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義 包小剛
我們是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昌橋鎮農民,因G205國道拓寬,我們兩家的房子需要拆遷,由于我們不認可當地政府給出的補償標準,不同意搬遷,在未履行任何正當程序的情況下,兩家先后遭遇非法強拆。
G205國道拓寬是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是市縣兩級爭取的重點工程項目,但這不應該成為犧牲我們合法利益的理由。從2013年8月開始,涇縣啟動G205國道涇南段征遷工作,征遷戶的補償標準是按照G205涇征遷組(2013)1號文件精神執行,我們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以文件形式確認的補償標準。章國義兒子章峰是殘疾人,身患癌癥,補償方面也沒有絲毫照顧。
我們后來了解到,G205涇縣至南陵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安徽省發改委批準的項目,項目業主是涇縣交通運輸局,起點位于G205國道涇縣與南陵交界處的界山,終點位于涇縣涇川鎮榔村口,建設資金來自上級補助和地方自籌,全長約25公里,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但是,我們拿不到關于資金分配的任何數據,不知道預算中有多少錢是用來補償我們的?補償標準是如何制定的?我們認為,這是一筆“糊涂賬”。
鄉政府單方面委托當地公司,給我們房屋作了評估,評估參照《S322宣涇公路改建工程涇縣段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指導意見》,但據我們調查,實際標準是:1、如果置換安置房,就在縣城按1平方米換1平方米標準給安置房,裝潢費、過渡費等另算,還安置宅基地;2、如果用貨幣補償,則以每平方米3917元計算,裝潢費、過渡費等另算,還安排宅基地,他們的土地性質和我們一樣。
章國義家房子是27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房,鄉政府單方面委托評估公司,評估為21.84萬元(注:房子是合法建筑,兩證齊全),補償標準是每平方米1000元,與S322公路補償標準相差近3倍。
而同樣是公路拓寬的另外一個鄉鎮,賠償標準卻高出好幾倍。都是道路拆遷、國家道路建設,為什么差距這么大,一個縣城里不能有兩個政策、雙重標準吧?當地政府為了讓我們在這不平等的協議上簽字,采取了各種手段,哄嚇欺騙,許多家庭被迫簽訂了拆遷協議,我們覺得賠償太低,始終沒有在拆遷協議上簽字。
今年8月8日,在沒有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當地政府對章國義家進行了暴力強拆,執法局、防暴隊等政府部門來了一兩百人,誰阻攔就抓誰。這樣的暴力行為引起了老百姓的強烈不滿,甚至發展到肢體沖突,公安部門介入后才控制住場面。
更讓人無助的是,明知我們不同意補償標準,不接受補償款,鄉政府還是將補償款強行打入我們的銀行賬戶。我們也不敢動用賬戶的錢,因為有人告訴我們,動了就表明我們默認了政府給予的補償標準,以后找地方維權有理也說不清。
就在章國義家被強拆不久,當地政府又于11月3日對包小剛家進行非法強拆,把其家人帶到派出所留置室(當地百姓稱為鐵籠子),一直到房子拆完后才放人。
十八屆四中全會剛結束,中央一再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三令五申不準非法強拆、暴力拆遷,要保護老百姓的合法財產。涇縣地方官員知法犯法,明顯與中央政府和法律作對,往黨和政府臉上抹黑,難道就沒有人能管得了他們嗎?我們懇求有關領導為我們主持公道,保護老百姓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