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大部分學校和企業在合作理念、合作方式上存在不少問題,從而使合作效果差強人意,這個現象嚴重滯后于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這些問題有學校教學能力不強的原因,也有企業重視不夠的原因。為此一方面學校要加大投入改進教學設施、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改變原有觀念,對校企合作重視起來。只有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真正的校企合作。
【關鍵詞】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 職業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025-02
物流業是中國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興行業之一。雖然中國物流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國民經濟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爆發式發展,物流行業對從業人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物流專業的就業形勢本應一片大好,但現實卻是物流企業喊著招不到人,而畢業生卻覺得合適的工作崗位實在太少、“畢業即失業”。究其原因,中國當前職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還未根本解決,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差,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為解決這個難題,校企合作漸漸成為大家的共識,它是一種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滿足物流企業用人標準的新型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以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為標準,據此定制學生的培養計劃,核心是充分利用學校的理論優勢和企業的實踐優勢,拉近課堂和崗位的距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但是當前大部分校企合作僅停留在頂崗實習的層面,還不是真正的校企合作,嚴重滯后于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
一 當前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1.合作深度不夠,合作形式化嚴重
現在學校與物流企業的校企合作,合作內容大多是接收學生實習,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深層次內容。學校只是簡單地把學生送到物流企業實習,對于企業的規模、規范程度等缺乏考慮,只要接收實習就行。同時缺少對實習內容、實習項目、實習時間的考慮和規定,把這些問題全部推給企業解決,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客觀上打擊了企業的積極性,使得校企合作形式化嚴重,大多只是走過場。
2.合作方式陳舊,合作效果較差
首先,現在學校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多數是和以前一樣四處托關系,靠的是私人路子,企業大多是看在某人的“面子”上,而不是在合作中得到好處,這樣難免傷害了企業的利益,積極性也就不高了。其次,職業學校的理論能力比較弱,難以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指明方向。最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展訂單教育的意識,在校企合作中參與度不高,導致學校沒有領會企業的要求,培養的學生難以直接頂崗。學校與企業雙方尚未找到創新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效果較差。
二 校企合作問題形成的原因
1.學校在設置專業時缺乏前期規劃和頂層設計
現在部分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上缺乏前期規劃,在設置之初只考慮當前的市場需求,盲目模仿其他院校,匆忙上馬;缺乏對市場的全面調研和對辦學條件的綜合考慮。沒有一開始就與用人企業就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教師下企業鍛煉等達成合作協議。結果造成辦學條件不足,選擇合作企業時目的不明、理念不清晰,只為完成教學實踐考核任務,使得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企業對合作興趣不高。
2.學校實訓教學投入不足,教學方法單一
現在部分職業院校在實訓教育方面條件很差,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很多學校連基本的實訓基地都沒有。這樣對于學生的教學只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造成的結果就是企業接受的實習生只是一群空有理論的“書生”;但是物流行業是一個極其講究實踐能力的行業,企業需要的是來之能用的人才,而不是還需要煩瑣的崗前培訓。這也造成了部分企業對校企合作采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
3.企業對校企合作重視度不夠
現在,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不重視主動培養所需要的人才,認為培訓是學校的事情,企業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同時一些企業對校企合作理解片面,存在偏見,很多企業寧愿去人才市場招聘員工然后進行培訓,卻將校企合作接受在校實習生視作負擔,認為他們不能吃苦,沒有團隊意識,不堪大用。
4.校企雙方合作意愿不強
在現行體制下,學校雖然有很強的師資力量但是只注重于教學理論研究,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弱,在幫助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方面沒有太大的作為。同時企業現階段只是片面追求市場,對企業發展缺乏長期規劃,對于企業發展理論缺乏認識和追求,對于學校對企業自身發展可以起到的幫助認識不足,缺乏與學校合作的動力。
三 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校企合作
通過對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筆者對于如何實現真正的校企合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要深刻認識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加大自身投入
學校要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在課程安排、實訓項目、職業素養形成等方面以企業的需求為依據系統地設計校企合作,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同時學校也要加大自身的投入,花大力氣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設施建設,不論是從完成基本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出發,還是從提高學校的合作能力出發都必須解決好這些建設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為:(1)大力引進高層次、高素質的物流人才;(2)加大對現有物流教師的培訓,使他們滿足新的教學模式的需求;(3)加大對教學設施特別是實訓器材的更新換代,使學生能學到真本領。
2.企業要參與到學校的教學中來
用人企業把自己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提供給學校,學校據此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雙方共同培養專業人才。力爭做到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結合,實踐環節向實際工作靠攏。在這個過程中學校也可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給學生講解實踐知識,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學校里學到實用的技術,少走彎路,與企業的需求直接對接;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從業人員的言傳身教,可以使物流企業的團隊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職業精神感染學生,培養他們的職業感。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職業精神有時比專業技能更重要,也是用人企業更看重的。
3.學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師資優勢,為物流企業提供培訓指導
物流企業雖然處在實踐的第一線,但是隨著社會對職業資格認證的不斷重視,企業在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學??梢猿浞掷米约涸趲熧Y、理論方面的優勢,為企業開展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如開展物流師考試的培訓等。這不僅會提高物流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同時還為企業解決了實際難題,提高了企業的積極性,達到校企合作的雙贏發展。
4.政府的政策支持
校企合作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對于校企合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進行合作指導、給予學校必要的經費、對合作企業出臺優惠政策等多方面。(1)教育主管部門要出臺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指導文件,對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和目標提出具體要求,使校企合作有章可依;(2)在職業學校進行校企合作時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使學校增加實訓教學設施的建設;(3)對參與校企合作教學的企業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等,這樣可以使企業樂于合作。
參考文獻
[1]盛海洋、李艷霞.校企結合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J].交通職業教育,2009(1)
[2]孫百鳴.高職學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教育探索,2010(2)
[3]倪玲霖.物流管理專業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創新——以浙江財經學院為例[J].物流技術,2008(4)
[4]張金標、胡慧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10(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