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將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效果,然而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條件優越,接觸信息的途徑多,思維活躍。這本是好事,但卻導致了一個不良后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這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堂 學生注意力 教師魅力 授課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097-01
一 增強教師個人魅力
教師應該從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方面給學生以亮麗、高雅的良好印象,以富有魅力的儀態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二 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觀
課堂上教師要給自己定好位,更要給學生定好位。師生是平等的合作者的關系。教師是指路人,學生是探索者。教師采用激勵與賞識并舉的方法,啟發、鼓勵、引導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學會質疑解難。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引線,進步的向導。怎樣讓學生學會質疑呢?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如可以從標點符號和詞語的特別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義方面發問;從句子和課文內容本身前后有沒有矛盾方面發問。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習慣,使他們明白多疑多問是好學深思的一種良好學習習慣。凡是學生能發現的問題,要鼓勵他們大膽發問;凡是學生有可能發現的問題,要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
學生有疑了,又怎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維去達到無疑呢?一是把握中心深入思考,二是結合上下文認真分析,三是結合生活經驗去解決。要啟發學生自己去解決,由于學生理解力、知識面不同,他們質疑的層次也存在差異,質疑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
三 講究授課技巧
第一,漢語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同。提問的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問題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一定要爭氣》一文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當學生說到課文講了童第周兩次爭氣的事,一次為自己,一次為國家。我表揚學生后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童第周為什么要給自己爭氣?他又是怎樣給自己爭氣的?結果怎樣?從童第周為自己爭氣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這樣逐層深入地提問,學生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言。
第二,講課方法靈活多樣。教法因文而異,不可千篇一律。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法,讓學生不再覺得枯燥。
第三,增強授課的趣味性。講課過程中適量加入一些與文本有關的文學常識、人物事跡、生活常識、生物知識等,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又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看一些相關的生動形象的圖片,聽一些真切美妙的音樂,從而讓學生像觀賞電影一般輕松愉快地學習,形象有趣地學習。
第四,師生共同進入情境,投入角色。教師講文本時要有飽滿的情感和豐富美妙的語言,這樣才能感染和帶動學生很好地進入文本。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學習課文時,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情動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僅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體的語文素質。因為它兼顧了教學目標中的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身體運動領域三個方面,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它可以說是推進語文素質教育、強化學生主體活動、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
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和表現欲,因此課堂表演深受孩子們的歡迎。讓學生在表演中感悟課文是很好的方法。一般的表演活動是為客體對象服務的,演出是讓觀眾欣賞、感受。但課堂表演不同,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觀眾”(教師、學生)而演出,而是作為一種特殊的閱讀理解手段,強調的是表演主體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理解程度和審美情操。因此,教師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應提倡師生共同參與設計、欣賞和評議,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五,課堂提問要講求藝術性。教師提問,學生舉手發言,這是課堂教學重要的手段也是普通的現象。但細細想來,卻是“氣象萬千”。有的教師話音剛落,“唰”一聲,頓時小手如林;有的教師再三啟發,仍不見“一草一木”。再看學生,有的小手剛剛露出桌面,似舉非舉;有的小手端端正正地在課桌上挺立,顯得從容自若;有的小手高高舉起,充滿自信;有的把手臂伸直了仍嫌不夠,使勁往上舉,身子傾斜著;更有甚者,屁股干脆離開了座位,半蹲半站,生怕教師看不到……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透過課堂提問,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思路,什么時候需要提問題,提什么問題,怎樣提問題,教師都要在把握教學目標、學生素質的基礎上,科學巧妙地設計,以起到檢查學習效果、鞏固已有知識、激發創新思維促進知識遷移等作用。有的教師在提問時能注意到全體學生的情況,總是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和問題的難易程度,給每位學生以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精彩的提問,能吸引每一位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思考,快快樂樂地掌握知識、增長才干。
四 關注學生思想動態
教師在校時要多留心觀察學生,多與學生相處、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并解決學生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的問題。以真誠的心走進學生的心靈,用關愛來引導他們的思想,滋潤他們的心田。學生在課堂上無后顧之憂,無旁心雜念,一定就能集中注意力聽好課。
〔責任編輯:龐遠燕〕