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彩萍
【摘 要】林業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再生資源,具有許多重要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凈化空氣、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可以有效地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為了讓陜北地區的林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主要是通過對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保護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陜北地區的地理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改善陜北林業的措施,加強對陜北林業資源的保護,從而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 陜北地區 ?林業資源 ?保護措施 ?可持續發展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各個領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林業資源在被開發的過程中,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陜北沙區作為我國沙漠化非常嚴重的地區,關系著我國沙漠化東進南下的防御工作,是一道重要的地理防線。 通過對陜北沙區林業資源現狀的分析,我們為實現林業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提出了幾點林業保護措施,將林業技術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1 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保護的現狀分析
(1)陜北山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與黃土高原兩大地形區之間,在長期的地形起伏變化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槽形地帶,其中大部分地區的地形主要是沙地與湖盆灘地。這個地區在干旱年份的降水量非常低,一般情況下會低于100mm,導致陜北沙區經常會發生揚沙 、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陜北沙區具有非常豐富的煤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還建有世界頂尖的天然氣凈化廠以及輸氣站等工廠,但是在促進陜北沙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陜北沙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對陜北林業資源的保護,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陜北地區近幾年在林業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通過科學的治理方案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減緩了荒漠化的程度。陜北沙區林木的植被覆蓋率近幾年來得到了有效提升,其覆蓋率已經超過了30%,促進了陜北經濟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榆林市的發展,經濟增長速度是全省最高的,這都得益于林業保護資源措施的落實,沙丘高度降低了40%,移動速度也有所降低,減緩了荒漠化的延伸。其次在建設城市防護林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成就,通過對林木資源的保護,城市氣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空氣濕度得到了有效提升,提升了9.5%-10%,年平均風速對比空曠地而言降低了30%-40%,這種轉變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有力的氣候條件,有效地改善了陜北沙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2)陜北地區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煤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含量相當豐富。榆林市每平方米就大約有6噸煤炭、100萬立方米天然氣和140噸鹽,建有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但是在煤炭、原油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如果我們在資源開發過程中不進行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就會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加強陜北地區林業資源保護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措施
2.1 加強對陜北沙區林業資源的保護,弘揚科學發展觀
在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生態文明和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的發展理念, 以先進理念指導林業資源保護措施的實行,加強人在資源保護過程中的積極意義。我們要完善資源保護措施,提高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最大限度的改善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現狀,發揮林業資源的優勢,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在林業資源保護過程中,我們要加強育林、護林工作,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在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水源涵養等方面的作用,保護生態多樣性,堅持依法治林,從而發揮抑制荒漠化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結合陜北的地方特色,開發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此外我們還要做好森林病蟲害方面的防治工作和防火工作,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修復,加強對珍稀沙生植被的保護等,國家相關部門更要給予資源保護工作更多的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最先進的林木保護技術應用到實踐中去,實現科學治林的目的,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2.2 大面積開展育林、造林生態建設
陜北地區目前存在的林木數量并不能完全解決風沙危害,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育林造林工作的開展,促進林木資源效益的多元化實現。在實行育林造林計劃時,我們要以陜北沙區的實際狀況為基礎,因地制宜的進行林木建設,制定科學的育林計劃,確保育林造林計劃的有效實施。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以防沙、治沙為主導的育林思想,封山育林,牲畜圈養。加強陜北地區的林業配備,根據林木種類和生態修復的要求,合理安排林業計劃,保護生物多樣性,改造低產低質林。在樹種的選擇上,我們要因地制宜的選擇具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林木,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對陜北地區的林木進行灌溉的過程中,我們要以陜北沙區的地理環境與水資源實況為基礎,開展節水育林的工作,嚴格控制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采用噴灌、滴灌、滲灌等技術,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此外要加強雨水儲存工作,緩解雨水時間、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為育林工作的開展提供水源支持。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技術、資金支持力度,研究出一套高效、高產、優質的育苗技術,提高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和繁殖能力,提高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2.3 提高林地的質量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古代陜北地區的森林植被覆蓋面很廣,河流、湖泊非常多,畜牧業非常發達。但是現在由于人類的過度開采,導致植被被嚴重破壞。我們要從光合、水源、土地生產潛力等方面提高林業的生產力水平。此外還要對不同樹種的抗性生理加強研究,提高林木存活率,保護生物多樣性。
2.4 加強林業產權的改革
通過林業產權改革,我們可以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有效治理,制定和完善林業資源保護管理機制,控制荒漠化程度。針對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破壞、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我們要加強林業改革,建立科學的林業資源保護體系、林業執法體系和林業合作經營體系等,對林業產權進行明確分配,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保障林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權益。國家相關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監督和管理流轉工作,建立合法、平等、公平的林業關系。
加強林業產權改革宣傳力度,提高民眾的林權意識,做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工作。
2.5 開展依法治林工作,提升林業執法力度
在林業資源保護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森林法》的相關規定,提高執法力度,使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生產工作進入法制化管理的階段。首先我們要加強林業資源的法制化保護建設,實事求是,堅決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對于林木砍伐、林地增減、林地侵占等行為進行嚴格考核審批,嚴禁亂砍亂伐行為的出現,嚴厲打擊違法伐木行為。提高林業資源保護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執法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廉潔,保證林業保護法的有效執行。
3 結語
陜北沙地是我國的重度荒漠化地區,隨著人們對經濟發展觀的全新認識,我們明白了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我們要對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地開展林業保護工作。我們可以從提高林業資源保護意識,開展育林護林工作,加強林權改革,提高林地生產力,加強林業資源保護法的貫徹執行等方面對林業資源加強保護,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艾寧.淺析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吉林農業,2011年(07).
[2]張繼,李榮.榆林沙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J].防護林科技,2008年(01).
[3]賈艷梅,劉世岐,王海鷹,李冬梅.榆林沙區野生經濟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研究[J].陜西林業科技,2008年(03).
[4]王子玲,楊偉,石長春,高保山.陜北榆林風沙區防風固沙林體系結構優化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5年(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