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并從居住區區域位置及配套設施、園林綠化、小區水景、小區道路、小區園林小品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
關鍵詞: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區用地不斷增加,居民的生活質量要求不再局限于室內的檔次與質量,對戶外環境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一個環境優美的住宅區可以使漫步在小區內的居民身心愉悅。而一個和諧舒適的居住區需要建筑與園林環境完美搭配才能得以呈現。因此,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就越來越受到歡迎和重視。
一、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
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要強調人性化意識,應考慮人置身其中時的心理與行為需求,做到景為人用。使人們在這個空間里能從視覺、聽覺、嗅覺上得到心靈的體驗和情感的詮釋與共鳴。在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從人體工程學、行為學以及人的要求出發,研究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動并以此作為設計起點,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動所需。
(二)功能性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時,不僅要滿足人們在物質層面的要求,而且要在滿足人們生活的各種輔助設施要求,同時園林景觀的布局也要看美觀。
(三)生態性
小區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應首先著眼于滿足生態平衡的要求,適宜于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所謂生態住宅區就是指在保證社區各項功能正常運行和維護社區內居民較好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人均生態基區面積,以達到節地、節能、節約資源、節省材料、太陽能運用,無害化、減少廢棄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資源的重復運用和循環運用等要求。
(四)創新性
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內容、設計表現形式應該適度的超前,使該設計能夠滿足居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使用需求、審美需求,眼光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
(五)經濟性
小區景觀的經濟性,就是既要顧及造園工程的建造成本(這關系到售價及開發利潤);又要顧及長期的養護成本(這關系到維護以及物業管理費用)。所以,現代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應崇尚樸素,經濟實惠,不要做不必要的鋪張設施。
(六)因地制宜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小區綠化各具特色。必須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居民生活習慣和對戶外活動的要求不同,做出不同的規劃設計。
二、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一)居住區區域位置及配套設施的規劃與設計
居住區位置的選擇首先要考慮四周的生態環境、交通狀況、日照時間及通風性,然后根據小區地域特點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居住區應以居住為主要功能,根據需要合理配套相關功能的設施。小區內相關的配套設施,主要包括:停車場、照明設施、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等措施。停車場要滿足小區內車輛停放要求,并統一規劃,使得小區內的車輛停放有秩序;照明設計主要指路燈,保障夜晚居民出行的安全;體育鍛煉和文化娛樂設施尤其要滿足兒童和老人的需要,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提高文化修養,還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二)小區道路設計
小區道路是組織和聯系小區各項綠地的紐帶,是居民上班工作、日常生活的必經之地,所以,要重視小區道路的規劃與設計。首先,住宅小區內的主干道的形式要與小區外道路的形式有所區別,不易橫平豎直,應多使用環形線路。其寬度以5m~8m較為合適,盡量減少容易發生交通擁擠的主干道路交叉口。在設計主干道時,要注意道路的視線導向功能,注意道路沿線的對景和遠景設計,以滿足業主的審美需求。其次,小區人行步道,盡可能采用曲線。路面寬度最好在控制在2m~2.5m之間,為了使路面更富有變化,綜合使用花磚路、天然石料路、砂土路、木制地板路等路面,同時注意使用人行步道將小區各個景觀元素錯落有致地串聯起來,形成有序的空間整體。最后,居住區的停車位要數量合適、設置合理,為了利于優化環境,節約用地,減少對居民的干擾,要盡可能減少空氣污染、噪音干擾。從節約用地角度來說,居住區停車場以設在地下、半地下較為適宜。
(三)水景的開發與利用
親水是人們的天性,水體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營造“詩情畫意”的景觀效果,而且通過運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間,延伸、引導空間,用設計師的創意理念去多樣化地豐富景觀環境內容,達到活化空間、創造情意。水景設計要充分利用當地的河流和湖泊,通過人工改造,使得水景和其他景觀更加的融合。同時可以在水中種植一些觀賞性的植物和魚類。在應用水生植物布景或造景時,要注意植物的組合和搭配,兼顧水中和駁岸邊緣;兼顧淺水區域和水域中央環境;兼顧水生植物品種和水景組合的季相搭配。將水生植物通過水面的大小寬窄、水流緩急、空間開合,大小相融、高低相間、前后不一地把不同姿態、形韻、線條、色彩的水生植物種類搭配對比,并與周圍環境配合,科學地配置在一起。同時應注重植物構成形式的穩定和景觀的自然美,力求模擬再現自然水景之美。
(四)園林綠化設計
居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充分考慮季節因素,將常綠與落葉相結合,觀花觀果與觀葉色相結合,為了形成具四季變化但又四季有景的水平布局與垂直布局,應根據花期果期合理安排植物品種。植物群落的營造上應考慮高、中、低等多層次復合型綠化,增加綠化覆蓋率和葉面指數。多采用常綠、落葉喬術,點綴花灌木,做到綠化、凈化、美化相結合,色彩上強調整體感,以植物造型為手段,以清新、高雅、優美為目的、強調俯視與平視兩方面的效果。在綠化規劃中,種植方式應考慮到養護作業的方便與低成本。同時,設計時可適當依靠亭、廊、榭、花架等景觀,以達到化景物為情思,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此外,為了使植物景觀在最短的時期內達到設計效果,取得最大的生態效益,植物的取材應主要采用鄉土樹種。植物的品種選擇觀賞和經濟價值高、有利于環境衛生的樹種。另外,選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樹種可以更加突出景觀設計的地域文化。樹種的選擇要注意速生和慢生相結合,常綠和落葉相結合,以滿足遠、近期綠化效果的需要。基于經濟角度考慮,應盡量避免大量采用價格高、數量少的樹種。
(五)園林小品設計
園林小品的建設可以增加住宅小區的活性,可以美化小區園林景觀環境、烘托氣氛,使得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更加的完善。①設施小品。在居住區中有許多例如路燈、信報箱、垃圾箱、標示牌、公告欄、自行車棚、單元牌、電話亭等方便人們使用的公共設施。這些設施小品如經過精心設計也能成為居住區環境中的閃光點,體現出“于細微處見精神”的設計理念;②園藝小品:園藝小品是構成綠化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今的居住園藝綠化中,園藝小品則更趨向多樣化;③雕塑小品:優秀的雕塑設計要同居住環境和居住小區風格主題相協調,優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活躍空間氣氛的功效,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廣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現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動人的一瞬,寓意耐人尋味。
結束語
當前,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建設已經發展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進行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時,要在符合相關的設計原則的同時,融合環境、建筑、道路、設施、綠化和水體等元素進行綜合考慮,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讓居住區與城市自然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張文婷.試論住宅區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J】.城市建設,2012(32).
【2】張慧蘭,趙素蓮.淺談居住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J】.現代農業,2011(6).
【3】孫蕓.現代住宅小區的景觀規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