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質量的高低一直以來是人們所關心的話題,也是所有工程建設的核心。特別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水準,直接影響現代化城市的標志。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政道路工程修建規模和數量也在擴大,如何確保道路的工程質量以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重點分析影響市政道路工程具體的質量和質量的因素控制措施,為提高質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進行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須的人員、車輛來往的道路。它連接著城市的各個部分,是城市交通運輸的基礎。城市道路是城市市政設施中不可或或缺的關鍵部分。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建設速度也在提升。市政道路的建設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實現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提升,是目前廣大技術人員的一個研究熱點。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關鍵,保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特點概述
市政道路建設項目是市政工程的一種,其市政特色、建筑工程特點的雙重性,形成了其自身特點:市政道路建設屬公益性項目,由政府投資,為公眾使用;市政道路建設參與人數多、造價高、相對時間長、利益相關者多、對環境有較大的依賴和影響,這些特征決定了其較高的復雜程度;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外部環境對其有著較大影響,如周邊社會關系、天氣、材料價格等均容易影響到項目的進程,且業主、監理、政府監管機構、總包商、分包商、材料供應商等項目內部利益相關者存在較大遍數,加之項目建設中的自身問題,使其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當中,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十分必要。
二、市政道路工程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1、開工前準備不足
在市政道路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一個工程從提出到計劃實施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導致政府部門要迅速的招標施工單位,可能會選擇到不合適的施工企業,另外,施工單位確定以后,還會迫使施工單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完成對整個工程的設計和規劃工作,甚至會出現一邊設計,一邊進行施工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容易出現問題,而最終的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了。
2、施工單位工期短。
政府是市政道路的投資者,市政道路工程開工急,出于減少工程建設對日常生活干擾,對施工周期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道路建設。并規定工期只能提前,不能退后,施工單位只能根據工期進度計劃安排,缺乏周密性。
3、施工時作業面比較窄
我們都知道,在進行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時,一般的施工場地都是比較混亂的,再加上施工人員要考慮到城市的地下供水、供熱、燃氣和通訊等系統的管路,這樣就使得本來就不夠寬敞的作業面變得更加狹窄,也會造成對于施工的管理和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變得更加的分散,大大的增加了質量監管的難度。
4、施工時各項責任不能明確,管理混亂
一個市政道路工程是一個整體有序的大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施工的現場,如果各個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相互間的溝通,而且責任也不能明確到每個部門甚至每個人員的身上,就會造成多頭管理,施工不能有序的進行等問題,最終會使得整個的施工過程中各個部門相互推諉責任等現象,這樣的問題的出現,不僅會對施工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影響,也會大大的影響到對于整個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控制。
三、加強市政道路施工的控制要點
(1)對工程質量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城市的迅速發展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質量的好壞對工程的進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參與整體工程建設的部門須明確各自的職責,把握質量關卡,從根本上增加質量的管理,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完善施工技術,力爭實現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取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質量控制是施工環節最重要的部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能夠保證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不出現質量問題,應從以下方面進行:①完善質量管理機制。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市政工程道路建設也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建立與工程相聯系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形成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科學規范。提高質量管理機制,保證工程質量不出現問題②完善招標制度。針對招標,必須制定并完善招標制度,能確保優秀企業容易中標,避免出現不良競爭。明確管理方法,打破地方壟斷,開放市場。
(2)加強施工材料的控制。對市政道路工程使用的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壽命和質量,所以材料的使用上應遵循嚴格的審批制度。施工單位應建立嚴格的質量檢驗體系,質檢員若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糾正。監管工程師也要嚴格控制材料的供應來源,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抽檢,對于不滿足要求的,應進行復檢,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兩次檢測報告須同時放入技術文件中記錄。 做到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設施和材料都能滿足質量要求,確保市政道路工程的順利進行。
(3)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對于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擔任檢測監督任務的檢測單位,必須具備滿足國家規定,并且具有良好社會信譽的企業,完善的管理機制。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使所有的工作都在開方式的環境中進行,特別是在招標工作中,必須進行全方位的針對性監督,減少招標單位相互勾結。在監督過程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堅決制止機械式的和形式主義監督。在對道路工程質量有關的項目進行監督檢測時,例如材料的性能情況,實體的質量情況等,認真完成記錄和檢測結果,存檔在質量管理資料中,以備以后檢查。
(4)加大項目設計階段質量。設計階段質量作為項目的奠基石,關系著整個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質量,所以在設計階段要追求質量的最佳化。為了更好的實行工程項目質量設計階段的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首先,建議在設計中實行經理質量責任制,嚴格對設計進程進行全面管理,按時完成對設計產品的監督檢查,保證項目質量符合要求。其次,制定項目要求的質量策劃。應該在項目的進行中建立合理的質量目標,規定各個環節的質量要求,形成策劃文件。使參加工程人員知曉。使質量策劃貫穿整個工程項目。
四、小結
如果能夠很好的控制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肯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也為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極大便利。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一定要設立完善的監督機制,進行完整的質量管理制度,明確質量任務,實行科學監理,協調各個環節,確保工程質量滿足所有要求,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田生,邱順義.淺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11
[2] 張向東.道路工程施工速學手冊(第2版).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黃美玲.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幾點論述[J].企業技術開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