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華
【摘 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監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檢測數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數據科學、準確、可靠,需要環境監測中的質量管理來有效保證。
【關鍵詞】 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數據
現今,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對環境監測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對依靠檢測得到的監測結果也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得到的數據形成一份科學、準確、可靠的監測結果報告,就需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來保證。
1 環境監測的目標及其自身的特點
環境監測的目標是為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提供科學正確的、已經量化了的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就是對環境監測數據要求必須達到五個性,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從環境監測自身特點來看,它包括了采樣點的選擇(包括采樣點的優化)、采樣方法的確定、具體的采樣過程(包括平行樣的采集等)、樣品的保存及運輸、分析測試(包括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以及實驗室內部和外部的質量保證)、數據統計(包括離群值的剔除,測量結果的統計檢驗)、數據的分析利用、有關的書面報告的編寫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
因此,環境監測的數據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求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最小的工作量來得到能科學地、真實地反映污染物在環境中實際分布情況的有用數據,就對監測數據提出了五個性的要求,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只有各個數據在時間、空間、生產工況負荷等分布合理,才能是真正有用的數據。所以,我們要進行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2.1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程序是由一環扣一環的一系列的子程序所組成的。它包括:采樣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采集、貯存、運輸的質量控制;分析測定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的前處理與分析測定的質量控制;數據記錄和處理的質量控制。
在整個監測過程的手工操作過程中,特別強調采樣、前處理和儀器操作這三大要素。控制了這三個操作過程的不確定度的來源就基本上控制了系統誤差的來源,從而在較大的程度上保證了整個監測過程的質量。表1反映了整個監測過程中影響監測數據質量的各個環節。
2.2 監測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控制
2.2.1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必須要對樣品進行采集,并且要控制其質量。首先應該進行現場勘查,對現場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工藝進行審查,按照環境要素來定制采樣方案和技術細則。在采樣實施前,要先確認采樣儀器的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采樣人員培訓到位、采樣上崗證的確認,采樣器具的確認和統一等;采樣過程中,要先檢查設備儀器無誤后再進行操作,同時需要按照采樣方案進行定點、定頻次進行采樣;采集樣品時,同時注意要避開污染源,以防止樣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采集完樣品后,在運輸和貯存時,要對采樣的容器進行檢查,保證容器的完整和嚴密。必要時,要防止樣品在分析測試前被污染。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的控制,以減少其過程引入的誤差。
2.2.2 分析測試環節
分析測試環節主要有三個:分析方法的確認、分析測試、數據統計。其中,分析測試環節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內容:質控樣品、空白樣的測定、工作校準曲線的繪制和檢驗、樣品的預處理、實驗室內準確度和精密度控制。
數量統計應當是當下實驗室內人員的基本及常用的工具。在實驗室離群值的剔除、實驗室內、實驗室之間對比數據的統計檢驗分析等方面進行數據處理,尤其是CNACL等下發的能力驗證的樣品,更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只有嚴格做到了各項數據統計檢驗,報出去的數據才心里有底。
在當檢測數據與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制十分接近時,尤其要小心處理。因為此時的數據最為敏感,也最容易產生客戶、檢測單位和行政執法單位之間的矛盾。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預防:
①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用原理的方法,如能得到殊途同歸的檢查結果,那說明原先得到的數據是可靠的。
②可采用這種方法:先將進行比較粗略的測定,以了解對象的濃度大致范圍,然后在該濃度上下各配制一個自控樣,對這二個自控樣進行多次重復測定,計算它們的不確定度。然后將被測樣品和自控樣進行正式測定。如該二個自控樣受控,則被測樣品必定受控。
③當同一樣品平行測定的次數越多,測定平均值的精確度就越好。所以,采取增加平行樣測定次數,可以明顯提高測定平均值精密度和準確度,從而有利于判斷是否達標。
2.2.3 環境監測中的量值溯源
①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②有證標準物質的量值溯源;
③實驗室內工作標準溶液的量值溯源。
2.2.4 日常工作中的質量保證措施
在《檢測和校準實 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5.9 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中有比較詳盡的描述。
2.2.5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此處不再贅述)
3 總結與體會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使得人們愈加重視。而作為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中的一個環節,我們應更加迫切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我們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是貫穿整個質量管理過程的十分重要的一個要素,所以作為工作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全員參與,使自身的整體實力得以提升,以適應不斷競爭的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
[2]《環境監測》第三版.
[3]《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endprint
【摘 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監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檢測數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數據科學、準確、可靠,需要環境監測中的質量管理來有效保證。
【關鍵詞】 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數據
現今,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對環境監測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對依靠檢測得到的監測結果也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得到的數據形成一份科學、準確、可靠的監測結果報告,就需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來保證。
1 環境監測的目標及其自身的特點
環境監測的目標是為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提供科學正確的、已經量化了的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就是對環境監測數據要求必須達到五個性,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從環境監測自身特點來看,它包括了采樣點的選擇(包括采樣點的優化)、采樣方法的確定、具體的采樣過程(包括平行樣的采集等)、樣品的保存及運輸、分析測試(包括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以及實驗室內部和外部的質量保證)、數據統計(包括離群值的剔除,測量結果的統計檢驗)、數據的分析利用、有關的書面報告的編寫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
因此,環境監測的數據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求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最小的工作量來得到能科學地、真實地反映污染物在環境中實際分布情況的有用數據,就對監測數據提出了五個性的要求,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只有各個數據在時間、空間、生產工況負荷等分布合理,才能是真正有用的數據。所以,我們要進行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2.1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程序是由一環扣一環的一系列的子程序所組成的。它包括:采樣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采集、貯存、運輸的質量控制;分析測定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的前處理與分析測定的質量控制;數據記錄和處理的質量控制。
在整個監測過程的手工操作過程中,特別強調采樣、前處理和儀器操作這三大要素。控制了這三個操作過程的不確定度的來源就基本上控制了系統誤差的來源,從而在較大的程度上保證了整個監測過程的質量。表1反映了整個監測過程中影響監測數據質量的各個環節。
2.2 監測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控制
2.2.1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必須要對樣品進行采集,并且要控制其質量。首先應該進行現場勘查,對現場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工藝進行審查,按照環境要素來定制采樣方案和技術細則。在采樣實施前,要先確認采樣儀器的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采樣人員培訓到位、采樣上崗證的確認,采樣器具的確認和統一等;采樣過程中,要先檢查設備儀器無誤后再進行操作,同時需要按照采樣方案進行定點、定頻次進行采樣;采集樣品時,同時注意要避開污染源,以防止樣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采集完樣品后,在運輸和貯存時,要對采樣的容器進行檢查,保證容器的完整和嚴密。必要時,要防止樣品在分析測試前被污染。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的控制,以減少其過程引入的誤差。
2.2.2 分析測試環節
分析測試環節主要有三個:分析方法的確認、分析測試、數據統計。其中,分析測試環節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內容:質控樣品、空白樣的測定、工作校準曲線的繪制和檢驗、樣品的預處理、實驗室內準確度和精密度控制。
數量統計應當是當下實驗室內人員的基本及常用的工具。在實驗室離群值的剔除、實驗室內、實驗室之間對比數據的統計檢驗分析等方面進行數據處理,尤其是CNACL等下發的能力驗證的樣品,更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只有嚴格做到了各項數據統計檢驗,報出去的數據才心里有底。
在當檢測數據與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制十分接近時,尤其要小心處理。因為此時的數據最為敏感,也最容易產生客戶、檢測單位和行政執法單位之間的矛盾。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預防:
①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用原理的方法,如能得到殊途同歸的檢查結果,那說明原先得到的數據是可靠的。
②可采用這種方法:先將進行比較粗略的測定,以了解對象的濃度大致范圍,然后在該濃度上下各配制一個自控樣,對這二個自控樣進行多次重復測定,計算它們的不確定度。然后將被測樣品和自控樣進行正式測定。如該二個自控樣受控,則被測樣品必定受控。
③當同一樣品平行測定的次數越多,測定平均值的精確度就越好。所以,采取增加平行樣測定次數,可以明顯提高測定平均值精密度和準確度,從而有利于判斷是否達標。
2.2.3 環境監測中的量值溯源
①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②有證標準物質的量值溯源;
③實驗室內工作標準溶液的量值溯源。
2.2.4 日常工作中的質量保證措施
在《檢測和校準實 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5.9 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中有比較詳盡的描述。
2.2.5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此處不再贅述)
3 總結與體會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使得人們愈加重視。而作為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中的一個環節,我們應更加迫切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我們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是貫穿整個質量管理過程的十分重要的一個要素,所以作為工作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全員參與,使自身的整體實力得以提升,以適應不斷競爭的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
[2]《環境監測》第三版.
[3]《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endprint
【摘 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監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檢測數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數據科學、準確、可靠,需要環境監測中的質量管理來有效保證。
【關鍵詞】 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數據
現今,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對環境監測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對依靠檢測得到的監測結果也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檢測得到的數據形成一份科學、準確、可靠的監測結果報告,就需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來保證。
1 環境監測的目標及其自身的特點
環境監測的目標是為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提供科學正確的、已經量化了的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就是對環境監測數據要求必須達到五個性,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從環境監測自身特點來看,它包括了采樣點的選擇(包括采樣點的優化)、采樣方法的確定、具體的采樣過程(包括平行樣的采集等)、樣品的保存及運輸、分析測試(包括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以及實驗室內部和外部的質量保證)、數據統計(包括離群值的剔除,測量結果的統計檢驗)、數據的分析利用、有關的書面報告的編寫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
因此,環境監測的數據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求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最小的工作量來得到能科學地、真實地反映污染物在環境中實際分布情況的有用數據,就對監測數據提出了五個性的要求,即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只有各個數據在時間、空間、生產工況負荷等分布合理,才能是真正有用的數據。所以,我們要進行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2.1 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程序是由一環扣一環的一系列的子程序所組成的。它包括:采樣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采集、貯存、運輸的質量控制;分析測定過程的質量控制,包括樣品的前處理與分析測定的質量控制;數據記錄和處理的質量控制。
在整個監測過程的手工操作過程中,特別強調采樣、前處理和儀器操作這三大要素。控制了這三個操作過程的不確定度的來源就基本上控制了系統誤差的來源,從而在較大的程度上保證了整個監測過程的質量。表1反映了整個監測過程中影響監測數據質量的各個環節。
2.2 監測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控制
2.2.1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必須要對樣品進行采集,并且要控制其質量。首先應該進行現場勘查,對現場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工藝進行審查,按照環境要素來定制采樣方案和技術細則。在采樣實施前,要先確認采樣儀器的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采樣人員培訓到位、采樣上崗證的確認,采樣器具的確認和統一等;采樣過程中,要先檢查設備儀器無誤后再進行操作,同時需要按照采樣方案進行定點、定頻次進行采樣;采集樣品時,同時注意要避開污染源,以防止樣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采集完樣品后,在運輸和貯存時,要對采樣的容器進行檢查,保證容器的完整和嚴密。必要時,要防止樣品在分析測試前被污染。
采樣及樣品運輸、貯存環節的控制,以減少其過程引入的誤差。
2.2.2 分析測試環節
分析測試環節主要有三個:分析方法的確認、分析測試、數據統計。其中,分析測試環節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內容:質控樣品、空白樣的測定、工作校準曲線的繪制和檢驗、樣品的預處理、實驗室內準確度和精密度控制。
數量統計應當是當下實驗室內人員的基本及常用的工具。在實驗室離群值的剔除、實驗室內、實驗室之間對比數據的統計檢驗分析等方面進行數據處理,尤其是CNACL等下發的能力驗證的樣品,更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只有嚴格做到了各項數據統計檢驗,報出去的數據才心里有底。
在當檢測數據與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制十分接近時,尤其要小心處理。因為此時的數據最為敏感,也最容易產生客戶、檢測單位和行政執法單位之間的矛盾。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預防:
①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用原理的方法,如能得到殊途同歸的檢查結果,那說明原先得到的數據是可靠的。
②可采用這種方法:先將進行比較粗略的測定,以了解對象的濃度大致范圍,然后在該濃度上下各配制一個自控樣,對這二個自控樣進行多次重復測定,計算它們的不確定度。然后將被測樣品和自控樣進行正式測定。如該二個自控樣受控,則被測樣品必定受控。
③當同一樣品平行測定的次數越多,測定平均值的精確度就越好。所以,采取增加平行樣測定次數,可以明顯提高測定平均值精密度和準確度,從而有利于判斷是否達標。
2.2.3 環境監測中的量值溯源
①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②有證標準物質的量值溯源;
③實驗室內工作標準溶液的量值溯源。
2.2.4 日常工作中的質量保證措施
在《檢測和校準實 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5.9 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中有比較詳盡的描述。
2.2.5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此處不再贅述)
3 總結與體會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使得人們愈加重視。而作為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中的一個環節,我們應更加迫切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我們要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是貫穿整個質量管理過程的十分重要的一個要素,所以作為工作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全員參與,使自身的整體實力得以提升,以適應不斷競爭的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CNAS-CL10:2012).
[2]《環境監測》第三版.
[3]《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