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交通運輸業的不斷進步,我國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但在施工過程中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得其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本文就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引言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對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嚴格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車輛荷載,水和溫度等變化或則施工質量的問題,致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各種病害,主要有縱裂、橫裂、網裂、松散、涌包、坑槽、沉陷、泛油等。因此掌握好路面施工技術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中之重。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1.1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由于瀝青拌和站的產量和運料車數量以及多種客觀原因,運料車不能及時運到施工現場,使攤鋪機出現停機待料現象,這就使得處在熨平板下面的熱態混合料表面產生明顯壓跡,嚴重時產生臺階而影響面層平整度,為此,開工之前必須對各種機械施工能力進行匹配計算,并有專人負責指揮料車進行倒車,使之與攤鋪機配合協調,以免料車倒車時撞擊攤鋪機,從而對鋪筑路面的平整度產生影響。
1.1.1首先是選好拌制設備,保證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的性能和生產能力,使拌和站的生產能力與工程規模相互匹配,合格的拌和站應當能夠對自動進行、完成整個拌制過程,能夠分析數據、計算核定生產量,能夠進行拌和質量分析,然后再選擇瀝青的加熱設備及裝載機等附屬設備,從它們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確保與拌和機配套,以滿足拌和機生產要求為準。以拌和機為中心的瀝青拌合站位置應當空曠、干燥、運輸條件良好,運輸車從拌和站到施工地點運料時間不大于60分鐘。
1.1.2落實原材料的檢驗工作,粗集料要注重顆粒尺寸、形狀、松軟質和粘附性指標,要保證粗集料篩分級配符合設計要求,細集料應注重砂當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標,集料進場后注意分級存放,并及時搭棚防雨、防曬。為防止材料離析,還要將場地硬化,并在堆放時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層堆放,不能錐堆。
1.1.3按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配合比的設計,要保證冷熱料供料平衡,對生產出的熱拌瀝青混合料,試驗室分批進行取樣檢測,集料經加熱、除塵后 0.075mm篩孔通過率不應大于1%,其大于 4.75mm方孔篩的通過率應在±5%以內;小于及等于2.36mm方孔篩的通過率應在±3%以內:0.075mm篩孔的通過率應在±l%范圍內:瀝青結合料用量應在±0-2%范圍內;混合料的空隙率、飽和度、穩定度、流值均應符合JTG F40— 2004的規定。混合料出廠溫度應在要求的施工范圍內,宜控制在150~165度范圍內。
1.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2.1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應該采用于凈有金屬底板的載重量應大于15t的自卸車運送,在車廂底板及側板內面涂刷一薄層1:3油水混合液做為保護液防止塵埃污染和隔熱保溫,運輸車輛均配備防水保溫篷布。
1.2.2車槽側面設置溫度檢查孔方便檢測混合料溫度。
1.2.3瀝青混和料運輸車必須滿足運力要求,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時刻有空余料車處于等待卸料狀態,保證連續攤鋪保證鋪筑路面的平整度。
1.2.4在混合料裝車時指揮駕駛人員前后移動車輛,分三堆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運輸車輛要在離攤鋪機30cm處停車,停車時不能撞擊攤鋪機。
1.2.5裝料時車輛需前后移動,避免混合料發生離析。
1.2.6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要在離攤鋪機30cm處停車,停車時不能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2.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2.1嚴格控制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質量
瀝青質量的控制。瀝青是最關鍵的材料,試驗室要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中的要求對其進行嚴格抽檢,重點檢查針入度、延度及軟化點,其他指標可根據需要選做。瀝青加熱時溫度要控制好,石油瀝青一般不得超過170℃,否則容易老化。另外,瀝青的脫水也很重要,過多的水分會使瀝青在加熱時膨脹溢罐,引起浪費,嚴重者還會造成火災。
各種礦料的質量控制。各種規格的礦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撐材料。由于受進度的影響和季節性的限制,并存在用量大且集中等問題,給礦料的一致性和供應環節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承包合同確定后,必須及時確定料源,并做好全面的試驗檢測,在質量、數量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及早簽好供料合同,杜絕原材料來源的雜亂化問題。
2.2瀝青混合料拌和總體注意的問題
拌和場設置需要充分考慮場地位置在運輸上的經濟合理性,并保證對環境及周圍居民無影響,同時要將油料及瀝青等易燃物品與電源及各種加熱設置隔開。為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穩定、用量準確,宜采用間歇式拌合機。拌制前,應根據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來選定施工的配比。在拌制時,需要控制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拌合溫度,使瀝青混合料均勻一致,無細料和粗料分離及花白、結團塊的現象。
2.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為了達到攤鋪作業要求,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的總運力應比攪拌能力或攤鋪能力有所富余,宜采用15t以上載重量的自卸汽車運送混合料,且數量不能少于20部。運送瀝青混合料的自卸汽車,車廂內應清洗干凈,并在裝料前噴灑一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并保證無涂液積聚車廂底部。拌和機向車廂內卸料時,應分為車廂前部、后部、中部三次進行,每卸一斗瀝青混合料汽車移動一次位置,以減少瀝青混合料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的發生。
運輸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天氣和氣溫等實際情況,做好對瀝青混合料的保溫工作。運料車應用篷布覆蓋,并選用具有保溫、防雨、防污染、防混合料遺撒與瀝青滴漏等功能的材料。夏季運輸時間短于0.5h時,也可不加覆蓋。
裝滿瀝青混合料的自卸汽車,不得隨意中途停留,必須保證直接將瀝青混合料送到現場,等候攤鋪。瀝青混合物料運送到攤鋪現場后,應立即對瀝青混合物料的質量進行檢測,瀝青混合料到達作業現場時的溫度如果低于130℃,或有結塊現象、出現離析、已遭雨淋現象都要進行廢料處理。倒車卸料時,要避免汽車撞擊攤鋪機,指定專人指揮車輛,在攤鋪機前10cm~30cm處停車,卸料過程中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每次卸料必須倒凈,如有涂料應及時清除,防止硬結。
3.結束語
瀝青路面平整度覆蓋面廣,影響因素多。而材料、人員以及設備的合理配置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施工時,要努力避免受到不良人為因素的影響,擅長歸納總結,積極引進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動態地管理好施工,并嚴控各種檢測與試驗。若在施工時挖掘出問題應盡早處理好,唯有強化管理、認真安排施工,才能鋪筑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而打造出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1]張海萌.淺議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1)
[2]欒吉強.項世君.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7)
[3]郭新玉.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施工技術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