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彭 展 龔躍明
巴陵恒逸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經營,形成優勢互補,釋放出“1+1>2”的改革紅利。
截至5月下旬,浙江巴陵恒逸己內酰胺公司(下稱巴陵恒逸)投產運行兩周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生產己內酰胺10多萬噸,優級品率100%,銷售10萬噸。其中,5月產量近2萬噸,銷售量超過2萬噸。同時,己內酰胺生產耗苯、雙氧水、氨、環己酮等經濟技術指標處于國內同行先進水平。
5月上旬,筆者到巴陵恒逸采訪。所到之處,耳聞目睹,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盡職、高效、拼搏、和諧與嚴格管理。
“通過1年多的建設和近2年的生產經營,巴陵恒逸的經營成果明顯優于同等生產、銷售規模的巴陵石化己內酰胺,成果反差折射出組織架構和治理模式發生變革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活力,以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形成優勢互補而釋放出的‘1+1>2’的改革紅利。”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審計局武漢分局在巴陵石化審計期間,對巴陵恒逸調查做出上述評價。

●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裝備是巴陵恒逸良好的先天基因之一。 攝影/彭 展
巴陵恒逸位于浙江杭州蕭山區錢塘江畔的臨江工業園區,2010年3月動工,2012年5月試生產,同年9月雙線貫通。
2011年10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決策,委托巴陵石化與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按各自出資50%的比例,投資近37億元合資組建大型石化企業。該項目采用中國石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己內酰胺綠色環保技術,建設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它是中石化與杭州市戰略合作重點工程之一,也是中石化與民營企業在己內酰胺領域成立的首個合資企業。
2013年,巴陵恒逸產銷己內酰胺21.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6.25億元、稅前利潤3.46億元。今年前4個月,產銷己內酰胺7萬多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處于國內同類企業先進水平。
“巴陵恒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吸收了國有企業的規范和嚴謹、民營企業的高效和靈活等優勢,先天‘基因’優良。”巴陵恒逸董事長王松林說,“巴陵石化與合作單位多年艱辛探索,持續創新,開發出了己內酰胺生產成套新技術,加之多年的生產運行,積累了豐富經驗。巴陵恒逸從建設初期就吸取了這些精華,為建成運營夯實了基礎。”
王松林介紹,巴陵恒逸注重各類人才使用,不唯學歷,不唯資歷,只講能力,能者上庸者下,強化責任擔當,責權利統一,追求效益最大化。“在巴陵恒逸的管理和技術團隊里,90%的人員來自中石化系統。他們為提高公司的競爭力發揮了支柱作用。”
經過兩年多運行,巴陵恒逸借鑒中石化生產、設備、安環、技術工程等管理制度,規范專業化管理,實施177項規章制度,保持了制度建設與公司運營同步。
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巴陵恒逸將“高效”作為企業文化核心理念,一切工作圍繞“效益最大化”目標而進行,人員精干、機構精簡、流程簡化。“合資公司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股東雙方利益最大化。”巴陵恒逸總經理楊立新說。
公司現有在編員工873人,具有年輕化、專業、高學歷特點,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占86%。8名高管管理7個職能部門,14個生產及配套裝置(車間)采用主任負責制。負責全公司采購、營銷及物流管理的采購營銷部,雖然每年進出原料和產品230萬噸,銷售、采購費用達80億元,但整個部門僅有13人。
“公司鼓勵員工圍繞‘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提合理化建議。權責分明、高效決策和執行讓我們很有收獲。”楊立新介紹。
2013年10月3日至6日,蕭山供水公司停供和降壓供水84小時。按常規,裝置面臨減產甚至停產局面,生活供水也會受嚴重影響。接到停水通知,巴陵恒逸快速響應,在僅有7天的準備時間內,管理層現場敲定應急供水方案,各部門高效協作,加班加點,做好外部購水、車間儲水、控制用水等一系列工作,實現“停水不停車、減水不減產,員工生活不受影響”的目標。僅此一項,公司就減少損失1000萬元以上。

● 混合所有制的經濟形式讓巴陵恒逸走得更穩健。 攝影/彭 展
巴陵恒逸經營運作堅持緊貼市場,靈活應變。今年3月底,管理層研判主要原料苯的價格已降至低點,且有反彈跡象。機會就是效益。于是,公司快速決策,比原計劃增加采購6000噸。兩周后,苯價上漲,公司因為提前備貨,節省了采購成本300多萬元。
國企與民企聯姻,煉就人盡其才“大熔爐”。
在巴陵恒逸,忙工作的氛圍濃厚,連裝置與裝置之間辦事都是騎自行車。大部分員工是一崗多能、一專多能。公司安排的工作,員工不能說“不會”,更不能說“與我無關”,只能全力以赴。當然,員工在不同的崗位,完成不同的工作量,拿不同的工資,差距也很大。從班長到副操,薪酬每年相差五六萬元。員工想要升職加薪,“捷徑”就是加強學習、參與競聘,憑本事獲取報酬,多勞多得。員工考核、晉升、加薪等與切身利益掛鉤的事項,均實行陽光操作。
梁梅在巴陵石化己內酰胺事業部己內酰胺車間當了19年主操、2年技術員,2011年12月受公司委派來到巴陵恒逸工作。憑借自己在巴陵學到的扎實技術,再加上巴陵恒逸提供的平臺,梁梅走上了己內酰胺裝置主任崗位,成為巴陵恒逸目前唯一的女裝置主任,管理著裝置60多名員工。
“我現在每天除了上班外,還要抽出時間學習,主要是學技術。因為裝置運行中還有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加之這里競爭激烈,工作做不好會被別人比下去,要想勝任這份工作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梁梅說。易擁華、彭十林等過去在巴陵石化都是班長,如今經過歷練,都成為巴陵恒逸獨當一面的裝置主任。
“大家的聰明才智就是企業這棵大樹最好的養分。”在巴陵恒逸辦公樓前的合理化建議公示欄旁,寫有這句話的宣傳畫引人注目。新張貼的《合理化建議提報獎》公示顯示:截至4月30日,公司共收到員工提出的建議124條,其中符合“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主題的建議111條。公司先按每條50元的標準發放提報獎。建議被采納實施后,還將給予提報人5%的收益獎勵。“降本增效,同創共享”機制的建立,廣大員工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協作意識、進取意識不斷增強。
今年初,巴陵石化在深化改革進程中,組織一線員工轉崗至巴陵恒逸工作。5月8日上午,從環氧樹脂事業部轉崗到該公司的鄭時岳和丁碧蓉等參加了第二階段理論考核測試。鄭時岳說,走出巴陵石化到合資公司工作,對自己也是一種考驗和鍛煉。他將努力學習,爭取盡快實現“角色”轉變。
假如所管理的裝置被評為先進,裝置主任會被評為先進。反之,裝置主任干得再好,也只能獲得跟集體一樣的評價。
巴陵恒逸根據部門及裝置的崗位工作量,從緊編制定額,從源頭進行管控,深化公司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公司實施人工成本考核,依照編制核定人工成本目標值,節約部分按50%的比例獎勵裝置,超出部分同比例處罰到位。
“比如裝置核定人數是50人,裝置只用了48人,那么精簡的2名定員收入的一半就獎勵裝置,從而激勵各部門和裝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優化用工。”巴陵恒逸總經理助理、行政人事部經理卓亞君介紹。
2013年4月,巴陵恒逸啟動裝置績效考核工作。公司通過“成本管控”考核車間,裝置通過“生產、安全、衛生、勞紀管控”考核班組,班組通過“日常表現、工作能力、工作績效”考核員工。公司只掌握裝置的成本考核權,將班組、員工的考核權限下放到裝置,鼓勵裝置拉開班組之間、員工之間的績效獎分配額度,促使員工“比學趕幫超”。
在巴陵恒逸,各項規章制度一旦確定,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公司通過強化考核確保執行到位。公司在勞動紀律管理上實行上、下班刷卡制,遲到1秒鐘也算遲到,無故3次遲到就算曠工半天。工作時間,員工如沒有主任和人事部門簽字的“路條”就出不了廠門,連高管也是如此,否則就是違紀。
作為一家年輕的合資企業,巴陵恒逸的800多名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無論是來自巴陵石化還是恒逸石化,或者招聘入職,在這里只有一個身份——巴陵恒逸員工,而且目標也只有一個——企業賺錢,員工得利,企業和員工實現雙贏。”楊立新說,“公司倡導‘盡職、高效、拼搏、和諧’的企業文化。巴陵石化‘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核心行為準則,也在這里生根發芽。”
巴陵恒逸強調團隊建設,鼓勵“大家”立足崗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企業和自己創造財富和未來。“在公司年底評比中,假如所管理的裝置被評為先進,裝置主任也會被評為先進。反之,裝置主任個人干得再好,也只能獲得跟集體一樣的評價。”環己酮裝置70后主任易擁華說,“所以,我們開展工作講群策群力,不能讓一名員工掉隊。”
巴陵恒逸建有黨總支、工會及團委組織,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工團活動,充分凝心聚力。89名黨員在安全生產、降本挖潛、優化運營等方面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工會牽頭組織開展吸引全員踴躍參與的金秋技術大比武、安全知識搶答賽、廚藝大賽、書法比賽、運動會等活動。
去年8月,巴陵恒逸完善困難員工幫扶機制,成立“愛心互助基金會”,至今已募集資金17萬多元,幫扶一批生活有困難的員工。得知氨肟化裝置有名女工的家在雅安地震中受損的情形后,巴陵恒逸及時為她送去3000元的幫扶慰問金。
去年夏天,杭州遭遇40多天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巴陵恒逸打出“戰高溫,奪高產”組合,確保防暑降溫用品發放、增補到位;連續3次組織送清涼活動,慰問一線員工;加強高溫防范知識和安全生產知識宣貫和培訓;加大關鍵設備、關鍵環節巡查力度;開展“戰高溫、奪高產百日勞動競賽”。全員齊心協力,實現裝置安全生產零事故、高溫季節安穩運行日產600噸的目標。
“我對公司最大的印象就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只要奮發努力,就能在這里找到施展才干的平臺,獲得應有回報。”巴陵恒逸行政人事部80后文秘宣傳主管王偉,2012年6月從恒逸石化應聘到目前崗位。他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