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駿
類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RA)其疼徹骨,病程纏綿難愈,致殘率高,為國際公認的困難重癥,但此病并非無藥可治“不死的癌”,?患者只要樹立治療信心,采用中藥內外兼治療法,做到下述各點,多可或得滿意療效。
心靜如水 無上良藥 有些人確診RA后憂慮恐懼,甚至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不積極治療。殊不知RA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慢性精神壓力常會引起內分泌失調,抑制免疫系統機能,使免疫力急劇下降,用藥不靈。因此,治療類風濕必須先“反恐”,即反對疾病的恐慌與恐懼。
盡早治療 降低致殘率 統計表明,RA病程2年骨侵蝕的發生率為50%,5年為75%;致殘率10年為50%,15年80%,20年高達90%,并使患者的預期壽命縮短15~20年。美國醫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能降低RA?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RA發病的2~3年內,關節軟骨未破壞前早期治愈是可能的。一旦病情發展到侵入性,引起了嚴重的滑膜炎,骨及軟骨受到侵蝕,治療就困難得多。
針對病情個體化用藥 因為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有個體差異,需要做到個體化用藥。病人要配合醫生選擇自己最適宜的藥物,而這種選擇只能是一個試用過程,通過試用摸索出有效合理的用藥方法,如首選藥物的確定、用藥劑量、用藥持續時間和維持量等;要聯合用藥,切勿單打獨斗。目前治療RA的西藥,如甾體抗炎藥、包括免疫制劑在內的病情緩解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等,都不能單獨應用制服RA。必須效仿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盡早采用既能迅速改善癥狀,又能長期控制病情進展的聯合治療,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提高療效,降低毒性。一般常用一種非甾體抗炎藥與一種或多種疾病修飾抗風濕藥聯合應用。
要打持久戰和攻堅戰 幾乎所有治療RA?的藥物無不起效慢、療程長,最快的疾病修飾抗風濕藥也要足量服用3~4周。如甲氨喋砱至少要連用4~6個月;環磷酰胺療程在3~6個月至一年以上;硫唑嘌呤療程在3~12個月,維持量要持續2~3年;硫代蘋果酸金鈉國外有用維持量多年至終身者。藥物的有效率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柳氮磺胺吡啶服藥的有效率半年為71%,1年為85%,2年為90%。在急性活動期關節腫痛劇烈、血沉持續增高,還要調整藥物或加大劑量,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急性活動期逆轉為靜止期,以延緩或阻止骨侵蝕的進展。
巧用激素利大于弊 激素是把雙刃劍,濫用激素弊害無窮。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抗免疫、抗毒素和抗休克作用,能使很多RA?患者緩解疼痛,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質量,但要有嚴格的用藥指征。主要用于急性發作期和高熱、多關節腫痛、多臟器損害、全身性血管炎等病情嚴重其他藥物無法控制時。其用藥原則,是小劑量有效就不用大劑量,適宜短療程就不長期應用,能口服就不注射,長期大劑量應用起效后要及時緩慢減量或撤停。
生物制劑標靶性強 腫瘤壞死因子是RA致病的罪魁禍首,它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炎癥和組織損傷。腫瘤壞死因子需要與體內正常細胞的某個部位結合,才能發揮破壞作用。而生物制劑可以在兩者之間“插上一杠子”,阻止它們“親密接觸”,不僅能持續有效的緩解癥狀,甚至可在早期阻止疾病進展。但生物制劑還需聯合應用傳統的免疫制劑,才能收到良好療效。荷蘭一項研究表明,在其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堅持應用生物制劑5年,有近20%的RA患者即使停用全部藥物后,仍然沒有任何復發跡象,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要鞏固治療 RA急性期病程在2~6個月至一年左右。如果治療得當,可完全控制1~3年以上或治愈。若治療不當或不徹底,多數病人會在3~6個月內急性復發、加重惡化。RA的發病特點是活動期和靜止期交替出現,進入靜止期時關節腫痛明顯減輕或緩解,血沉下降或正常。此時切勿被假象所蒙蔽,如不鞏固治療,就會死灰復燃。
中藥治療?優勢獨到??中藥可標本兼治,副作用少,適于長期用藥。有不少學者借助祖國醫學獨特優勢,中藥治療RA收到良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