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樹移栽施工是園林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當前,隨著城市風景園林建設的不斷發展,大樹移栽愈發發揮出其特有的作用。但由于大樹移栽后其成活率受環境、季節、氣溫、土質條件等等因素的影響,任一環節梢不注意,即有可能會降低大樹移栽后的成活率。因此,本文就大樹移栽的相關技術作一闡述。
關鍵詞:園林工程;大樹移栽;施工技術
大樹移栽作為風景園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當今社會對園林綠化要求逐年增加的形勢下,愈發發揮出其特有的作用。但眾所周知,大樹移栽由于受到季節、氣溫、立地條件、移栽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在任何一環節梢不注意,就會大大降低大樹移栽的成活率。在此,本文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談談園林工程中大樹移栽的施工技術,以期為提升大樹移栽施工的樹木成活率作貢獻。
1栽植前的前期準備
1.1樹穴開挖
1. 樹穴的大小和深淺程度,須根據樹木規格和土層厚薄、坡度大小、地下水位高低、土壤土質等不同情況而確定。根據以往的實踐,一般,種植胸徑達5~6cm的喬木,土質質量好,需挖直徑大小80cm、深度60cm的坑穴。通常喬木坑穴需大于lm3,灌木坑穴需大于0.5m3。
2.對于竹類,其栽植穴要大于母竹根蔸,長于竹鞭稍。一般,其栽植穴為長方形,長邊結合竹鞭長而定。
3. 在定植坑穴時,其上口與下口的大小需一致,不得出現鍋底狀。
4. 挖穴時,要把表土、心土分開堆放,并及時挖將坑穴時出現的垃圾等清除干凈。若所挖坑穴下層土為白干土的土層或是污染嚴重,則應更好新土,以免樹木根系發育受到限制。
1.2補充基肥
1.一般,可選用腐熟的植物枝葉、人畜糞尿、風化的河泥、陰溝泥等作為樹木的基肥。
2.施肥時,其數量應根據樹穴的大小來確定。一般,每穴的用量應控制在10kg左右,大穴可適當增加,小穴則適當減少。
3.當基肥施入穴底后,應在其上面鋪上20cm厚的泥土進行覆蓋,以將其與新植樹木根系隔離開來。
1.3樹木準備
1.為保證樹木移植后的成活率,應盡量選擇樹體生長正常、無嚴重病蟲感染以及未受機械損傷的樹木。在選定大樹后,應用油漆在其樹干處進行標記,同時記錄錄樹種、高度、干徑、分枝點高度、樹冠形狀和主要觀賞面,以便進行移栽分類和確定工序。
2.在挖取大樹過程中,須對其根部的損傷及時處理,不僅要對平傷口修剪,還要采取殺菌劑對傷口消毒處理。如,可選用百菌清、甲基托不津、代森錳鋅等殺菌劑處理大樹的傷口。
3.大樹移栽的起苗技術應注意幾點:(1)挖樹前須將樹干包扎壓實;(2)挖掘時應在離樹根中心120cm處進行挖掘,且挖掘時要豎直向下挖。對于樹根較粗的應用手鋸割斷。(3)在推倒樹干時要做到不傷害根須。
4.樹體修剪:(1)根部修剪,即剪除斷根、爛根,要求樹體根部應無黑點、無腐爛,同時還要剪除無毛細根的主根、側根,然后用根動力1號200倍噴施根部。(2)樹冠修剪,即修剪樹冠的過密枝和交叉枝,并用油漆、凡士林或石蠟涂抹在修剪口。
1.4搞好大樹檢疫工作
1.為保證大樹移栽后的質量,對于那些有嚴重蟲害或者受蟲害影響的大樹,尤其是外省市或境外引進的樹木,則應注意進行病蟲害檢疫、消毒等工作,以限制蟲害的蔓延和擴散。一般,主要的檢疫方法有浸漬、噴灑、熏蒸等。
2.可選用的殺菌劑種類較多,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福爾馬林、石炭酸等,有時配合使用效果更加好。如:可選用30B~50B的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進行處理等。
2大樹的移栽方法
做好大樹移栽前的準備工作后,其接下來就要選擇適當的移栽方法,以盡量避免大樹在移栽過程中受到損傷。
2.1在移栽時須根據樹種的生長特性、樹體的生長發育狀態、樹木的栽植時期、移栽后的地質環境等情況,選擇適當的栽植方法。一般,可選擇適當帶土球的大小和包扎的方法。這樣,可保證大樹在離開地面的一段時間內仍可存活。
2.2大樹在移栽運輸的過程中,應派專人進行看護,及時為大樹補足其所需的養料及水分。
2.3在運輸的前后采用吊車進行裝卸時,要維持土球的完整性,拴繩必須拴土球,不得采取捆樹干、吊樹干等方式。
2.4將大樹移入樹穴后,即可分層回填土并踩實。回填時,第一次回填到根部高度2/3處時應澆第一遍水,待土體充分吸收水后再繼續回填,最后在外圍修筑一道圍堰,再澆第二遍透水。
3大樹移栽后的養護管理
所謂“三分栽,七分養”,因此要保證大樹移栽后的成活率,其養護管理非常重要。
3.1維持樹體水分代謝的養護工作
大樹移栽好后,為了維持大樹水分代謝的平衡,應須做好養護管理,如:
1. 包干
即指用草繩、蒲包、苔蘚等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起到保濕、保溫的作用。一般,樹木包干的方法有:稻草包干、塑料薄膜包干、遮蔭網包干、麻袋包干以及稻草與薄膜結合包干。選用何種包干方法,則要依據不同樹種的自身特性來進行選擇,同時還要考慮到天氣的因素。如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法,在樹木休眠階段及低溫季節則效果較好,但要注意,在樹體萌芽階段則應及時撤掉薄膜,且在高溫季節也不宜采用此種方法。
2.噴水
為避免暴露在地上的樹體部分因蒸騰作用而缺乏水分,因此在養護時應注意做好噴水保濕工作。噴水時,一般采用高壓水槍進行均勻噴水,且噴灑的范圍不僅要噴灑樹木的各個位置,對大樹附近的空間、地面也要進行噴灑,從而為大樹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3.遮蔭
大樹剛移植后,對于樹干胸徑在30cm以上的大樹苗,為防止被太陽直接曝曬,在5-9月則須為大樹搭制遮蔭棚。對成行、成片、密度大的種植區域,最好搭建大面積的遮蔭棚;孤植樹,宜按株搭制。所搭制的遮蔭棚要保證全冠遮蔭,遮蔭度需達80%左右,且遮蔭棚的上面與周圍樹冠的距離維持在50cm左右。
3.2樹木支撐
樹木定植后,為避免由于大風,或是土體濕潤而致使樹干歪斜,因此則須盡早對樹苗設立支柱支撐,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一般,應選擇三柱支架并制作成正三角形作為樹木的支撐,同時支撐點應設在樹木樹干的2/3處。對于支撐與樹木直接接觸的干枝部分,應用軟布或麻袋片做隔墊,以免損傷樹皮。
3.3培植新根
對于新移栽的樹木進行新根的培植,可大大提升移栽樹木的成活率。移栽樹木新根的培植主要是通過對新移栽樹木的樹根水分控制、經常澆水以及移栽樹木樹根通氣等措施實現的。即應做到以下幾點:(1)由于新移栽大樹的根系吸水能力弱,其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量小,因此應通過控制好土壤的濕潤度來控制樹木的水分,以避免樹木根系應水分過足而造成爛根死亡。(2)在澆水時,需結合天氣、土質、樹木等多方面情況確定澆水量,并要防止在噴水時水滲入到根系區域。(3)在第一次澆透水后,要及時將樹木周圍的土體進行平整,避免下雨或澆水時積水。(4)為確保土壤透氣性能良好,則在養護過程中應做好土壤的耕松工作,避免土壤板結。同時要定期檢查土壤通氣設施,一旦發現阻塞或積水則應及時處理。
總而言之,作為當前風景園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大樹移栽,對其移栽前的準備工作、樹木準備、運輸和裝卸環節,以及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等相關技術進行重點研究,是園林工作者的工作重點,也是大大提升大樹移栽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更是促進我國風景園林建設生態化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黃自文,周俊輝,鐘熾威.綠化施工中非季節大樹移栽技術的探討[J].江西農業學報,2008(3).
[2]陸瑋.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技術[J].湖南農機:學術版,2013(6).
[3]潘永霞.提升綠化工程施工中大樹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