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綠色消費是時代消費發展的大趨勢,分析了中國綠色消費存在的問題與窘境,提出了發展我國綠色消費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發展;綠色消費;思考
綠色消費是一種蘊涵著保護環境和健康生活意識、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理念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倡導和發展綠色消費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利于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 綠色消費是時代消費發展的大趨勢
綠色消費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國際性消費新潮流。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進入小康水平,提高消費質量成為居民新的消費需要,綠色消費成為當代消費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的綠色工程始于綠色食品開發,除綠色食品外,我國綠色產品的研制與開發也已擴展到其他領域,以綠色產品開發為中心,我國企業也全面展開了綠色營銷。綠色消費成為當代消費發展的大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綠色產品已經成為各個企業競爭的要素——我國許多企業已經將生產綠色產品作為企業的法寶;一些企業已按照環境標準實行清潔生產——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逐步按環境標準化實行清潔生產,有的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政府對綠色消費的政策指引——為了積極引導綠色消費,我國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政策與法規,如制定和推廣環境標志制度、推出綠色信貸政策、出臺綠色消費補貼和資助政策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營銷技術綠色化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選擇——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營銷中自覺地采用綠色營銷技術開展營銷活動
2 中國綠色消費存在的問題與窘境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綠色消費有著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的特點。隨著綠色觀念逐步推廣,各地區充分發揮自身生態上的優勢,積極推廣綠色消費的活動,發展綠色生態經濟,以求在未來的綠色競爭中能夠搶占先機。雖然綠色消費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2.1 我國整體消費水平處于較低層次,環保意識及綠色消費觀未成型。由于全球經濟都在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而綠色產品之所以能夠得到投資者和消費者的認可,就是因為它的生產對環境的負面作用小。通過大量的資金與技術投入,造就了綠色的原材料生產和加工、高新的技術科技為手段,因此從生產成本來看,相較于其他產品,綠色產品屬于較高層次的消費,由于它的生產需要高投入,所以價格比較昂貴,而綠色產品的收入彈性和需求的價格彈性較高。市場的需求和生產是成正比的,正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所說:只有在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更高層次的需求才能成為其所追求的目標。所以綠色消費模式的普及和推廣得力于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而如今我國大多數消費者處于中、低等的初級收入水平,消費水平不高,更談不上綠色消費。由此看來,我國的消費水平較低制約了綠色消費的發展。
2.2 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模式緊密相關,而相當一部分綠色產品的消費,最終受益者是公共資源環境,諸如無鉛汽油、無氟冰箱等,這類產品的綠色消費水平受到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的影響。一般說來,對綠色產品的消費與需求是靠市場自然生長的。其消費量在一定程度上還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影響。
近些年來,一些人抱著“環保是政府的責任”的觀點,認為環保由政府負責,與個人無關,做著破壞環境的各種非理性行為。由于國內對環保意識的淡薄,認為只要不威脅到自己的生活就無關緊要,所以對綠色消費的觀念只處于較低層面的理解和實踐。消費者對綠色產品并未形成主動、科學的辨別和選擇,消費仍然比較盲目。例如:家居裝修時非綠色建材不用,熱衷于相互攀比,追求奢華。
2.3綠色消費市場不健全,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產—流通—消費構成了產品流通交易的過程,由于我國綠色產品的消費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綠色產品的生產和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產品流通渠道也不夠流暢,對于綠色產品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造成了綠色產品從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再到消費者購買及推廣整個流通過程都還不完善和健全。
另外,由于認證及質量監督的不力,加上真正的綠色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的成本都很昂貴,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企業濫竽充數,大量生產、經營非綠色產品,靠價格低贏得市場,同時使真正的綠色高價產品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3 發展我國綠色消費的對策及建議
3.1 強化綠色采購,促進綠色產品生產
政府采購在國家財政性支出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政府綠色采購對促進綠色消費具有重要的作用。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已開展政府綠色采購。2000年日本頒布了綠色采購法,規定所有中央政府所屬的機構都必須制定和實施年度綠色采購計劃,并向環境部長提交報告;地方政府要盡可能地制定和實施年度綠色采購計劃。日本政府綠色采購以政府的購買力為依托,通過簽訂優先采購綠色產品的合同,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綠色經濟。德國政府綠色采購需遵守兩個原則:一是評判公共貨物及服務采購的章程,它要求公共貨物與服務采購要把好綠色環保關,必須符合國家的環保標準;二是評判公共工程采購的章程,它規定公共工程采購必須有環境考核因素,必須符合環境標準并優先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材料。巨大的購買力向綠色產品傾斜,促進了綠色產品的生產。
3.2 構建綠色產品標志,引導消費者綠色產品消費
綠色產品標志是政府部門或有關公共民間團體給符合綠色技術要求的產品頒發的一種環保標志,以此向消費者表明該產品在研制、開發、生產、使用、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指標上都符合綠色標準,它是綠色經濟走向法制化的重要特征。綠色標志是消費者識別綠色產品的重要信息,企業通過綠色認證取得綠色標志,能有效地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生產的產品和品牌的信任感,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我國應進一步完善綠色產品認證制度,嚴格規定設立綠色認證機構的條件及程序,規范綠色認證的執行過程,建立便捷的綠色產品查詢途徑,以保障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權,實現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消費。
3.3 構建綠色消費激勵制度,促進消費者綠色產品消費
綠色消費激勵制度是促進綠色消費發展的助推器。綠色消費激勵可通過稅收和補貼等措施予以實施,我國已采取了一系列的綠色消費激勵措施,如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節能補貼等,有效地引導了綠色消費發展,特別是新一輪節能減排產品扶植、新能源汽車減免稅和階梯電價等政策的推出,更顯示出國家力推綠色消費的決心,也有力地促進了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消費。
3.4 構建消費者綠色責任制度,規范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從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來看,一般把消費者視為應受法律特別保護的弱者,對其權利的規定比較多,而很少規定其應承擔的責任。在當今資源和環境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法律不僅應該尊重消費者的消費自由和權利,還要強調消費者對環境、資源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國不僅要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應建立消費者責任制度。從綠色消費角度而言,消費者的責任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者在進行消費選擇時,應當選擇節約消費、適度消費、健康消費,消費者對其過度消費、奢靡消費的行為應承擔相應責任;二是消費者在產品使用后或消費行為完成后應不造成環境污染,消費者對其任意丟棄消費后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的行為應承擔相應責任。
參考文獻:
[1] 徐學敏.綠色營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
[2] 樂發瑞,嚴奉憲.我國綠色食品營銷現狀與對策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