度以及和臨床常見疾病相關結構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突出以就業為向導,以技能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根本指導思想的理念[3]。
1.2 考核方案
建立PBL教學法解剖學實踐考核題庫,將人體解剖學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1)體表標志及解剖結構的辨識;(2)運動系統標本模型辨識與解析;(3)內臟、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標本模型辨識與解析。每一模塊選出50個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所涉及的解剖結構或位置相共計150個知識點,能基本涵蓋人體解剖學學習大綱所要求知識內容。
2 考核方案實施
2.1 考前準備
考前一周將解剖學實踐考核題庫打印發給擬考試班級,并指導復習。協同解剖實驗員做好考場準備,選擇考核相關標本模型。擬定好技能考試實施辦法規則。按照題庫內容對試題編號,并將試題劃分為A、B、C三大模塊每一模塊50道題即A1-A50、B1-B50、C1-C50。保證參與考核同學無重復習題出現,每人在三模塊中各抽一題。
2.2 考核過程
考生按學號入考場抽題后審題作答。第一部分:體表標志及解剖結構,要求在正常人體或全身模型上指出相應結構、部位并用言語描述解釋。第二部分:運動系統標本模型辨識與解析,要求在人體骨骼、肌肉標本上指出相應解剖結構并加以說明,瓶裝肌肉標本可以用激光筆指示。第三部分:內臟、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標本模型辨識與解析,要求在內臟、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標本模型上指出相應解剖結構并加以說明,內臟、心臟瓶裝標本用激光筆指示。
2.3 考核中注意事項
按學號考核,考生入考場后先隨機在三模塊中各抽取一題。考核共計10 min,其中抽考題審題3 min,剩余時間作答。超時未找到相關部位結構或者未口述完考核內容者根據所答內容權重酌情給分。未抽題考生在旁邊教室復習待考。考核為閉卷形式,不得帶任何書籍資料筆記以及通訊設備。評分側重學生在標本模型中分離尋找辨識解剖結構,輔以口述相關名詞意義。
3 考核結果分析總結及拓展
本實踐技能考核方法符合PBL教學特點使理論與實踐,基礎與臨床的緊密結合;雖然考試只抽取三個題但是考前一周將考核題庫發給考生備考,有效降低考核難度與隨機性的同時擴大復習面;有效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引導改變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尤其是動手能力,改變傳統教學中人體解剖學以死記硬背為主的現象;更加貼近臨床課程知識技能的需要;為畢業后資格證書考試中臨床技能考核做準備[4]。
可以根據考生所學專業不同有所側重,比如口腔醫學加大頜面解剖考核范圍和深度,臨床醫學則要求內容覆蓋全面,側重常見病多發病所涉及解剖內容與結構。并隨著本考核方法推廣運用總結出各個專業學科的解剖實踐技能考核題庫。
自2011年以來我院解剖PBL教學法考核已在臨床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的教學考核中的應用,初步形成解剖學考核PBL教學考核規則規范,但仍需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加成熟。并向更多醫學學科推廣發展[5]。
參考文獻
[1] 韓云璞.加強實習課是提高解剖教學質量的關鍵[J].解剖學雜志,1989,22(3):238.
[2]杜曉偉.對人體解剖學實踐考核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7(22):45.
[3] 張旭晨.人體解剖學實踐技能考核初探[J].科技信息,2009(17):171.
[4] 郭繼和.解剖學PBL教學法的改進及效果[J].解剖學雜志,2010,33(5):706-707.
[5] 張利宏.PBL教學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