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拉哈
老年人尿失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正常成年人每天排尿的次數是8次左右,每次的量約為300毫升。平均每天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每天排尿少于400毫升者為少尿,多于3?000毫升為多尿。
老年人易發尿失禁的原因,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各器官組織逐漸老化,發生退行性變化等所致。其中老年人的尿道括約肌也會發生退行性變化,肌肉松弛,肌肉收縮能力下降;神經和肌肉失去了相互平衡的協調作用,因而有時不能發揮正常的排尿功能。男性尿道長約15~20厘米,比女性的尿道長4倍,而且伴隨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也會進一步加重男性的排尿困難。有學者統計,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尿失禁者占40%。有3位老年朋友曾對我說,他們去公園或廣場鍛煉身體時,多次因沒有及時找到廁所而尿濕了褲子。我是一個92歲的老年人,雖然學醫,并注重自我保健,但偶爾也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此外,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用力或咳嗽,也會導致尿失禁發生,尤其是女性更多見。一些老年人由于尿濕了褲子,有異味,擔憂他人嫌棄,常常自己獨處。難言之隱使他們自卑、孤苦,心理負擔加重。所以,預防與治療尿失禁很有必要。
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藥物可以治愈老年性尿失禁。但根據我的經驗,下面的方法還是有一定效果的,老年朋友可試用。
1.通過調節機體功能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來防治尿失禁,其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起主導作用。如合理的營養、平和的心態、適當的運動等都是應當提倡的,應禁用煙、酒、咖啡、濃茶、碳酸飲料等刺激性食物。實踐表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可延緩衰老,預防尿失禁的發生。
2.老年男性應像女性那樣蹲下來排尿。這是因為男性的尿道長而彎曲,容易殘留尿液,蹲下排尿時用力較好,排尿過程比較順暢,不容易殘留尿液,有助于鍛煉肛門括約肌,還能刺激排大便的意識,減少便秘的發生。
3.每次小便后,用手擠壓一下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殘留的尿液即可排除。這一方法對尿不盡、尿滴瀝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4.養成有規律排尿的生活習慣。逐漸養成每天在相同時間段排尿的生活習慣,不憋尿。
5.如果尿失禁比較嚴重,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因為有一些疾病可導致尿失禁,需要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