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倩(城步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湖南城步422500)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的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管理方法,能夠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提高醫療服務、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患者滿意度[1-2]。本院2011 年2 月至2013 年3 月,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結腸癌患者的治療護理中,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 年2 月至2013 年3 月本院收治的結腸癌患者100 例,均明確診斷為結腸癌并排除嚴重內科疾病。將100 例患者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齡36~74 歲,平均(45.8±6.7)歲;體質量52~70 kg,平均(56.8±3.7)kg。觀察組中男36 例,女14 例;年齡38~73 歲,平均(46.7±7.1)歲;體質量53~69 kg,平均(57.8±4.1)kg。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協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按照結腸癌臨床護理路徑進行治療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住院第1 天 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并進行體格檢查,上級醫生查房,術前評估,完成上級醫生的查房記錄,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安排手術時間或其他治療方法;向患者介紹病房環境以及病房的相關制度,入院護理評估并協助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同時告知其特殊檢查需要注意的特別事項。
1.2.2 住院第2~3 天 上級醫生進行查房,完成術前準備工作以及術前評估,并根據患者的體檢和相關檢查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手術方案。住院第2 天應提醒患者在空腹狀態下留取化驗標本,并進行相應級別的護理服務、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治療配合、腸道準備等[3-4]。
1.2.3 住院第4 天 協助患者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并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圍術期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抗菌藥物皮試、皮膚準備、腸道準備、有效咳嗽、心理疏導、床上使用便器、預防感冒等手術相關知識指導,另外,須告知患者術后第1天早晨勿飲水。
1.2.4 住院第5 天(手術當天) 手術當天早晨完成各種術前準備工作,觀察患者的實際情況,正確書寫護理記錄,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所要實施的疼痛護理服務。
1.2.5 術后第1~7 天 上級醫生進行查房,并評估手術效果,明確切口是否感染,檢查患者是否出現手術并發癥,依據引流情況決定是否拔除各種引流管,認真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記錄患者各種引流量,強化基礎護理服務,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強化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5-6]。
1.2.6 術后出院當天 上級醫生進行查房,評估手術效果,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排便情況,并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并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預約復診時間。
1.3 評價標準 健康知識問卷滿分100 分,每題2 分,共50 題?!?0 分為優,70~<90 分為良,60~<70 分為中,0~<60 分為差。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采用本院自編護理滿意度問卷表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很滿意和滿意的具體例數,計算出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經治療與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很滿意30 例,滿意18 例,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很滿意18 例,滿意15 例,滿意度為66.00%。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n 健康知識評分(分)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94.55±3.56 81.36±2.73 2.940 1 0.004 1 2.00±0.50 7.00±2.00 2.425 4 0.017 1 14.35±1.06 19.78±2.36 2.098 9 0.038 4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是結腸黏膜上皮在遺傳或環境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40~50 歲年齡段是該病發病率最高的群體,全球每年新發病例約800 萬例,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0%~15%,并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4]。當前結腸癌的治療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并聯合放、化療等降低術后復發率,提高生存率,而其圍術期的護理工作則顯得越來越重要,對患者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8]。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綜合、新型的整體護理模式,將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每一天成效護理作為標準值,應用圖標形式向患者提供連續而主動的護理服務,針對患者疾病的各個方面給予多元化、個性化、預見性的護理[9-10]。
綜上所述,對結腸癌患者按臨床護理路徑進行治療護理,能有效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醫患和諧,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和推廣。
[1] 郭云珍,張元秋,王國英,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癌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16):3164-3165.
[2] 張素萍,王春輝.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5):187-188.
[3] 陳春賢,汪紅霞,林克如,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4):32-34.
[4] 劉月,賴俊莉,董純秀,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8):2839-2840.
[5] 周新. 康復護理路徑在結腸癌手術患者應用的臨床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23):3517-3520.
[6] 盧媚媛,陳勉珊,歐陽山.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現代臨床護理,2012,11(7):50-52.
[7] 楊林芹. 探討對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9):168-169.
[8] 程國玲. 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189-190.
[9] 郭宜萍. 結腸癌患者術后化療患者臨床護理中護理路徑的臨床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14.
[10] 翟付敏,聞鳳云,劉國群. 臨床路徑在喉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J]. 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