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混凝土施工的幾個步驟進行探討,就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以及施工難點進行分析,對項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強化,積極發展新路徑,整體完善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和提高混凝土的總體質量水平。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技術運用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 離不開混凝土這一施工材料。而混凝土是由骨料、膠凝材料、外加劑以及水等元素,然后根據一定的比例搭配而成的,在結構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絕對的作用,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具有原材料資源豐富、生產工藝簡單、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的特點,并且具有較高強度和耐久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被得到廣泛的運用。正是由于它便于澆筑成各種形狀的構件或整體結構,能與鋼筋結合成堅固、抗振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所以一直是建筑工程中廣泛應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只有將混凝土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有效確保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一、模板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運用
1、模板分為鋼制模板與木制模板兩種,在進行房屋建筑中,采用混凝土施工首先要準備好模板。進行施工時,不論使用哪種模板,清潔模板是第一要務,必須將模板表面的臟物清理干凈。如若在工程施工中選取的是木制模板,在使用模板之前就應將其潤濕再進行后續步驟。
2、對模板的檢查工作也很重要。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充分全面檢查模板,保證其是完好的,以促進工程進度的順利。木質模板不能出現裂縫,一定要確保其質地緊密結實。一旦出現縫隙應當用砂漿將其堵住,不然容易出現漏漿現象,造成質量問題。出現縫隙的模板也可使用油氈將其封堵的措施。在使用鋼制模板前要采用脫模劑涂刷模板表面,涂刷技術要嫻熟,一定要均勻完整的涂刷,不能出現漏刷現象,一旦發生及時補救。施工中應當對模板變化問題進行細致觀察,安好的模板封堵才能正常支撐結構。及時處理產生的異常狀況,模板拆除時間也要科學合理,必須要達到其承受強度后再進行拆除,不能過早,否則達不到其承載力度也容易造成質量問題。
3、諸多因素造成建筑物表面易出現出現麻面的狀況:模板表面粗糙不堪、清潔力度不夠;時有拆掉模板時還有混凝土粘連在模板上的情況;模板使用前檢查不到位,常有縫隙出現;澆筑時未對模板進行濕潤;隔離劑的涂抹不均勻;混凝土振搗時氣泡未排除停留在模板上。只有在施工中對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有效把握,努力將問題弱化,才不至于在后續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
4、夾縫和夾層等出現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施工時造成的縫隙、模板發生變形產生的縫隙;施工后期對其表面的水分補給不夠充分及時;以及其澆筑高度過高等造成混凝土離析等。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因此這些問題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減少或避免夾層和夾縫的出現要嚴格把握施工流程。
二、鋼筋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運用
為了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混凝土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韌度和強度,盡量避免建筑物出現裂縫的情況。因為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流量非常大,難免局部會出現一些小的裂縫問題,混凝土施工技術人員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以此保證建筑物的整體質量以及外部美觀。鋼筋施工技術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環節,以下兩點是對鋼筋施工時必須要加強注意的:
1、混凝土在澆筑之前,要對鋼筋材料進行全面檢查核實,其鋼筋的類型和規格、鋼筋質量和數量、鋼筋是否符合施工質量要求等相關信息都要進行詳細了解,施工人員要檢查用于施工的鋼筋其保護層有沒有達到國家或質檢單位的規定,鋼筋接頭部位的接口是否牢固,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相關負責人,必要時進行更換,質量問題的出現常常是由于一些漫不經心的小問題累積起來的。
2、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要達標,一般施工中都是采用墊塊加固的方式。在進行墊塊加固時,當發現鋼筋密度在某部位較大時,適當加進一些小石子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問題的出現。振搗保護層混凝土時,要按照相關規定和操作標準進行,其施工過程要到位,盡量不要碰撞或踩踏鋼筋,一旦發現有鋼筋松動,立刻對鋼筋進行更換、調整,使鋼筋搭接能夠完好,達到施工要求。
三、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
1、混凝土澆筑措施
(1)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首先,要把模板之內的雜物如泥土、垃圾、油污等進行清除,保證模板的干凈。其次,要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在攪拌之前,可以根據混凝土的相關要求,根據一定的比例確定各種材料的用量,要對材料中所含的含水率進行反復檢測,對用水量進行及時調整。然后,在裝料時首先要裝填石子,然后再裝填水泥,最后裝填砂子。最后,為了使混凝土的質量得到保證,要對混凝土進行充分攪拌,當在對混凝土進行運輸時,混凝土泵車不能停歇,而要進行不斷地工作,如果會出現離析現象,則要對殘余的混凝土進行沖洗。
(2)澆筑要點的把握。在澆筑前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細致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記錄在冊。要檢查模板的尺寸、位置、標高、剛度、強度、鋼筋和預埋件的數量、位置以及保護層的厚度等。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清除模板內的雜物以及鋼筋上面的油污,模板上所存在的漏洞和縫隙也必須全部堵嚴。
混凝土澆筑的同時必須遵循先低后高的澆筑順序,分層澆筑,每層相應的澆筑厚度應該根據建筑物本身所使用的鋼筋情況和搗實方法等綜合原因進行確定。切記在澆筑過程中不能出現混凝土離析現象。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該反復的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以及縫隙和孔洞的情況,如果發現變形或者位置移動時,要及時聯系混凝土施工技術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不能視而不見。
2、混凝土養護措施
當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為了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得到有效保證,使工程發揮出最大經濟效益,要對混凝土進行相關養護。建筑施工中常見問題就是關于屋面板的養護。通常情況下屋面板面積較大、高度較高,由于蒸發快容易產生水分流失也快的問題,也會增加混凝土澆筑早期的失水。解決這類問題應當壓平其表面,并撒上適量的水,將其保持在濕潤狀態中,再在上面覆蓋一層膜,使用些保溫材料對其養護。
保溫措施是混凝土養護中最重要的步驟,該措施可以有效確?;炷帘砻鏈囟仁墉h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注意在養護期間各層面間的溫差,要把溫差嚴格控制在二十度以下??茖W合理的混凝土養護方案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準備,制定滿足設計要求方案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拆模后的混凝土遇到突然變化的天氣狀況后,應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保溫或隔熱,防止因溫差過大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術和工藝對工程的施工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建筑的整體質量以及外觀美感,混凝土的施工不僅和自身在材料選用方面相關,還與澆筑、裂縫預防與控制、強度把握和養護等技術方面,后期維護條件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一定要總結出經驗,應努力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對于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進度以及質量都會得到提高。促進其施工工藝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當前混凝土施工技術向著更加高效合理的方向,促進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兵.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問題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11.
[2]陸江.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探討[J].神州,2012(6).
[3]張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