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敗往往事關工程全局。本文以某大廈高層建筑的深基坑施工為例,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
1、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1.1土方開挖的控制要點
基坑土方開挖使原狀土的平衡被破壞,相應的會導致基坑開挖的風險和事故。基坑開挖后要加強現場管理,各類土方開挖機械停放位置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與基坑保持距離,防止開挖過程中挖土機械碰撞支撐系統,造成支錨體系和支護結構之間的連接破壞,從而產生事故。
1.2土釘及錨桿支護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土釘及錨桿支護是通過土釘和錨桿與土體的相互作用,使加固的邊坡成為具有整體性和穩定性的土體,保證土釘和錨桿的設計強度及滿足設計抗拉力顯得尤為重要。
1)施工中要保證孔深,符合要求后方可終孔;2)土釘成孔前按設計要求在作業面上定出孔位并做標記和編號;3)對于土釘拉拔力的確認,要進行拉拔試驗,還要控制好注漿量和注漿力,保證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的抗拉拔力;4)漿液的水灰比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外加劑品種及摻量要按設計要求并經試驗確定。
1.3深層攪拌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前應檢查水泥的質量、樁機、攪拌機工作性能等。2)樁長、樁位、樁徑、樁身垂直度需控制好。3)水泥劑量的控制:應現場指派專人負責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全過程旁站水泥攪拌樁的施工過程。4)噴漿時間的控制:每根樁開鉆后應連續作業,不得中斷噴漿。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同時控制好鉆機提長速度。
1.4鉆孔灌注樁控制要點
鉆孔灌注樁施工時要保證樁位準確,灌注水下砼之前再測一次孔底沉渣厚度,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后再澆注砼。砼應連續灌注,并隨時測量砼的上升高度,計算導管下口埋深,拆除導管,導管下口埋深控制在不小于2~6米為宜。
1.5地下連續墻施工控制要點
1)根據地質條件,選擇挖槽方案;2)合理劃分槽段;3)嚴格防止導墻開裂和位移變形;4)根據施工過程調整泥漿性能;5)鋼筋籠吊裝要保證鋼筋籠的整體剛度,科學的編制吊裝方案,應在鋼筋籠內布置2-4道縱向鋼筋桁架及主筋平面的斜向拉筋;6)混凝土必須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7)接頭拔管時間的控制。
1.6 SMW工法控制要點
三軸水泥攪拌樁樁位定位后再進行定位復核,偏差值應小于 2cm。在下沉和提升過程中均應注入水泥漿液,同時嚴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水泥漿自動攪拌系統全部電腦計量,確保水泥配比準確無誤。水泥應送樣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完畢后,吊機應立即就位吊插 H 型鋼,確保插入型鋼垂直。
1.7深基坑的監測
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尤其是在地層復雜或周圍環境惡劣的基坑工程中,對工程地質和周圍環境勘察的不詳等都可能導致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不確定因素出現,從而導致工程事故的發生,因此對深基坑工程的監測是十分必要的。土方開挖前必須制定有效的監測方案,確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2、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
2.1工程總體概況
該建筑工程為總高65m的大廈,其平面形式呈方形,總建筑面積達55000 m2。其中地下面積占9000 m2,預計在地下設計三層,其基坑深度的最大值為15m,地下部分采用的則是混凝土梁內設無粘結預應力筋。建筑工程是剪力墻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在工程地質方面,擬建區域是某條河流的洪沖積扇北面,地面的標高是47m左右,擬建區域地質土層是粉質粉土層,也有部分是粘重粉質粘土層。地下沒有軟弱的下臥層,大廈地基的承載力標準值是230kpa。在工程水文方面,依據工程前期的勘探報告我們可以了解到,擬建區域的地下水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滯水,水位深度在3m左右,水位標高在45m左右;第二層是潛水,水位深度在10m左右,水位標高在35m左右;第三層是層間水,水位深度在20m左右,水位標高在24m左右,并且這個區域的地下水水質呈弱酸性。雖然不會腐蝕到混凝土結構,但是卻會在一定程度上腐蝕鋼結構。
2.2工程特點
該建設工程的規劃面積是一個比較繁華的街區,所以需要非常高的標準建設條件。在白天和黑夜街道太擁擠,項目已只為管道運輸增加了運輸的難度。并且也有更高的要求,以應對周圍環境,施工時間是有限的。總之,建筑面積具有非常窄的區域,建材呈現了大量的堆積在地面上,只有一些大型鋼結構被存儲在倉庫。所以需要二次運輸,進而運輸成本增加。
2.3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支護施工技術
依據本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最終確定了結合混凝土灌注樁和錨桿支護的支護方案。
2.4混凝土灌注樁
過程是對鉆場進行必要的平整,然后是測量放卷布孔工序。其次是挖臭水溝和布設泥漿地,到位樁基,漿料制備,鉆機,洗孔清孔,鋼筋籠的調防。并采取水下混凝土澆注樁,依此類推。開鉆前,需要對軸的定位點和水準點檢測,確保它是正確的,此外,還包括需要鋼樁的位置。完成打樁機的地方,需要對孔口護筒埋孔板中樁位置。在此上的定位的基礎上,還可以有效地保護孔口和存儲泥漿。準備工作完成后,可鉆。對地質鉆探進行準確的判斷,判斷的變化可以完好根據鉆井速度和鉆井平臺進行。如果到達鉆孔的要求,孔清洗過程完成。后成品孔的清潔工作,還需要測試。檢驗合格后,可以吊鋼筋籠和水下澆注混凝土。吊放的鋼筋籠,鋼定位環之前需要對鋼筋籠安裝。這樣我們就可以準確地控制替代鋼筋籠,然后開始水下澆筑混凝土施工。一般來說,在作業時全部使用導管的方法。并確保澆筑是連續的,盡量不要中斷。
2.5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時主要需要控制這些質量要點,保證護筒中心和樁中心的偏差在5cm以內,埋深應該大于等于1m。盡量按照1.1~1.2來控制泥漿的比重,對孔底沉渣的厚度進行控制,保證其在15cm 以內。要在準確的位置安裝鋼筋籠,依據相關的規范和要求來連接鋼筋。水下澆筑混凝土施工不能出現中斷,并且按照不小于 2m的標準來在混凝土內埋設導管,選擇適宜的速度來進行,防止出現一些堵管的現象或者鋼筋籠上浮的問題。完成了灌注樁混凝土養護工序之后,還需要依據相關的規范和要求來檢測質量,保證施工的質量。
2.6錨桿支護施工要點
在開挖的深基坑墻面或者沒有開挖的基坑立壁土層利用土層錨桿來進行鉆孔,當鉆到一定的深度之后,就需要對孔的端部進行再次擴大,一般都是柱狀。錨桿支護技術施工指的是在孔內放入鋼筋、鋼索或者其他的類型的抗拉材料,然后將漿液材料灌注進去。與土層結合之后,錨桿就會擁有比較強的抗拉力。通過這樣的支持技術,支持系統對于較大的張力也不會出現問題。從而保證結構穩定性,防止變形的問題,也有節約材料和人力的效果,施工進度也可以有效的加快。
2.7支護效果
完成了深基坑支護,在一定時間內,有孔壁坍塌無的現象。您將需要使用儀器來監測周圍的建筑,保證它不會通過研究出現變形等。
3、結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的開挖與支護結構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嚴謹的設計、嚴格的施工和嚴密的監測是確保基坑工程成功的關鍵,也是保證主體施工順利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直接關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參考文獻
1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
2張長友;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