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多年前,以一艘帆船的復雜性,在當時已經屬于高科技了,擁有這些技術和船只的公司在當時也是全球性的,并且是最富裕的一批公司。
而大家現在所看到的蒸汽船,當年航行距離很短,價格又昂貴,很多航海公司把它看作是不可靠的新產品,甚至認為只是一種“玩具”。但是蒸汽船可以從下游往上游航行,這是傳統船只非常難以做到的。而幾千年來,所有船只都只能從上游往下游航行。通過不斷改進,蒸汽船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成本慢慢降低,那些看不起蒸汽船的公司開始走下坡路。在50—60年的時間當中,通過不斷的改進和改善,蒸汽船把帆船擠出了商業世界。
還有汽車產業。1946年,最復雜、最高科技的汽車技術始于底特律,有一位本田先生在自行車上使用了助力電動系統程序,把它作為摩托車的原始技術。但是當時底特律有很多人看不起這種技術。本田先生把他發明的助力電動系統放在第一輛本田車上,不斷地在技術上進行創新和顛覆,最終擁有了市場。
打印機行業也是這樣的,剛開始的發展非常困難,傳統的印刷產業沒有考慮到所謂的點矩陣問題,都覺得沒有太大意義。經過持續的改進,噴墨打印機打出來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印刷廠逐漸倒閉,之前被輕視的點矩陣打印機則發展越來越好。
還有一個案例來自IBM。它當年制造了很龐大的計算機系統,其他公司無法與它進行競爭,但是另外一家公司Altair有很多年輕的技術人員,在1980年的時候用一種新技術開發出了第一臺微型計算機。當時開發BASIC編程語言一個版本的人,是一位在校學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比爾·蓋茨。
當時IBM一直看不起個人電腦的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到了Windows的出現,它才發現這一切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說早期的IBM是被微軟這家軟件公司通過技術創新而顛覆了。
所以,很多公司想進入IT領域,做計算機不可能成為IBM,做軟件又不可能成為微軟,這樣的狀態下就出現了Google,用很復雜的技術做搜索引擎。當年微軟也不看好Google,甚至包括我本人,覺得搜索能有什么用處呢?可是現在有哪一家公司能顛覆Google呢?可能不是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而是亞馬遜或者是Facebook,或者是中國的公司。
顛覆性的技術通常都是從邊緣、從外面引申而來的。有時候你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當你進行創新或者推出新產品的時候,會突然讓客戶感到滿意,這個時候市場就打開了,利潤也開始進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你會發現新產品的質量很差、利潤很低、風險很高、市場很小,甚至這個產品也沒有被證實過,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市場。但是創業公司別無選擇,它們沒有市場、沒有客戶、沒有資源、沒有錢。因此創業公司最容易顛覆科技,因為它們在做很不一樣的東西,推翻了很多設想。
所有創業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成績卓越,擁有高利潤。但是現在的環境變化無常,當你在頂端的時候,突然發現另一座山更高,出現了新的產品和新的科技,你會發現自己還不夠高。如果你是做帆船的,突然出現了蒸汽船;如果你是做馬車的,突然出現了小轎車。不同的行業當中都出現了另外的顛覆,那個頂點就是一種更新更好的機會,你必須要到達那個頂點。
當一些公司到達頂點的時候,你又必須去思考怎樣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做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產品,從新的角度再去爬上另一座高山。很多公司已經有很好的利潤、很好的市場,幾乎是完美的,但是讓它一下子去嘗試很邊緣化的東西,可能會接受不了。
對于成功的企業來說,包容這樣的突破和顛覆性是很有難度的。
其實看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最大顛覆性和最大突破絕對不是來自于本身,而是它的邊緣化產業。
凱文凱利眼中的顛覆力
顛覆一:大數據
在這個地球上,信息的發展是最快速的,是爆炸式的。不管你所在的是哪一個行業,你的生意都是數據的生意,你的客戶數據跟你的客戶一樣有價值。你可以保持數據的分享性,在云端存儲,讓你的數據“活”起來。
當你的500個客戶數據與另外500個客戶數據放在同一個云端,它的社交網絡效應會大大增加,當社交網絡里面的會員或者成員越來越多,這種效應甚至可以大到無極限。由于有了互聯網,我們很多產品的成本是不斷往下降的,而零和無極限這兩個數字在以前的商業模式當中是無法見到的,整合云會是一種非常大的價值。
顛覆二:個人生活數據的量化
它的創意來自于用科技產品來追蹤或者衡量、記錄我們人體的各種運作和各種數據。通過很多產品,例如手腕上戴的這些東西,還有一些裝在皮膚或者大腦里面的量化器,可以去記錄和追蹤任何可衡量的東西。在不斷進行記錄之后,會出現個性化的藥物,這款藥物只為你而準備。
顛覆三:無所不在的追蹤設備
在街上、在室內都有攝像頭,我們處于時刻被追蹤的狀態當中,現在的互聯網也有追蹤性,記錄你的狀態,然后存儲到云端。人類也很自愿地被追蹤著。所以當你來到商場,會有廣告牌或其他設備來追蹤你,它會去掉你的不適感,讓你愉悅地被監視。
顛覆四:可穿戴設備
很多公司正在進行服裝上的創新研發,它使服裝像裝了屏幕一樣,我們就像撫摸自己的身體一樣去撫摸機器,它可以幫助你矯正坐姿,可以用來幫助殘疾人。當我們穿戴了這樣一些設備之后,能同時感受到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我們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這個電影也同樣在看著我們,甚至感受到我們的情緒。
顛覆五:網真技術
Facebook買了一個技術:如今我們去醫院檢查身體需要依靠醫生,這種技術可以讓機器人來檢查我們的身體,將健康狀況告知我們。它是醫學和游戲的結合,我們戴上這樣的機器可以模擬潛水的場景,甚至很真實地感受到自己似乎住在水中。
顛覆六:無處不在的屏幕
軟性的屏幕會在更多的地方出現,還有一個趨勢是多屏幕。我們現在將電子書存儲在平板電腦里,以后會是非常靈活的形式,它可以被翻折,然后再變回平板。我們還在研究一些沒有屏幕的顯示器。以前的知識世界是以書為中心,因為紙質的書很有權威性,接下來會發展成為屏幕化的世界,屏幕將會成為我們的文化中心。
顛覆七:3D打印技術
目前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它顛覆了整個制造業。我們還可以打印巨大的產品、袖珍的產品,3D打印甚至可以為自己打印出一臺打印機,相當于自我生產。
顛覆八:人造智能
智能芯片不僅釋放其中存儲的信息,其實它們自己也在吸收和學習。未來的人工智能產品可以在云端進行獲取,人們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智能產品,不需要自己去制造。醫院買來的人造智能產品,診斷的結果甚至可能比醫生還好。
顛覆九:電子貨幣
貨幣是一種流通工具,這種流通工具可以被分享、傳播、標識、加注,例如比特幣就可以被追蹤,而且可以被標識,所以電子貨幣有很大的價值。
此外,網絡安全既是機遇,又是威脅
進入Facebook的時候我們都有自己的身份標志,蘋果也有指紋認證,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有很多網絡安全的問題,對于個人電腦來講有很多具有威脅性的軟件,手機上目前還沒有,但是以后肯定會遇到。
(以上內容系《創業邦》記者據6月14日“2014浙商大會暨移動互聯網峰會”凱文凱利專題演講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