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城市的園林綠化已經刻不容緩。目前,因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要想在短期內實現園林綠化的目的,就只能通過對大樹進行移植的方法來實現。所以本文就從園林綠化的樹種移植出發,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大直徑樹種的移植技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園林綠化;大直徑;移植;管理技術
一、前言
要弄清楚大直徑樹種的移植技術,首先就要明確大直徑樹種的范圍,這里我們將直徑為15-60厘米之內的落葉喬木和直徑在15-40厘米之間的常綠喬木作為分析的主要對象。那么這兩種大直徑的樹木移植究竟該怎么進行呢?具體可以參照下文的方法來進行操作。
二、做好大直徑樹種移植的準備工作
(一)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樹種進行栽種
影響大直徑樹種移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樹種的選擇,所以在進行樹種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園林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來進行選擇。這樣才能提高樹種移植的成活率,對促進園林的綠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常來說,所選擇樹種要是最適合在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進行生長的,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環境保護能力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大直徑樹種的移植要因地制宜,選擇鄉土類的樹種。例如,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受到當地氣候和土質的影響,最適合還是落葉類的喬木,如玉蘭、合歡、梧桐等樹種。如果要選擇常綠類的喬木,則以油松、枇杷和廣玉蘭等樹種為佳。
(二)選擇最佳的移植時間
移植時間的選擇對于大直徑樹種移植的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對大直徑樹種的移植都會選擇在早春2月到3月之間,或者是初冬11月到12月這兩個時間范圍內。而且,早春時節是最適合進行大直徑樹種移植的。因為這時候萬物,樹木之內的營養液開始流動,樹葉正處在萌芽期,這時候即使在開挖的過程中,不小心對樹木的根系造成了傷害,也比較容易愈合和再生。同理,之所以初冬季節適合進行大直徑樹種的移植,則是因為這時候正屬于樹種的冬眠期,植物生長的速度非常緩慢,可以說幾乎停止。這時候樹木的蒸發量是一年中最小的時候,所以也能將移植過程中對樹種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曾經在5月份進行過一次雪松的移植,但是成活率機會為零,就是因為5月份樹木的蒸發量比較大,所以不利于一直樹種的成活。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選擇在2-3月份對大直徑樹種進行移植,就必須要趕在樹木的萌芽之前,這樣才能保證移植的成活率。不然,即便移植成功,該樹木的生長速度在開始3年內都會非常緩慢。
(三)做好大直徑樹種移植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進行大直徑樹種的移植工作之前,一定要先做好最基本的三項工作,一個就是對移植園林進行土壤改良,還有一個就要定點放線,最后一個就是挖掘之前的準備。現在我們就對這三項工作進行具體的分析。
1、對移植當地的園林土壤進行改良
在進行大直徑樹種的移植之前,一定要對園林進行現場的勘察。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園林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例如斷裂的磚塊、混凝土的殘留等等。如果這些建筑垃圾混雜在土壤中,不能被及時的清理出去,就會移植樹種的成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大直徑樹種移植的成活率,就需要提前對移植地點的土壤進行改良,最主要的就是將殘留的建筑垃圾進行徹底的清除,然后再針對透氣性和透水性比較差的局部土壤進行換土的處理,最好是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砂型土壤為佳。為了能夠讓所換的土壤在濕水之后更好的和原來的土壤進行融合,最好是在換土的時候將它碾成細顆粒狀態,這樣也能促進移植樹種根系的生長。
2、進行定點放線
這一步就是要根據園林圖紙上的種植設計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到實際的地面工作中,對每一個樹木的種植點進行確定,然后根據預移植的大直徑樹種的大小來確定相應土球的大小。確定了土球的大小之后,才能進行樹坑的開挖工作。一般來說,樹坑的大小要比土球的直徑大0.4-0.6米,高度要深0.3-0.4米左右。
3、做好挖掘之前的準備
根據園林綠化的設計需求選擇合適的樹種,然后對大直徑樹種原來的生長方向做好標記。同時還需要準備好樹種移植的工具和機械設備,例如草繩、吊車等。另外,還需要的確定運輸的路線,并進行實地的勘測。
三、大直徑樹種的移植技術
(一)進行大直徑樹種移植的主要方法
裸根移植和帶土球移植是目前樹木移植最常使用的兩種方法。因為大直徑樹種的移植成本要高于普通樹種的移植,所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一般都會選擇帶土球移植的方式,而且會盡量避免對樹木進行修剪。通常情況下,只有生長比較快速的法國梧桐和國槐可以采用裸根移植的方法。
(二)確定土球的直徑大小
大直徑樹種移植的成活率和土球的直徑大小以及質量的好壞是直接相關的。如果是常綠類的樹木,那么土球的直徑就要比落葉類的要大。如果樹木的主根生長的速度較快,那么土球的直徑就要大于側根比較發達的樹木。根據筆者多年的樹木移植經驗,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常綠類樹木的土球直徑一般都是它自身直徑的8-12倍,而落葉類樹木的土球直徑最好是自身直徑的4-8倍。
(三)大直徑樹種的起挖
首先要對起挖的樹木做好支撐和加固的工作,以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就是要先去掉會影響施工的樹枝,然后鏟除樹根表面的浮土,直到露出樹根為止。然后將樹干的位置作為圓點,以擴坨的大小作為半徑,挖一條垂直方向的溝,以0.6-0.8米為宜,直到達到土球的高度為止。之后就需要使用鐵鍬對土球進行修圓的處理,并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等到修圓的面積達到土球的三分之二的時候,就要將草繩打濕,然后在土球上進行橫向的纏繞,纏繞的力度不易太大,以稍微嵌入土球為最佳。在進行草繩纏繞的時候,每一圈都要緊靠在一起,并將總的寬度控制在0.4-0.5米之間,這就是我們俗語的打腰。打腰之后,草繩就要逐漸向內收縮,使最后的土球呈現上大下小的形狀。如果樹種的深度較大,或者會土壤為砂型,那么土球的形狀即為蘋果型,反之,土球的形狀即可為扁球形。如果樹木的根比較粗壯,可以使用剪刀或者是句子來進行處理,然后用桔子式的包扎方法將樹根包扎起來。
(四)大直徑樹木的吊運
大直徑樹木的吊運可以使用吊桿法和吊土球兩種方法。吊桿法的優勢就是能保護樹木的根部,能夠讓樹木根部的水分代謝功能迅速的恢復,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對樹皮的保護工作。首先,需要用麻袋將樹木包起來,從樹木的根部到距離土球1.5米的位置還要進行雙層包扎,然后用規格為150×6×6厘米的木棍圍成一圈,再用10號鋼絲進行捆綁。捆綁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穩定性,以免鋼絲松動之后對樹皮造成傷害。
(五)大直徑樹木的定植工作
在進行樹木的定植之前,要先對樹木的方向做好標記。這是因為,植物具有向性運動,比如說向水性,向光性等,而且樹木移植之后和原來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一定要進行原向定植,這樣才能讓移植的樹木更好地適應新的生長環境,提高它們的成活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做好園林綠化的大直徑樹木的移植工作,就要從移植之前的準備工作和移植的流程等兩方面入手。只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大直徑樹種的移植和栽種,才能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促進園林的綠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