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建筑工程材料為對象,就材料的試驗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辦法和措施,目的是使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試驗精密性和管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有效保證建筑工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工程 建筑材料 實驗 管理分析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一切原材料我們都稱其為建筑材料,由此可知,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首先,建筑材料的各種性能和參數直接關系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受力情況,因此建筑材料的試驗和各種性能檢測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的工程質量;而后,當代工程建筑的規模趨向大型化、高精度、高自由度化,這樣對工程建設的整個管理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證建筑的工程質量,又要保證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建筑實施更高效的管理運營辦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各個環節的浪費,從而保證工程的進度和工程質量,最終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一、建筑工程材料試驗
(一)建筑工程材料試驗的重要性
1、對建筑材料的準確檢測首先是能檢驗對砂石及填料能否達到施工要求,其二是在施工現場對所挖出的材料進行檢測,如果材料試驗合格就可以就地取材,既減少了材料開支,還減少了砂石、填料 運輸成本和所挖出土方的清理費用,能有效減少工程施工開支。
2、高效的檢測和試驗還是推動工程建設施工技術進步的手段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會有新材料不斷出現,但是性能好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材料還需要通過試驗來檢驗。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的試驗、檢測水平,能為工程施工積累經驗,從而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
3、建筑材料的工程試驗能客觀判斷出各種工程原材料及其制成的成品材料的強度等性能數據,從而在工程開展前就確定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對于確定施工可行性方案,縮短工程周期有著很大幫助。
(二)建筑工程材料試驗的內容
目前,建筑工程材料試驗主要是鋼材和混凝土材料的試驗。首先,針對鋼材的檢測主要包括:鋼筋等級、公稱直徑、抗拉強度、斷裂伸長率、彎曲強度,除此還要觀察表面形狀,最后還要對鋼筋的接筋長度和焊接質量進行試驗;其二,對水泥材料檢測,主要包括:顆粒粒徑、標準稠度、凝結時間以及膠砂強度;其三,水泥砂漿檢測,包括:砂漿密度、稠度、配合比設計標準以及凝結后的抗壓強度等等;其四,混凝土力學檢測,包括:混凝土密度、坍落度、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配合比設計標準試驗等;最后還要取施工現場水,做水質分析,包括:PH值、氯離子含量、硫酸根含量等。
(三)建筑工程材料試驗的控制
1、原材料及中間產品的檢測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建筑原材料及中間產品的檢測有以下控制流程:(1)工程承包商組織工程原材料貨源檢測、試驗,并獲取廠家技術資料,一并交給監理單位審批;(2)監理試驗室經過必要的檢測和試驗,將比對的結果告知監理工程師,再由監理工程師負責處理;(3)當工程即將開工,原材料運抵施工現場后,需現場監理試驗室進行抽樣檢測。
2、抽檢取樣
這部分內容有三個步驟:(1)采集試樣。在進行此步驟時,要劃定好采樣地點和采樣數量,并如實記錄;(2)運送采集樣本到指定試驗室進行試驗、檢測。首先要進行分離包裝,對于條件無法滿足測試精度的試驗項目和有爭議的試驗項目,需由監理工程師與承包商實驗員,共同送交上級主管部門試驗機構檢測;(3)保管試驗、檢測數據。試驗結果報送總監代表處,作為依據。
3、標準試驗
首先,檢測應該采用統一的標準,有國家標準的按照國標,暫無國標的采用行業內通行標準,以使試驗數據具有可對比性和一致性;其次,試驗數據的單位也應該采用國際通行計量單位,以便換算和管理,使檢測報告一目了然,因此需要按照國家標準,統一使用國家規定的計量單位。
二、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
(一)材料采購管理
1、掌握市場信息,降低材料價格
建筑材料的價格是隨著供需關系和材料生產成本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工程材料的價格是在標準價格上下波動變化。要做好工程材料的采購管理工作,就必須掌握材料的價格信息,甚至能預測材料的價格變化情況。
2、充分利用市場
材料的運輸費用支出也是材料采購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節約運輸費,可從運輸距離,途中裝卸和轉運次數幾個方面考慮,運輸距離適中,少倒運,少裝卸都能減少成本。
(二)建筑材料的進場管理
材料的進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保證材料的質量需要采取許多手續,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在得知有材料要進場存放后,材料管理員需要在材料到貨之前,預留好材料的庫存位置;(2)到貨后,材料管理員應就材料的品種和數量進行核對,并檢查材料的外觀,排除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情況;(3)協助實驗員對入庫材料進行入庫檢測,并幫助監理人員做好接貨準備;(4)入庫后,要對材料做妥善的爆管,比如防火、防雨、防潮、防盜等;(5)最后,材料管理人員還要記錄在冊,制定材料存放的位置圖,方便日后施工調用。
(三)材料存放管理
材料的管理中,怎樣存放是一個大問題。首先,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種類繁多,且數量不等,有的數量巨大,可以安排專門的庫房,有的數量極少,就需要綜合幾種小量材料公用一個庫房;其次,各種直徑的鋼筋、不同標號的水泥、水電配件都要一一存放,做好標識;最后,要做好防潮、防火、防雨、防腐、防盜措施。
1、鋼結構構件
施工開展后,鋼材結構件的存放需要精心安排。夜晚,材料管理員就應安排好第二天需要安裝的鋼結構件,并運入施工場地。當進行地下施工時,鋼結構件可放置于底板上,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時,為了方便調運,應將鋼結構件放置在塔吊工作區間內的地下室頂板上。
2、裝修材料
材料管理人員要按照工程施工進度,安排其他裝飾材料在夜晚進入施工現場。
3、周轉材料場地
一些周轉材料都堆放在建筑樓層內,并隨著施工的開展靈活的轉移。
(四)材料發放管理
建筑材料的發放不僅要堅持“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要保證材料倉庫的運轉,可庫存的流動。還要建立限額領料制度,將項目部物資好用和分部以及分項工程結合起來。在領料前,必須由施工人員簽字限額領料單,并且要求單據填寫完整。針對貴重物品不能一次大量領取,對于用量較大的物品,要根據使用狀況,多次領取。對于容易損壞的材料,發料和領料雙方都要仔細核對、驗交,并簽字確認,避免責任不明。
(五)余料回收管理
工程剩余物資管理也應得到加強,一般在工程主體部分結束后,承包方進行工程收尾工作時進行。剩余物資主要分為工程余料和工程廢料,工程余料是還沒有使用的工程材料,保存完好,應該加強規范管理,如果余料存放在倉庫,一定要認真核對,不允許私自變賣處理余料;工程廢料的處理主要由物資部門負責,技術部門協助參與認定廢料是否還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對于工程余料及廢料的管理應嚴格按照“材料使用可追溯、工程余料應退庫、能用余料不浪費”原則處理。
結束語
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想保證工程質量,對于材料的嚴格檢驗和試驗必不可少。同時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企業必須提升對建材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頤源,周蘊華,煤炭工業企業物資計劃與管理[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年
[2]王異,張志權,施工試驗檢驗大全[M],長春:黑龍江科技技術出版社,2012年
[3] 張華,關有利,李兆事,物資管理信息化在企業中的應用[J],車間管理,2012年06期
[4]李秀娟,淺談現代化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