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煦 任玉梅

6月29日,星期天。一大早,54歲的宋玉英冒著大雨來到余家巷。她挨家挨戶敲開居住在舊房子里的40戶居民家的房門,并一一詢問:“家里漏雨了嗎?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宋玉英是云巖區普陀社區和平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平時,對于矛盾調解、衛生管理、來訪群眾接待、照顧孤寡老人等社區的大事小情,她總是事無巨細、總攬處理,因此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
自今年2月14日,云巖區啟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全區上下嚴格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朝著“全市最優,全省一流”的總目標,以“轉作風、抓反腐、辦實事、樹形象、促發展”為總抓手,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責任導向,著力在解決“四風”問題上下功夫,在掃除腐敗問題上下功夫,在全心全意為民辦實事上下功夫,在強化“一把手”責任、形成全區聯動上下功夫,不斷將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涌現出一大批宋玉英式的優秀黨員、干部,把黨的優良作風切切實實地“立”在群眾的心坎上。
補精神“鈣” ?熱行動“身”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對此,云巖區各級黨組織“一把手”率先垂范,帶領全區1029個黨組織、15558名黨員,立足“學習先行、學深學透”,堅持把黨性教育擺在教育實踐活動的突出位置,進行了一場思想觀念的大洗禮。
4月25日舉行的“千名黨員幫千戶,干部群眾心連心”活動結對儀式,就是這樣的一次集體洗禮。此次活動由區四大班子黨員領導和100余個部門單位黨政班子領導帶頭,組織1000名機關、非公和社會組織的黨員,按照“幫扶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原則,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截至目前,共走訪慰問群眾3000余人(次),收集群眾訴求1080條,解決實際問題720余個,募集捐款及物資42萬余元。
同時,云巖區還通過廣泛開展黨員“五諾”、“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身邊優秀共產黨員”推薦、黨員到社區報到、同步小康駐村、“講訪幫促”、“三行三進三服務”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在精神上補“鈣”、思想上充“電”、行動上熱“身”,堅定了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
少“官氣” ?漲“地氣”
9月17日,市民張先生來到云巖區政務服務大廳計生局窗口辦理準生證,時間正好是中午,沒什么人排隊,很快他就把準生證辦好了。今年4月以來,云巖區政務服務大廳將下午辦公時間從原來的2點提前至1點,如此“接地氣”的做法,自然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
轉變的,不僅僅是政務服務大廳。針對群眾廣泛關心的“四風”頑疾,云巖區扎實開展“四個清理”、“9+7+10+3”專項整治等一系列“正風肅紀”行動,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大排查、大整修、大清掃,堅持上下聯動,立行立改。
全區121個領導班子、1029個基層黨組織對照“六查八照四剖”和“三聚焦六檢查”要求,高質量、高標準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領導班子成員脫去“隱身衣”、捅破“窗戶紙”,相互批評不留情面;與會人員勇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槍查擺問題,使會議開出了“辣味”,起到加油鼓勁、出汗排毒、治病救人的作用。僅區常委班子就查擺出“四風”問題108個,相互提出批評意見107條。
在查擺問題的基礎上,云巖區以知促行、狠抓落實,調整清理辦公用房654.75平方米,清理清退公務用車26輛,精簡會議16%、文件27%,壓縮“三公”經費23%;處理濫辦酒席、公款吃喝等違紀行為68起,涉及95名干部職工。群眾普遍反映,身邊的黨員干部“官氣”少了、“地氣”多了,進酒局飯場少了、進百姓家中多了,推諉扯皮少了、立說立辦多了。
踐行宗旨 ? 植根群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讓群眾滿意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在活動中,云巖區各級黨組織立足“踐行宗旨,植根群眾”,著力在群眾“最怨”上轉作風,在群眾“最恨”上抓反腐,在群眾“最急”上辦實事,在群眾“最需”上樹形象,在群眾“最盼”上促發展。
結合軌道交通建設、1.5環和暢通工程二期等民生工程,云巖區精心謀劃并推進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計劃;啟動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著力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扎實推進“一號工程”信訪積案化解工作,辦結率達100%;對近50個老舊小區、居民院落實施管網和“一戶一表”改造,解決1萬余名群眾的“用水難”問題;投入近8000萬元資金,實施“新型社區·溫馨家園”改造工程……群眾普遍稱贊,過去長期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解決了,群眾路線活動辦到了他們的心坎上,希望能一直開展下去。
黨群共建 ? 為民辦事
今年7月,云巖區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后,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奔赴搶險救災第一線,連續奮戰數天,全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彰顯了黨員、干部的“主心骨”、“強心劑”作用。
在實踐教育活動中,云巖區以“黨群共建、為民辦事”為切入點,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逐漸構建起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各類社會組織、群眾性自治團體、樓院黨小組等共同參與的一體化服務組織;以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員干部隊伍為主,黨代表、網格員、志愿者、樓院長等為輔的一體化服務隊伍。將組織建在群眾身邊、隊伍擺在群眾家門口,及時處理群眾的急事、難事,確保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先后涌現出駐村干部陳茂、“社區干媽”宋振紋、“小巷總理”宋玉英等一大批為民務實的黨員典型。
同時,采取下派“第一書記”、調整黨組織班子、派駐工作組、加強規范化建設、啟動幫扶項目、開展集中培訓、開展服務活動等方式,對全區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開展集中整頓,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
強化“制度之籠”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云巖區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規范從政行為,把制度建設作為查補漏洞、規避風險、保障落實的治本之策。
全區廢、改、立各項制度77項,進一步完善了區四大班子領導下基層聯系服務群眾的實施意見,健全精簡會議活動和規范公文處理程序,修訂領導職務干部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招商引資活動的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和規定,用制度保障轉變作風形成常態。先后出臺關于加強對“一把手”權力運行監督實施意見、區委重大事項決策、黨政機關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審計等相關制度,用制度的“籠子”關住權力膨脹,扎緊權力漏洞。
同時,還制定了信訪維穩工作反“四風”一號工程、民生“十困”工程、基層社會矛盾糾紛信息防控機制等一大批制度標準,并通過電視新聞、網絡、報刊等向社會公布,接受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以制度的形式使民生保障落到實處。
以活動促跨越
今年以來,云巖區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與推動跨越發展相結合,圍繞“打造貴陽發展升級版”的戰略部署,緊緊抓住“招商引資、現代服務業、園區建設、項目建設”四個關鍵,大力培育發展金融、信息、中介、電子商務、研發設計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做特做優旅游、養老、休閑、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經濟社會呈現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
今年上半年,云巖區在全省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排位升至第二名;前三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58億元,財政收入81.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8億元。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繼續領跑全省縣域經濟。
成績殊為可喜,但云巖區深知,踐行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正如區委書記莫惹強調的那樣:“云巖區將進一步狠抓思想建黨這個根本不放松、狠抓組織建設這個基礎不放松、狠抓作風建設這個關鍵不放松、狠抓反腐倡廉建設這個重大政治任務不放松、狠抓鞏固成果這個目標不放松,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從嚴治黨的政治新常態下,把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和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效,轉化為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強大動力。” (姚煦工作單位:云巖區委宣傳部 ?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