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態住宅建設,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環境,提高迫切需要在居住區建筑住宅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因此,筆者主要居住區規劃和建筑節能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住宅小區;房屋節能;規劃設計
前言:
建筑行業是一個能源消耗很大的行業,建筑節能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但當今,在人們的住宅小區建筑中,節能技術應用的程度還非常有限。這里對節能建筑技術在居民住宅小區建設中的應用做一個分析。住宅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應用,對于降低能耗,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堅持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住宅小區設計與建筑節能的相互配合
住宅建筑節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筑設計問題,應該作為建筑設計人員,要改變高能耗的建筑設計現狀,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與各種專業互相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創作出既符合建筑學原理,又符合節能原則的優秀建筑。因此,小區規劃也應注重對節能問題的研究,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氣候和地理條件,從項目選址、交通組織、環境綠化、空氣質量、噪聲、采光與日照、小氣候等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選擇住宅建設用地,避免有害環境對居住環境的影響。
在小區規劃設計中要與建筑節能設計互相配合,統籌考慮建筑朝向、日照間距、通風、景觀綠化,合理應用雨水回收系統,透水地面磚等節能、環保技術以及配套設備(能源供應、小高層給水、公共照明、電梯等)采取的節能措施,大力推廣部分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的利用等先進技術,以形成系統的住宅建筑節能體系,營造能耗低、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其具體應考慮以下4個方面:
(1)房屋的朝向選擇。同樣形狀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東西朝向的冷負荷小,因此建筑物應盡量采用南北方向。選擇合理的房屋朝向是一項重要的節能措施。并且使得絕大部分的住戶取得合理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園林景色,營造出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2)小區內交通規劃。人、車數量的增加,加劇了人車爭道的機會,汽車的增加占用了空間也污染環境。為避免此問題,應充分考慮人車分流、地下停車的概念。人流入口與車流入口分開,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擾。同時要做到消防車道直達各單元住宅,快捷、方便、安全。
(3)小區的綠化布局。綠化對居住區氣候條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調節改善氣溫,調節碳氧平衡,減弱溫室效應,減輕城市的大氣污染,減低噪音,遮陽隔熱,是改善居住區微小氣候,改善房屋室內外環境,節約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為了加強綠化,小區綠化應以公共綠地為中心,以道路綠化為網絡,以綠地帶為紐帶,以住宅庭院綠地為基礎,點、線、面結合設計,由中心綠地、宅旁綠地、道路綠地、公共設計專用綠地,建筑的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來組織和布局小區空間,為社區提供一個優良的節能生態居住環境。
(4)總圖規劃。合理布局總圖,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使小區內布局樓棟的通風、日照等相關物理性能指標達到居住的最佳舒適。樓棟盡量方正整齊,減少能耗。
二、住宅小區可利用的節能技術
根據建設部對“綠色節能建筑”的定義,綠色節能建筑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壽命周期中高效利用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考慮當地的氣候特點、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等因素,采用合適的外墻保溫體系、遮陽體系、外墻保溫隔熱體統、自然通風系統、自然采光、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地源熱泵空調、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各項技術,經過篩選、優化、集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區房屋節能技術體系,具有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等特點。
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可達到能源和資源的消耗經濟合理,對環境的影響最小等效果。目前,經過工程應用并證明效果顯著的節能技術有:
(1)外墻材料選用節能技術。外墻選用環保、節能建筑材料,可有效減少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從而減少各主要設備的容量,達到顯著的節能效果。采用新型墻體材料與負荷墻體圍護結構,可選用蒸壓砂加氣砌塊、240 厚多排多孔混凝土空心砌塊等墻體材料,可以提高主體結構的耐久性、保溫性、防水性和氣密性,有利于室溫的穩定,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再進行經濟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墻體內外側敷設保溫隔熱材料。如粘結、釘掛、澆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溫材料的多種外墻保溫技術。
(2)外墻結構設計節能技術。該項技術指通過改善房屋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達到夏季隔絕室外熱量進入室內,冬季防止室內熱量泄出室外,使室內溫度盡可能接近舒適溫度,以減少通過采暖、制冷等設備來達到合理舒適室溫的能源負荷,最終達到節能目的。此技術主要通過采用外廊、陽臺、挑檐、遮陽板、熱反射窗簾和活動遮陽措施等手段來實現。
(3)門窗節能技術。使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采用熱阻大、能耗低的節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溫節能門窗可大大提高熱工性能。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玻璃的選材,窗玻璃盡量選特性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熱玻璃,反射玻璃,隔熱玻璃等。
合理控制窗墻比。窗墻比是窗戶與墻的面積比例,增大這個比值不利于空調建筑節能,應盡量減少空調房間兩側溫差大的外墻面積及窗的面積。控制窗墻比、對外墻及屋頂的導熱系數等提出具體要求。通過外墻的耗熱量占房屋建筑圍護結構總耗熱量的40%-50%設計時,在保證室內采光通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墻比是很重要的。
(4)環境與環保技術。該項技術指在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降低環境負荷,在房屋的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護環境,主要的技術有:建筑物立體綠化技術。綠色建材技術,指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采用可減少使用、可重復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材環保材料;節水綜合技術,包括采用節水器具、雨污水收集回用技術;模擬房屋周邊的風環境和日照規律,進行高效的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設計。
三、結語
目前,在住宅小區建筑設計中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才能有效地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居住的舒適度,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滿足住房消費者的需求,從而達到節能目的??傊?,在節能房屋建筑設計中,只要能把握建筑總體規劃設計、建筑外圍結構設計等節能技術,并結合我國國情和實際情況,綜合利用各種節能技術措施,選擇經濟合理的節能方案,必能夠建造出適合人居住的節能、舒適、生態環保居民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