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村落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基因,是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然而,城鎮化趨勢下,每天約有300個村落消失,1.6個傳統村落消亡。原本封閉的農村早已被外界沖破,二元格局下的城鄉差異使得農村人口外流,殘存下來的村落也已空心化。
幸運的是,傳統村落保護如今與城鎮化一道進入了中央政府的視野。10月28日,住建部村鎮司司長趙輝透露,未來3年中央財政將按平均每村300萬元的標準提供114億元資金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并修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明確嚴禁拆并傳統村落。12月12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就“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村落保護”問題建言獻策。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樣的愿望能否實現?一個個消失的村落背后,有國家政策與村落保護的矛盾,有開發與保護的博弈,有鄉村規劃體制的弊端,亦有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