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趙 雪 本刊實習記者 于 洋 陳 躲

越發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困擾著國人。 供圖/CFP
大霾籠“灰京”,環保問題成為“兩會”焦點。如何治理?“兩會”代表委員獻計獻策。
陽春三月,本該草長鶯飛、陽光明媚,然而在全國政協開幕當天,代表委員、中外記者齊集的北京再次陷入霧霾天氣。在此之前,來勢洶洶的霧霾席卷了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維持一周的重污染波及15個省市,籠罩面積達181萬平方公里,其中空氣污染較重的面積超過98萬平方公里。
霾來了,污染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直觀而清晰地呈現在中國人面前。“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擲地有聲地向全國人民傳遞出政府治理污染的極大決心。
李克強總理的發言影響是巨大的。據媒體統計,3月3日,環保類上市公司業績明顯上行,板塊漲幅超過5%。
不僅僅是北京,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去年全國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中,有71個城市“超標”,僅有拉薩、海口、舟山三個城市完全達標,京津冀區域的空氣污染最重。
數據觸目驚心,自然引來全民熱議,替百姓發聲的“兩會”代表委員提案議案也多集中在霧霾治理方面。這些提案議案關注霧霾形成的原因,探討解決環境污染的辦法,并取得了一些共識。
首先,大氣污染是個普遍問題,解決起來需要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
針對京津冀的霧霾天氣,全國人大代表、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戰勝認為,做好污染源解析工作,是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基礎。“單個城市或省份的污染源不明晰,區域內空氣污染物成分更難定論。大家你怨我、我怨你,聯防聯控就很難收到實效。”在他看來,搞清區域內城市間大氣污染物如何互相影響,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治污工作。
從政府層面看,全國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許皞建議,應改革地方領導考核評價體系,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于環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廣泛推行綠色GDP考核制度,以提高環保政策的執行力。同時,將要“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約束性要求,建立剛性約束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油田局長李聯五則從企業層面提出建議。今年,他帶來的建議是“‘碳’資產市場化 負債變效益”。他認為,只有將“碳”資產從負債變成效益,從減排中獲利,企業開展技術革新、調整投資結構、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碳減排的做法才會常態化,霧霾天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作為能源生產大戶和能源高消耗行業,石油石化企業在這場“全民環保戰”中,無疑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
“我們必須堅決響應總理報告提出的要求,不管在哪個省,各級政府下達的目標,石油石化企業都應該走在領先地位。”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主任趙日峰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代表委員語錄


汽車尾氣治理“洗菜”也要“洗鍋”,需綜合治理車、路、油。
——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集團董事長 傅成玉

改革要敢于“動自己的奶酪”。
——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安慶石化總廠廠長、安慶分公司總經理 王 彪

只有將“碳”資產從負債變成效益,從減排中獲利,企業開展技術革新、調整投資結構、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碳減排的做法才會常態化。
——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河南油田局長 李聯五

現在的問題(霧霾)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問題的形成過程中,大家忽視了預防和超前控制,等矛盾突出了又急于求成。這種做法非常不科學,容易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害。
——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石家莊煉化、石家莊資產分公司總經理 畢建國
事實上,在中國石化提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發展目標中,“綠色低碳”已經是集團六大發展戰略中一條重要的戰略。
2012年11月29日,中國石化發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環境保護白皮書》(2012版),鄭重承諾“三個凡是”:凡是環境保護需要的投資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環境保護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壞環境帶來的效益一分不要。
2013年,中國石化又提出了“碧水藍天工程”,共涉及800多個項目,預計投資228億元。“去年投資30多億元,今年預計投資100多億元,目的是淘汰落后工藝,使生產過程清潔化,最后再實行末端治理。”趙日峰表示。
在“碧水藍天工程”中,洛陽石化共涉及14個項目,投資超過6億元。“我們計劃到2015年,主要在2014年完成投資。這其中很重要的內容就有鍋爐脫硫、脫硝、脫塵,催化裂化裝置的脫硫、脫硝和脫塵工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分公司總經理趙振輝向記者透露。
除了企業自身對環境的責任感外,各級地方政府對環保的要求標準也日益增高。趙振輝告訴記者,他剛剛收到通知,洛陽市再次提高企業生產對環境影響指標的標準,包括氮氧化物、粉塵等項目。他感慨:“雖然河南并未被納入特別限制排放區域,但河南省按最嚴格的標準要求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排放情況,企業的環保壓力確實很大。不過,壓力再大也要承擔責任努力完成各項指標。”
事實上,環保壓力的存在為石油石化企業轉型升級、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和優化裝置設施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南化公司副總經理殷云飛告訴記者,前幾年,南化淘汰了一批落后裝置和生產工藝。近兩年,南化公司主要注重產品工藝的技術改造和調整,通過技術更新、改造升級來提高企業競爭力。如2013年南化公司改造了4個燒堿電極,使1噸燒堿生產量就可減少200千瓦時用電,與原有耗電量相比,節約了10%。
造成霧霾天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汽車尾氣排放。提升成品油質量,是減少霧霾產生的重要手段。這項工作,一直成為石油石化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點。
近幾年,蘭州石化一直致力于推進油品升級方面的清潔生產。去年10月,蘭化通過技術進步和裝置建設,已可生產滿足清潔環境標準要求的國Ⅳ汽油。在履行社會責任、抓好質量升級的同時,蘭州石化注重實現有限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總經理李家民告訴記者:“資源雖然有限,但產品結構調整是無限的。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選擇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的產品。”
李家民向記者透露,好產品讓蘭州石化嘗到了甜頭。通過生產97號汽油、航空煤油等高附加值產品,蘭州石化去年實現同比效益好水平。
除中石油外,作為最大的成品油供應商,2000年以來,中國石化共投入2000億元推動成品油質量升級。這2000億元不僅用于煉化企業改進更新設備,也用于下游加油站設施的升級置換工作。
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總經理趙振輝表示,從2005年開始,他們累計投資超過50億元實施了油品質量升級,通過國Ⅱ、國Ⅲ、國Ⅲ油品的質量持續升級,油品中硫的含量從2000年的1000ppm降至目前的不高于50ppm。
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潘桂妹告訴記者,作為湖南省成品油市場供應的主渠道,湖南石油把汽油質量升級工作當作一項履行社會責任的政治任務來抓。他們克服資源、運輸、儲運等困難,分批次開展調撥、清罐、置換。同時,進行嚴密的質量檢測,直至置換油品符合國IV標準后才更換標識對外掛牌銷售。湖南石油提前兩個月完成油品質量升級工作,升級所增加的成本均由企業自行承擔。
對于治理污染問題,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說:“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這不僅說明我們在霧霾治理方面形勢嚴峻,而且一般性的工作推動已經不足以解決當前面臨的嚴重問題。
雖然霧霾治理是無條件的,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余地,不過部分“兩會”專家清醒地認識并呼吁,治霾不能一刀切,不能盲目關停煤場和發展天然氣,需要進行全國統籌規劃,防止出現系列問題。
我國是一個富煤少氣石油資源短缺的國家,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目前各地政府在治理大氣污的行動中出現了一種盲目壓減煤炭使用量,擴大天然氣用量的傾向。天然氣雖然是最清潔的化石能源,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看來,“根據我們能從國內外獲取的天然氣資源量,提出壓減煤炭使用量是合理的;決不能不顧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天然氣資源供應狀況,盲目壓減煤炭使用量”。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總經理畢建國也對我國的天然氣資源擔憂:“環境污染到這種程度,肯定要下大力氣。但是,做任何事情要有科學的態度。我國沒有那么多的天然氣資源,所以大家要理性對待。”
“考慮到我國資源稟賦,應該特別重視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不能都去搞煤改氣,要對天然氣的利用做出總體規劃。要回答,目前可利用的天然氣資源有多少?未來天然氣的發展前景如何?有限的天然氣更適合做什么?”畢建國對記者表示。
天然氣資源是短板,提高能源消費中天然氣的比例只能循序漸進。值得欣喜的是,我國能源生產企業正在加大投入爭取找到更多的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并增加天然氣的產量,也在努力通過各陸路和水路擴大天然氣的進口量。
除了增產與拓展進口通道外,增加天然氣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利用煤制氣技術。
3月4日北京舉行的“煤炭峰值預測與應對2014高層論壇”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煤制天然氣產能將達到69.5億立方米。這一數字預計在2020年達到600億立方米,是“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產量180億立方米的3倍有余。未來7年內,我國煤制氣將迎來井噴式增長。根據國家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煤制天然氣產量為150億~180億立方米。
“盡管天然氣是最清潔能源,但全部煤改天然氣首先資源有限,其次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明森如此擔憂。
既然煤不能不用甚至不能少用,依舊是主要燃料,張明森認為,最根本、最現實和最科學的解決辦法是把煤集中處理,通過脫硫、脫硝、脫塵等手段將原料清潔化后,作為二次能源送到全國各地。
對于治理霧霾的另一個手段——壓減關停一些企業,與會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畢建國看來,在政府干預的壓減關停企業中,有一些確實是不達標的,有一些可能并非是不達標企業,但屬于過剩的相對落后的產能。對于后一部分,政府在壓減關停企業時要重視運用法律和市場的手段,否則會有許多遺留問題和后遺癥,如職工的安置等。他說:“現在的問題(霧霾)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問題形成的過程中,大家忽視了預防和超前控制,等矛盾突出了又急于求成。這種做法非常不科學,容易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大的損害。”
“在壓減關停上,我們需要制定科學的標準和運用法制思維。”畢建國認為,“標準是不斷提升的過程,要與當時經濟狀況、承受能力、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
代表委員語錄


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都應該向所有的社會資本開放,交叉持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效率的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主任 趙日峰

國企想要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愿景,還有一段路要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總經理趙振輝

煉油行業如不加以控制,產能過剩問題將會比鋼鐵等行業更嚴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張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