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設計是直接建立在室內生活價值上的基礎工作,本文根據多年對住宅設計的工作實踐和人們對居住條件的需求,因此住宅設計中觀念發生轉變,為人們能夠擁有合理舒適的住宅,我們分析當代住宅設計的方法。
關鍵詞:住宅設計 轉變 思考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住宅設計日趨完善,但也有一些方面考慮不周,下文主要談談由住宅設計帶給我們的幾點思考,并詳細建筑設計中住宅設計的新理念,從住宅的使用功能、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三個方面探討住宅設計。
1 住宅設計的新理念
1.1 以人為本
住宅新概念的提出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 我們不能脫離人來探討未來住宅的發展。在研究人居生活需求的同時,需要營造高標準、個性化、多層次、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現代新住宅,滿足人們需不斷提高住宅質量的要求。所以,在新概念住宅中,靜謐、清新、體現十足的個性特征的多層甚至小高層住宅花園化漸漸成為一種新的設計主流, 大面積退臺設計、 入口大堂花園式設計比比皆是,諸多獨棟、聯排或疊拼住宅的設計手法被更多地運用到多層住宅的設計中來, 同時“情景花園住宅”也進入人們的眼界,漸漸成為當代住宅的新寵。景觀環境的設計理念也日漸深化, 使居住體驗更能體現人文本質。 依山就勢、與當地地脈等人脈相融通和諧的設計,極大的尊重了景觀的均好性。同時出色的規劃和景觀設計使住宅透出彌足珍貴的文化底蘊,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體的綠化,進入式草皮和層次分明、高低錯落有致的各類植物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通過園路鋪設、布置桌椅、點綴小品等措施適當吸納人流入綠地,在保護綠色的同時將人的行為融入綠色,讓住宅用戶樂于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享受溫馨陽光的呵護,感受鮮花綠葉的芬芳與清香的快樂。
1.2 綠色生態住宅
真正的綠色生態住宅的內涵是全面的, 它即適應當地的生態而不破壞當地的生態,具有綠色、生態、節能、低碳、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等優點,它綜合運用了當代建筑學、生態學以及科學技術的成果,把住宅建設成為一個小小的舒適完美的生態系統,為居住者提供了生機盎然,自然氣息濃厚,舒適健康經濟的居住環境。隨著我國住宅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住宅要求的提高,綠色生態住宅作為新的設計概念被廣泛提起并且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成為當代住宅設計代表性新概念。綠色生態住宅是以與自然相和諧為宗旨, 在進行住宅的設計時候要大量采用更適合人類生存。同時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低碳的關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筑使用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來源, 所以住宅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考慮節約能源并講究回歸自然。所以綠色生態住宅要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
綠色生態住宅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應用高科技進行細節處理,提高人們住宅生活的舒適度。 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建造高技術集成型住宅來塑造高品質的生活。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1.3 親情住宅
住宅在滿足以人為本和綠色生態需求后,更應體現親情這一元素。親情住宅這種新概念住宅的提出直面現在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 “空巢家庭”不斷增多,同時鄰里關系不斷疏遠。通過這種新概念住宅的功能設計,同時營造一種親情社區氛圍,加強了住宅社區的親情溝通和相互的鄰里交流,這無疑是一種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新型概念住宅形態。
親情住宅的“親情”主要體現在住宅的規劃設計上:在住宅家庭內部,住宅戶型設計上,讓一家三代人可以同居一處。使家庭內部三代人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還同時使子女可以更好的照顧老人。比如每個別墅底樓配有主臥并帶書房、衛生間。這樣,有老人的家庭,老人就可以在這一層獨立居住、也十分方便老人的出行。這種情況下既可讓老人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減少了兩代人之間觀念上差異的沖突,又方便子女照顧老人和老人和子女之間的交流,增進兩代人之間的感情,促進了家庭的和睦發展。
鄰里之間,在“現代鄰里,都市街坊”的規劃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將中國的傳統居住文化和現代建筑設計手法相結合,并且給“街坊”這一古老詞語賦予了新的含義,讓傳統的四合院落感重新回到現代居住小區。在鄰里的相處中,也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培養鄰里的親情,比如將整個園區都種上果樹,一戶一棵,四季瓜果飄香。
2 住宅設計的發展
2.1 對住宅使用功能上的設計
我國城市住宅的使用功能相對比較簡單, 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起居的要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住宅中的家用設施也日益的先進和完善,人們對于住宅使用專門化的要求日漸明顯。對家具的擺放和設施規劃也要求盡善盡美,但是對廚房、衛生間的設計不夠細致的問題日益突出,作為住宅關鍵部位的廚房和衛生間的設計,應該按照最佳操作流程布置平面形式,以i型為基準,合理的鋪設管道網。在廚房操
作臺的上部應該設置吊柜,衛生間要貼近臥室,并且把洗漱、洗衣和沐浴、便溺等空間分隔開, 滿足人的行為習慣, 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決定廚房和衛生間的大小,并且盡可能多的設置空間。
2.2 對室外環境構造的設計
城市住宅建筑的環境主要包含居住空間的室內環境和居住空間的室外環境,住宅建筑室外環境是室內環境的延伸和補充,室外環境不是單一的部分,它和建筑小區、城市的整體環境是一體的。室外環境主要有住宅建筑的區域位置、建筑整體平面布局、城市道路交通組織建設以及各種方便人們生活的服務設施等, 良好的室外環境可以讓人心情愉快,產生認同感和滿足感,進而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更加滿意。因此在城市住宅建筑設計中,對室外環境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設計
師可以設計一些綠化小景,富有藝術品味的雕塑,各種形式的桌凳,健身器材、秋千、籃球場、足球場等為住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
2.3 對室內環境的設計
室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居住者個人情感和對住宅的滿意度,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存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人們更多追求精神的放松和享受,人們渴望自己的“家” ,充滿溫馨、生機,在家里能夠得到精神的愉悅和生活的享受。因此,在對室內的設計創造應該使室內功能組織合理、動靜分區明確、 互不干擾,空間秩序易于識別,空間意象清晰。例如:在室內做一些綠化點綴、 家具的陳設色彩盡量和室內的裝修色彩和風格標尺一致,以此改善室內的小環境,滿足住戶的審美需求。在室內的設計中,關于陽臺的設計,可以設計成平鋪的大落地窗,可以開闊人們的視野;也可以設計成“凸出去”的形式,在陽臺上設置秋千或者桌椅,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屬價值,而且還為人們的休閑生活增添了一份愜意。
3 結語
創新住宅建筑設計,是我們設計保持活力的源泉。每一個新的設計都可能成為時代的潮流,。我們只有深入研究住宅的內在本質與發展方向,才能設計出滿足置業者的要求住宅,才能設計出出使人們感覺舒適的住宅。
4 參考文獻
[1]佟明.住宅的設計與應用[J].林業科技情報,2011
[2] 白海波.推行建筑節能完善外墻外保溫節能技術[J].林業科技情報,2010
[3] 李東奇.建筑師的新課題——住宅設計[J].現代農業,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