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其意義,最后就主要環節提出了加強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工程施工質量是百年大計,如何確保工程施工質量,質量管理是核心。本文以下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程施工;技術措施;法律法規
一、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概念和意義分析
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有工程質量與工作質量兩種含義。工程質量是指所建造的工程滿足使用目的所具備的質量特性, 主要包括外形尺寸、內部質量、經濟性、美觀性等內容。工作質量是指施工企業的生產工作、技術工作、組織管理工作對保證工程質量所達到的水平。其主要表現在: 施工企業的領導人、質管人員對工程質量的重視程度及對質量管理的嚴格程度; 工人的質量意識、操作技術水平及對質量操作規程遵守的程度; 施工現場質量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貫徹執行質量標準的認真程度; 對質量事故處理的認真程度和采取杜絕措施的有效程度。顯然, 工程質量取決于工作質量。因此, 要保證工程質量, 必須抓好工作質量。施工工程質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 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從事管理的領導人質量意識的高低。有些施工企業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口頭上是“質量第一”, 思想上是“工程量第一”、“進度第一”, 對工人忽視操作規程, 聽之任之, 致使工程質量達不到標準造成質量事故。有些施工單位對應返工的部分不返工, 造成隱患。當前, 有些工程施工, 不按國家規定公開招標或層層下包, 承包者缺乏施工能力, 有些工程不聘任監理或監理不力, 致使工程質量低下, 成為“豆腐渣”工程, 造成橋垮路毀的惡性事故。相反, 有些工程, 進行了嚴格的管理, 實行“質量一票否決”, 使工程質量全部優良。施工企業施工質量的好壞, 對企業的信譽也有重要的影響, 甚至影響企業的存亡。從這一點出發, 也必須把質量放在首位, 加強質量管理, 確保工程質量。
二、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主要環節分析
1、遵守技術規范: 發包文件中均包括有技術規范, 每項工程開工前, 都應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技術規范的有關部分, 熟知、理解其內容并在施工中貫徹執行。
2、圖紙會審: 實際工作中, 設計圖紙可能存在下列問題: ①設計圖紙與實地情況不符, 如地基變化; ②設計圖紙本身有誤; ③設計圖紙與說明書不一致; ④施工圖與通用圖不一致。這些問題都必須在圖紙會審中加以解決。
3、技術交底: 工程開工前, 必須由設計單位進行技術交底, 使參加施工人員深入、透徹理解設計圖紙, 以保證施工能完全按照圖紙進行。
4、加強工序監督: 工程質量是由各工序的質量構成的, 各工序的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對施工過程的監督是保證質量的關鍵。監督與檢查不同, 監督是在施工過程中, 能保證每步施工均能遵守技術規范、按圖施工, 檢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能對施工質量作出評價,但檢查是在事后, 不能防患于未然。
5、嚴格質量檢查: 對質量起決定性的環節稱質量控制點, 嚴把質量關就是嚴把質量控制點。每種材料的質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填筑土料的含水量、每道工序的質量等都是質量控制點。每道工序完成后, 應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簽認后, 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如果檢查不合格, 則應返工重做, 直到合格, 不留質量隱患。
6、分析質量事故原因, 采取杜絕措施: 如果發生了質量事故, 不應只返工了事, 還應分析, 找出原因, 制定規章制度, 保證以后不再重犯。
7、進行質量評比和獎勵: 每月進行一次質量評比, 對質量優良的工程進行獎勵, 對發生質量事故者進行批評, 通報, 甚至罰款。以不斷提高質量意識, 總結質量經驗, 表彰先進、鞭策后進。
三、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1、施工放樣要準確。路、渠、構造物、建筑物的位置( 平面位置與高程) 及尺寸正確與否, 首先取決于施工放樣。施工放樣應注意下列問題: 要復核水準點和導線點; 引出的臨時水準點、導線點必須閉合; 放樣必須校核, 校核要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人, 或者用相互關系校核,例如涵洞的中心點應在路基的中心線上, 兩者可以對比, 又如樁位可以用同排各樁的間距校核等; 注意建筑物、構造物的特點, 如涵洞、通道的進、出口與中心點的距離不一定相等, 放樣時必須吃透圖紙, 又如, 公路工程中的鋼筋混凝土蓋板通道, 不論其中線是否與路的中線正交, 跨度方向都與路的中線一致等等。
2、建立崗位工程師負責制, 每一座構造物或建筑物、每一段渠道、每一段路基及路面工程均配備一位崗位工程師, 對其進度、質量負責, 具體指導施工隊施工。
3、實行三級質量檢查體制, 即施工隊自檢、崗位工程師檢查與質檢員檢查的三級質量檢查。每道工序完成后, 經三級檢查合格, 再由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簽認, 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如經檢查不合格, 應立即返工, 直到合格。
4、制訂質量工作計劃, 質量工作計劃是為了達到質量目標, 對質量控制點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的計劃, 明確目標、措施、責任人、執行地點與時間。
5、作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①做好質量教育工作, 質量教育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和技術培訓兩個方面。②做好標準化工作: 是指以制定和貫徹標準為主要內容的全部活動, 施工標準( 規范) 是國家在工程技術上所定的法規, 必須嚴格遵守堅決貫徹。③做好計量工作, 質量管理要進行測試、檢驗、分析等計量工作。④做好質量情報工作, 質量情報能夠提供國內、外工程質量及質量管理達到的水平和先進經驗, 作為借鑒。
6、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是“三全”管理, 即①全員管理: 凡參加施工人員都參與質量管理, 對自己所進行施工質量負責。②全過程管理: 從開工到竣工各個施工過程都加強質量管理, 保證每一道工序、每一施工過程質量合格。③全企業管理: 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原材料、機械、人、方法、環境等,企業的各個部門要分別控制好這些因素的質量。施工初期, 承包者均要進行試驗施工, 對這些因素確定出標準, 使工序能力能滿足甲方所要求的質量, 在施工過程對各個施工工序和質量因素全面進行嚴格控制, 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
四、結語
在準確掌握以上各方面的基礎上,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 必須嚴格遵守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同時還要做好竣工驗收工作。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認真負責嚴肅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同時,工程管理人員還必須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增強工程質量意識,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工程質量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通過精心規劃、施工和管理,建成更多的具有現代特色的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1] 周智勇.建筑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研究[J].中南林學院,2002
[2] 陳海鴻.淺談如何提高公路工程質量管理及預防和減少質量事故[J].甘肅科技縱橫,2008
[3] 林玉杰.提高工程建筑管理質量的途徑[J].科技資訊,2008
[4] 蔡清通.強化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理性思考與對策探議[J].赤峰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