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開發和設備研制的成果,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建設環保、生態社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地在社會建設中體現出來。城市污水污泥的排放,嚴重影響了建設環保、生態社會的進程。所以城市污水的處理已經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現狀;污水處理;環境保護;技術開發;可持續發展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國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后城市節水和城市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處理生活污水設施的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來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1、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生物學處理具體來說是通過微生物所產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機物,從而使水得到凈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細菌,污水中可溶性的有機物直接被菌體吸收;固體和膠體等不溶性有機物先附著在菌體外,由菌細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質,再被菌體吸收,通過微生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機物轉化成微生物自身組成物質,另一部分有機物被氧化分解為CO2、H2O等簡單的無機物,從而使污染物質得到降解。 主要方法有: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厭氧處理法
1.1粉末活性炭吸附技術:粉末活性炭在污水處理中的使用已有70年左右的歷史。自從美國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產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為給水處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國外對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對三氯苯酚、二氯苯酚、農藥中所含有機物,三鹵甲烷及前體物以及消毒副產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鹵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對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已得到公認??捎糜谔岣呶鬯幚韽S出水水質。
1.2生物膜技術:通過選育和培養高效的微生物菌種,制成制劑,高密度直接投放到待處理污水,形成生物膜,對污水進行降解和凈化。專家介紹,與傳統的活性淤泥法相比,生物膜技術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具有五大技術優勢:一是投資省。目前國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基礎建設投資大,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管網和其他工程設施,投資成本每噸污水處理在1000元左右;而應用生物膜技術投資設備少,占地小,處理每噸污水不到500元,相比節約成本50%以上。二是運行費用低。據測算,目前國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直接運行成本,一般在每天處理每噸污水0.5~0.8元之間;而應用生物膜技術處理污水每天每噸只需0.2元左右。三是淤泥少,沒有“二次污染”。采用傳統的活性淤泥法處理城市污水,常由于大量淤泥的堆放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而相同條件下制成生物膜的微生物菌一旦把污水凈化后,便會由于缺乏“營養”而自動消亡,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效率高。生物膜表面積大,微生物菌密度高,每克制劑的微生物菌含量達50~200億個,大大高于淤泥中的自然微生物活性成份,同時還可以多次投放,方便快捷,處理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活性淤泥法。采用生物膜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治理湖泊的富營養化,而且有助于修復和強化湖泊生態功能,提高水體自凈能力。五是適合城市生活小區等小規模、有機負荷不高的污水處理。應用生物膜技術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并可節省管網建設成本,處理城市生活小區等城市污水具有活性淤泥法不可比擬的優勢。
1.3曝氣生物濾池法:該工藝是一種淹沒式上向流生物濾池,其濾料為比重小于1 的球形顆粒并漂浮在水中。通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凈化水質,其處理能力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并能達到很高的排放水質標準。目前,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法是被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但其所產生的腥臭污泥問題仍然令人頭痛??蓢L試用污泥進行垃圾場填埋、作有機肥料等(??谑械慕涷灪苤档媒梃b)。
1.4垃圾滲濾液處理現狀
垃圾滲濾液的主要處理工藝有生物處理法、物化法、土地法以及幾種方法的綜合。
1.41滲濾液回灌是用適當的方法,將在填埋場底部收集到的濾滲液從其覆蓋表面或覆蓋層下部重新灌入填埋場。通過填埋場覆蓋層的土壤凈化作用、垃圾填埋層的降解作用和最終覆蓋后垃圾填埋場地表植物的吸收作用對其進行凈化處理。采用回灌方式進行處理不但節省占地,而且可將填埋場作為一個大的生物濾池,滲濾液經多次回流處理后其流量及有機物含量會越來越少。同時滲濾液的回流又可加速垃圾中有機物的分解穩定,起到縮短填埋場穩定過程的作用。但是滲濾液回灌不但產生惡臭,易受冰凍影響,容易污染地表水,而且長期回灌使滲濾液中某些無法生物降解的污染物濃度極高,最終仍需定期單獨處理后排放。合并處理包括滲濾液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和經預處理后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處理方案都是利用城市污水對滲濾液的緩沖、稀釋和營養均衡作用,通過污水處理廠實現兩者的同時處理。其中預處理方案考慮了滲濾液直接排放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的沖擊問題。
1.42單獨處理主要包括物化處理、生化處理以及物化與生化相結合的處理方法。目前單獨處理系統的工藝一般為:預處理+厭氧+好氧+深度處理。單獨處理系統存在以下問題:(1)系統適應水質變化,特別是適應填埋場整個填埋期的能力差。(2)流程過長,管理復雜,運行費用高,且出水COD一般在500~1200mg/L,不易達標。(3)與合并處理方案相比,單獨設置小規模處理系統在運轉費用上缺乏優越性。
1.5垃圾滲濾液的主要處理方法
1.51化學沉淀中的一種主要方法是混凝。常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對使用時間不長的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COD和總碳的去除率一般為10%~25%,而對時間較長的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COD和總碳的去除率可達50%~65%。
1.52化學氧化法主要去除滲濾液中的色度和硫化物,對COD的去除率通常為20%~50%。氯、臭氧、過氧化氫、高錳酸鉀和次氯酸鈣等是常用的氧化劑。在德國目前約有100座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其中15座以化學氧化為深度處理工藝。但在國外化學氧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也基本處于試驗階段,其缺點是耗電量大,成本費用高。
2、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
無論是從全球的范圍,還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類文明都發展到了這樣有個億階段,即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我們需要同時調整好三對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以及當代人之間的關系。今天,在付出沉痛代價之后,人民開始意識到大自然的內在價值,即除了經濟價值之外,還有審美價值、生態價值等。要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我們必須要用代際正義的原則來處理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要選擇那種能夠使對地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可能的能源使用戰略。正像我們不贊成個人自殺一樣,我們也反對人類選擇那種不可持續的自殺性的生存方式,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給后人留下一套成熟的的生產技術與成熟的經濟發展模式,還要給他們留下一個穩定而健康的生態環境。
3、結束語
目前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還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將污水處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真正提上日程,投資進行新技術的研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綠色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