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對城市居住區提出規劃性的建設意見,特別是在居住區公園規劃方面,利用公園空間,營造高質量的城市環境,美化居民生活區。不同類型的居民區,對公園的實際規劃不同,如何保障居民區與公園呈現有機融合的狀態,成為規劃設計的重點。因此,本文主要以城市居住區的公園部分為中心,分析實際的規劃與設計。
關鍵詞:城市;居住區;公園規劃;設計
公園在居住區中,屬于公共場所,主要為居民提供娛樂、休閑的場所,成為居民區的主要部分。公園雖然屬于居民區,但是其在系統上具備獨立性,可以單獨成為規劃設計的對象。目前,隨著城市綠化思想的提出,我國在公園規劃方面,投入大量設計研究,通過公園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滿足生活需要。
一、城市居住區公園規劃的相關特點
城市居住區的公園規劃,需要體現生態、綠化、觀賞等多個特點,體現公園建設的重要性,發揮公園的價值,因此,針對城市居住區公園的規劃設計,提出以下相關的特點:
1、體現人性價值
公園規劃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居民的需要,做好人性化的價值體驗。公園規劃既要體現居民的生活特點,又要起到娛樂、活動等集中化的作用[1]。可以根據居民的年齡結構,在公園規劃中適當添加特殊活動場所,例如:設置老年活動中心、青年活動場所,老年活動區域主要以棋類設施、健身器材為主,青年活動區域則以球類場地建設為主,體現公園設計的職能化,達到人性化的建設狀態。
2、生態多樣化
生態性是公園建設的基本內容,確保公園規劃建設的綠色狀態,美化城市居民區。公園的生態規劃,主要以人工和自然為設計主體,推進兩者之間的融合,利用人工為自然生態,提供發展的空間,同時借助自然生態,為人工開發提供環境。模擬人工思維,融入到實際公園建設中,形成整體的生態系統。如此,既可以展示公園規劃設計的生態特點,也可以體現規劃設計的層次性和多功能性。
3、地域意境獨立
結合城市地域優勢,創造獨特意境,成為公園規劃與設計的潮流。在規劃公園建設中,重點挖掘城市特色,不論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優勢,還是傳統文化上的優勢,都可成為建設公園的來源。在地域意境的營造方面,既要體現公園規劃的獨立性,又要保障其與居住環境的融合性。因此,地域意境的設計展示,更加符合現代公園設計的發展。
二、城市居住區公園的實際規劃與設計
城市居住區公園的規劃設計,需要遵循設計標準,達到規劃要求[2]。例如:公園規劃設計需要體現審美標準,通過居民觀賞,發揮審美特性,展示審美意境。一般城市居住區的公園,并不局限于居民使用,更多情況下其會發展為城市的代表,反映城市建設的價值,對公園建設進行匯總分析可發現,其在規劃設計方面,除需要達到審美標準外,綠化、游覽、休閑等都是必須實現的內容。
以珠江南國花園為例,分析居住區公園的實際規劃與設計。南國花園屬于高層結構,公園建設面積將近占據整體面積的40%,公園的規劃設計以熱帶園景為主。公園坐落于居住區的中心,為周邊居民提供方便,公園將綠化帶作為分割點,將公園分為四部分,以四季為建設主題,體現規劃設計的綠化特性。南國花園居住區的公園設計中,在廣場附近添加游泳池,重點圍繞游泳池,設計多功能休閑場地,包括健身類、游戲類等空間,符合公園對游覽和休閑的要求,公園在整體上的評價效果非常高,促使其成為珠江新區的重點娛樂場所,為擴大公園規劃面積,在有限的公園區域內,開辟地下活動場所,解決區域限制的問題,促使居民在感受公園氣氛的同時,體驗公園多樣化的功能。
由此可見:城市居住區的公園,為適應現代化的居住水平,需要著重考慮規劃設計的綜合性和系統性,同時還要保障公園的特殊性,利用居住區特有的環境,在規劃的基礎上,實現合理設計與開發,抓住公園規劃的特點,采用合理的布局,體現居住區公園的獨特風格[3]。隨著居民對公園意識的提升,社會需對公園提供更高的建設要求,居民在公園娛樂的高峰期基本集中在節、假日或者一天之中的早晚時刻,所以,公園規劃設計實現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還需要借助外資途徑,如:彩燈、壁畫、雕刻、文書等,完善公園建設的細節部分,促使居民在游覽、休息時,可以感受公園的文化氣息,觀賞相關作品的同時,獲取民族知識和地域文化,發揚并傳承中華文化。
結束語:
公園在居住區中的占據主要地位,不僅可以豐富居民的生活,還可以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我國在公園規劃設計方面,提倡和諧與舒適,促進多方特點的有效融合。通過公園建設,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豐富居民的娛樂方式,為其提供嶄新的生活空間,推進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實質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浩.城市居住區花園空間的規劃設計[J].住宅產業.2011(05):78-80.
[2] 唐正茂.居住區公園景觀生態化設計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12(04):26-28.
[3] 梁杰.結合工程實例論居住區公園的規劃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1):35-37.
作者簡介:李衛嶺,男(1972年10月—),漢族,祖籍江蘇南京。1995年畢業于無錫市城建職工大學(現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規劃專業,1995年就職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城市建設管理局,城市規劃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